舍恩伯格对大数据特点的说法(舍恩高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曾经声名鹊起的扬·舍恩将整个学术界都骗了。
他只是简单地修改了几个数据,便造出了“真实可靠”的论文。
无论是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还是素有“诺贝尔奖的摇篮”之称的普朗克学会,或是诺贝尔奖得主都逃不过被骗的命运。
舍恩从小就被誉为天才,从入读康斯坦茨大学到成为物理系博士也不过五年时间。
他毕业后便来到了贝尔实验室,这座有着辉煌过去的研究中心。
贝尔实验室从成立伊始,几乎每20年便会走出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
贝尔实验室中诞生了许多加速人类科技进步的产品,如数据型网络、晶体管、太阳能电池、移动电话、C语言等等。
就是不算出彩的专利也有20000多项,昔日荣光可见一斑。
2000年以前
舍恩着力于研究凝聚态物理学,并且因为出众的工作成绩,很快被贝尔实验室纳为正式成员。
随后他便迎来了他的事业上升期,他开始频繁发表论文。
在2000年时,他就在美国的《Science》发表5篇、英国的《Nature》发表3篇,全是第一作者。
几乎每两个月,舍恩就能在凝聚态物理学中开拓出一个新领域。
《Science》和《Nature》
2001年则是他更为辉煌的一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Science》和《Nature》上各发4篇已经不再让人觉得惊奇。
让人惊奇的是他写论文的速度,创下了每8天发表一篇论文的记录,简直就是一个“论文生产车间”。
2年时间里,他陆陆续续与20多人合作,发表超过80篇高质量论文。
论文内容涉及分子电路、分子半导体、有机激光、高温超导和纳米科技,都是些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技术。
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电脑模拟的分子齿轮
其中的单分子场效应管更是让整个科学界抖上一抖。
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制得分子水平的晶体管,它仅仅只有沙粒的一百万分之一大小。
要知道我们生活中许多电子设备都离不开晶体管,一块现代计算机芯片上面,往往集成了数百万个晶体管。
随着晶体管的体积越来越小,芯片上能够安装的晶体管数量越来越多,芯片的传输速度也就越来越快。
不同尺寸的晶体管
舍恩在论文中介绍说,他们虽然无法人工安装三个电极到一个小分子上,但找到了一种让其“自装配”的工艺技术。
这一独特构思让许多人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纷纷按照他的论文开始实验。
《Science》杂志还将这个发现列为“2001年十大科学成就之首”。
连被称为“诺贝尔奖的摇篮”的普朗克学会也聘请他担任固体研究院院长。
同年,他还获得了德国学术界最高荣誉之一——奥托·克隆—韦伯银行奖,由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施特默为其颁奖。
舍恩横空出世,成为了当时最传奇的人物,被称为“爱因斯坦二世”和“物理界的伍兹”。
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在通往诺贝尔奖的大道上狂奔,更是撑起贝尔实验室的英雄。.
马克斯·普朗克总会部
只是有一件事,始终让所有人感到不解。
全球众多实验室都已尝试过以舍恩在论文中所说的方式,多次重复这些实验,但却从来没有成功案例。
有些实验室投入的钱越来越多,百万美元的投入都很常见,毕竟“单分子场效应管”的回报惊人。
一开始,多数人只以为是舍恩的实验技术超前,其他科学家无法达到这个水平。
但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大家都想到了一个可能:所有人一起追捧的物理天才其实是欺名盗世之徒?
华人科学家鲍哲南也曾与舍恩合作发表论文
真正让舍恩感觉慌了的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女科学家索恩在多次研读他的论文后,发现他发表于2001年10月的一篇论文与两个月后发表的另一篇新研究成果的数据大同小异,而图表竟然一模一样。
舍恩立刻表示,用错图,别紧张。
但是这件事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越来越多的数据问题被发现了,质疑声此起彼伏。
贝尔实验室收到了多次举报后,迅速邀请了5名外界科学家组成独立调查小组。
独立调查小组由斯坦福大学著名物理学家比斯利担任组长,成员还包括了2000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物理学教授等。
阵容的强大反映了贝尔实验室对这次彻查“亲儿子”的决心。
贝尔实验室总部
调查小组享有最高调查权限,他们可以随意和雇员面谈、翻阅任何资料。
舍恩恐怕是唯一表现地不配合的人了。
当调查小组要看他的实验笔记时,发现他从不做实验笔记。
当调查小组要检查他的电脑时,发现他的电脑储存空间不足,已经能删都删了。
当调查小组要看他的试验样品时,才发现那些样品不是弄丢了,就是毁坏了。
他们希望舍恩再制作出可供检查的样品,可是,如果舍恩还能做出来还怕你们查?
尽管舍恩处处设卡,但调查小组依然从已有的线索中发现蛛丝马迹,并写下了125页的结论报告。
这也是因为舍恩的数据实在太过不真实,而且每8天一篇的写作速度哪有时间完善造假?
调查小组对外宣布结果中,有16项造假指控属实,8项指控与论文无关,余下的大多没有足够证据。
这也就坐实了舍恩的造假事实,这件震惊物理界的“舍恩丑闻”迎来了最终审判。
先是贝尔实验室公开宣布解除与舍恩的雇佣关系,舍恩成了贝尔实验室成立77年来第一个因造假而被解雇的科学家。
随后普朗克学会取消了聘用舍恩的安排,而奥托·克隆基金会也撤回了舍恩的获奖荣誉。
舍恩本人也与其他合作者发布简短申明,宣布撤销2000年到2001年间在《Science》、《Nature》和《物理评论》上发表的21篇论文。
最惨的是,舍恩的母校康斯坦茨大学宣布,褫夺曾授予他的博士学位。
康斯坦茨大学
舍恩不再是名盛一时的物理天才,“欺世盗名”四个字也将伴随他一生。
但他仅是承认论文内一些数据确实有问题,有一些是伪造,但这只是为了让人信服。
他坚信自己的科研方向是对的,结果也真实可靠,假以时日一定可以重复出来。
只是可惜,舍恩再不会有机会证明自己的判断。
计算机仿真展现的纳米线场效应管中反型沟道的形成,恭喜舍恩判断正确
舍恩造假论文其实不仅仅一个人的错误,这更像是整个学术界一起出演的闹剧。
20多名共同作者当中,不仅有着舍恩的同事,也有他的上司巴特罗格。
如果说其他合作者应该选择信任舍恩的品行,那么巴特罗格作为上司则不可避免需要做好检查数据的工作。
论文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前需要经过三名本行专家的评议,21篇造假论文却依然畅通无阻。
上百家实验室复制了舍恩的实验,尽管无数的怀疑声音出现,但却只有几名研究者选择举报。
而最终结果却是全世界都被蒙骗了,舍恩也深陷沼泽无法脱身。
来源:SMETalk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语言不过关被拒?美国EditSprings-专业英语润色修改服务专家帮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