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条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年夜会:长江流域湿地生物质源恢复向好

2022-11-08 21:59:45 0

《湿地条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年夜会:长江流域湿地生物质源恢复向好

  中新社武汉11月8日电 (记者 张芹)《湿地条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年夜会8日举办以“共建生命长江,传承年夜河文明”为主题的长江年夜庇护论坛。记者从论坛上获悉,跟着长江年夜庇护的周全推动,以湿地为代表的长江生态体系获得有用庇护与修复,流域生物质源恢复向好态势慢慢呈现。

  长江是中国第一年夜河道,长江流域是中国湿地类型最丰硕的区域之一,湿地面积约占天下湿地总面积的20%。河道、湖泊、池沼等丰硕的湿地资本为各种生物提供了首要栖息地。据统计,长江流域散布着4300多种水生生物,此中仅鱼类就有400多种,长江特有鱼类170多种。

  中国农业屯子部长江流域渔政监视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先容,跟着长江“十年禁渔”等行动的落地施行,长江水生生物质源恢复向好态势开端呈现。据查询拜访监测,长江流域“四年夜家鱼”卵苗产生量从最低不足1亿尾晋升到年均跨越20亿尾。

  被称为“微笑天使”的江豚,是长江康健状态的“晴雨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先容,多年来,经由过程当场庇护、迁地庇护以及人工豢养生殖,长江江豚种群数目陡直降低的趋向被改变。2022年考查开端效果评释,种群显现恢复性增加趋向。现在,长江江豚群体在鄱阳湖、洞庭湖、湖北宜昌以及中下流江段泛起的频率显著增长。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望来,“十年禁渔”不仅让长江疗养生息,渔业种质资本患上以恢复,同时也为全球年夜河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

  论坛现场,中国地质年夜学(武汉)传授李长循分享了本年他率领师生团队在长江源科考时拍摄的一组图片:成群的躲羚羊沿着公路休闲寻食,未受周围人类勾当的影响。“三江源躲羚羊从不足2万只增长到近7万只,足以望到本地生态向好、栖息地庇护的成效。”李长安暗示。

  对于于当前因天气变革、水体污染、人类勾当等身分造成流域生态情况挑战,中国科学院细密丈量科学与技能立异研究院研究员王学雷认为,水系连通、植被修复、增殖放流等措施阐扬了首要作用,但探访以天然恢复为主、人工措施为辅、慢慢推动的修复路径,是长江中游湿地恢复的关头所在。(完)

关键字:  栖息地保护  湿地类型  湿地恢复  长江江豚  湿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