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如丧在线阅读(高晓松如丧经典语句)

2022-11-14 17:24:30 0

高晓松如丧在线阅读(高晓松如丧经典语句)

看到书名《如丧》,冒出的第一个词就是如丧考妣。

但晓松同学说了,“到痛丧考妣时已是成熟坚硬做好准备的中年,而青春之丧,来于你无欲之韶华,逝于你无望之山风,昨日已糜,前路迢迢。”

故此明晓,听晓松的歌,再看晓松的电影,再读晓松的文字,为什么萦怀的基本上是一个主题:关于青春的欢乐与哀愁。

喜欢晓松的校园民谣,《同桌的你》,《恋恋风尘》,《白衣飘飘的年代》。觉着他就是我校园的同学,写着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爱恋。就开始想像着晓松必定生得如我少女时倾慕的青春美少年。到后来见到真人,有些失落,不过发现与老狼真是挺般配的一对呀!

晓松与老狼

再后来看到了筠子与晓松的感情纠葛,虽然莫衷一是,但还是对晓松的印象大打折扣。

“高晓松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男人。”才子佳人相恋没错,分手也很正常,晓松帮筠子发展歌唱事业也没错。只是可惜了红颜薄命,如花姑娘22岁就上吊自杀。2000年的事,我依然记忆犹新。这又能怨谁呢?天下男人多的是,筠子你何苦要爱上一个心性不定的浪子?筠子,我只能再听听你演绎的《青春》再祭奠一下你幽怨而悲凉的青春。

不管情路如何坎坷,晓松的事业发展依然风生水起。看看晓松的战果,勿庸置疑,真是有才,拍广告、写民谣、拍电影,还先后担当搜狐网、新浪网、阿里的CXX,还有听过其脱口秀栏目《晓说》,逼人的才气!

回归读书,谈谈自己的心得。

尤其是自传体的文集,更体现这个特点。

这次是第一次看晓松的书。要换作以前,必定想不通,曾写那么忧伤抒情校园歌曲的人怎会写这些不太高雅的东东?只是现在年岁渐长,知道人性之复杂,也不再像以前那么活在单纯想像中,虽然仍时不时犯傻。

说到传记,以前都是伟人才有传记,喜欢看,并当成人生之偶像、奋斗之目标。但现在传记满天飞,稍微有点名气的都出来为自己写传记,为名为利,有人爱写,有人爱读,也无可厚非。只是如何写法的问题最为关键!大凡常人都要将自己光辉灿烂的一面给展示出来,那上不得台面的自然不会写。当然也有些人利用与某名人”不得不说的故事“来吸取眼球赚取财富,那毕竟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阶级敌人,不提也罢。

而本书作为一本自传式的文集,让人惊奇的是,晓松的写法,不仅臭自己,而且将别人也一块儿臭。我不知道有没有人会与他打官司?但晓说在前面先申明写的是小说,谁叫你自己对号入座?难道不许我的小说中的人物叫老狼,叫罗京?

所以真真假假让我看不太明了。书中说,当年的乐队,没钱换不起乐器,就换女友,但老狼一直不换,老狼竟然一直和潘茜在一起,而且结了婚,但老狼生不出孩子,因此也颓了。于是忍不住也八卦一下,果真如此。老狼与潘茜在中学时便相恋,恋爱18年,于2004年终于喜结良缘。但又长跑9年,直到2013年,45岁的老狼终于喜得贵子。书中还有很多有名有姓的人如何喜好女色,算了,也没啥兴趣。只是若是真的,这晓松摘了人家这块遮羞布,损人又不利己,又是何意?

但有些绝对真实,如顾城杀妻后又自杀。晓松这样写的:“这帮诗人,谋财害命,欺师灭祖,鱼肉青春,全都不得好死。”看看,我就是心里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断然不敢写出来的。但看他如是说,心里却觉得甚为解恨。晓说又道“不过话虽这么说,顾城死那天我还是流了几滴灌肠泪,写了几首歌,其中一首叫《白衣飘飘的年代》。”看看,这骂人也骂得真值!

书中有篇“如果我是女的且长得好看,我这样成长。如果我是男的,我要这样长大的女人。”这般伤风败俗的美女指南,只怕会让天下母亲要视之为邪书禁书。若真有这种女子,晓松敢娶吗?又念及晓松已然离异两次,是否因为还未遇上这样的女子?

还有其文笔之精炼也着实让我佩服,短短一篇,几十人的故事都写完了。正如他自己说的,《追忆似乎年华》》居然厚达七本,要换他自己写,七张纸就写完了。我想,那《红楼梦》若是让晓松同学给改写一下,何须120回?12页纸几百人的故事也就写完了,那么啰嗦干嘛?

想想,或许因为晓松清华理工男出生?其文笔之独特,仔细看来,有点油腔,有点痞气,又透着冷幽默,让人顿然思考。虽然学不来,但读着还是很爽快的。

如林语堂所言:自传,只要作者恪守诚实,当能令他人觉得有趣,而不致于感到作者的生命比其他人较为重要了。

想到晓松不仅不往自己身上贴金,还往自己身上拉屎,只要是基于诚实,就已然不错。不像世面上有些人物传记,总想表现一种优越感,真的是让人生厌。

听晓松的音乐作品,再看晓松的文章,其人有才有情怀,但也有着痞性浪气。歌曲有“白衣飘飘的年代”这样的浪漫诗情,但也有“杀了她喂猪”这样一看标题就心生恐惧的。所有这一切似乎都是在揭示其复杂矛盾的双重性格。

看晓松的父亲是如何规劝一心想写诗的晓松,甚是有趣。

苏东坡是有正当职业的—政治家;

白居易,江州司马青衫湿;

马克思没恩格斯养着也写不出《资本论》。

父母用心培养其琴棋书画是想让其做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科学家。可是采取饿其体肤也未能阻止晓松的选择。

晓松作为文艺青年浪迹厦门很是触动。也许曾经都有过这种青春梦想,想作一回“流浪歌手的情人“,但未曾付诸过实践,胆子太小了。

读了此书,才明目,原来这句曾激荡我心的话语却是来自其妈妈。“这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其实诗就在你心灵最深处。”妈妈读书画画、考察古建,才气与美貌均颇有林徽因之风。有这般才华与情怀的妈妈,那儿子立志靠写诗混上饭吃,原来是DNA起的作用。

还好,人家混出来了!

如果你的孩子爱好是法律、财经、医生或计算机等,父母就偷着乐吧,至少衣食无忧养活自己没啥问题,甚至还可能会小富小贵。但如你的孩子偏偏喜欢文学、音乐等,这作父母的大体都会比较着急,这在中国尤其如此。在《中国好声音》中屡屡听到一些选手称自己多么爱唱歌,但父母如何反对,就一心想在这个舞台上来证明自己。当然现在不少歌星、演星、作家都可称之为富豪,但毕竟是凤毛麟角。

只是这时代变了,现在的孩子可以充分发现并拓展自己的爱好。人生短暂,能做自己喜欢的事,终究是幸福的!

当然不是人人都想去坐牢,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坐牢,但若真是进了局子,你又当如何面对?这必定会是人生一段独特的经历。而且历史上确实有很多人都因在监狱中获得生命的升华,比如曼德拉。但你我肯定成不了曼德拉,所以还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良民吧。

晓松酒驾后写的这段心路历程,可以铭记在心。万一那天不小心给人整进去了呢?

再回头看看《自序》最后一段“所有的人都老了,再没有人死于心碎。我数着日子和钱,等着永逝降临。”

沉思良久,仍悟不透,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又在期许什么?

就用sailing的歌词结尾:

to be with you, to be free.

这或许是你我共同的梦想吧!

而晓松的校园民谣,永远属于我们那个年代,你我珍藏于心的青春之歌!

【荐书】

《如丧》是2012年武汉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高晓松,汇集小说、电影故事、杂文、媒体专访等四大内容,并且随书附赠精心收录的高晓松歌词创作作品二十九首。

第一部分小说:以高晓松成长的青春时代为背景,展现高晓松、老狼、郑钧等一代人的文艺青春及属于那个年代的特殊氛围。

第二部分电影故事:全面收录了高晓松多年来创作的电影剧本原型故事。

第三部分杂文:随笔散文,前后时间跨度颇大,记录成长、变老是件琐屑的事。

第四部分媒体专访:收录高晓松最坦露心声的两篇专访。

高晓松如丧过后:春暖花开,数着日子和钱,等待永逝降临

百无聊奈之际,偶然翻阅了高晓松的《如丧》。也并没有读完,只是看到“我数着日子和钱,等待永逝降临”。觉得贱贱的坦然。

高晓松

时代应该是存在某种印记的。你经过了什么也就成为了什么。那个年代的流浪者和疯子,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精英。很多的丰功伟绩,都得经历过漫长岁月的浮浮沉沉。

以至于我们现在所承认的作品,大多存在于上一代的芳华。很多的音乐、电影、书籍都有个同生共死的反映着那一个年代的熠熠生辉。

高晓松 老狼

昨天和今天,两个时代的沟壑交错,满目疮痍。如今的时代看似理所当然却也充满嘲讽。所以我们都怀恋着那个时代,那里有诗与远方的乌托邦存在过。那个时代走了,那里的人死得死,疯的疯,留的留。然后就成了精英分子。可是就像老炮儿反映的社会社会,对于今天,他们还是看不透!

高晓松 老狼

高晓松的母亲曾经说过:“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她一生也在奉行着这样的生活。

现在。她还在背着背包全世界旅行!

高晓松的妹妹,也是如此。骑着摩托横跨非洲。

高晓松本人也是这样。他曾经说过:“如果我的钱只够做一件事情,在旅行和买房子之间,我会选择旅行”。

高晓松

有段时间他的生活是,每到一个地方,买一辆车,玩一段时间就把车卖了,再去下一个地方。就这样,他玩了30个国家。跟沿途遇到的人交朋友,甚至跟着人家一起组乐队卖艺,跟着人到处跑到处弹唱,到荷兰,到西班牙,到丹麦……

而这些,都是他在一穷二白的时候“玩的”。而后来,他竟然因为这些“玩”,成了别人眼中名利双收的成功人士。

高晓松从来不怕随遇而安,所以当他做唱片公司赔了钱,心灰意冷跑去周游世界。心里想“哪怕钱全花光也没关系。”

所以他在感慨:“世界不是苟且,世界 是远方。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

关键字:  高晓松如丧在线阅读  高晓松如丧经典语句  高晓松如丧经典解读  高晓松如丧写的石康  高晓松如丧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