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贴春联,怎么贴对联
如何正确贴春联
迎新春,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到春节前,很多文化人、读书人都会自己撰写春联贴于门上来祝福新春的习惯。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子书写。朱元璋大力提倡贴春联。他在金陵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在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穿微服出巡,挨家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这种习俗沿习至今,在我国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每到除夕贴春联的时候,都有不少朋友来请教如何贴春联。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确实很多年青人对于怎么贴对联了解的并不多。将春联贴反却是常事,随处可见。对联怎么贴才正确呢? 下面就和小编渠渠一起了解吧。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
对联的贴法,众所周知,一般是上、下联贴在门两旁,门框上贴横披,这个绝对是千古不变的习俗和正确做法。
古时候的对联,因为是从右向左书写,所以上联在门右边,下联在门的右边(左右以人面向门来分)。现在,由于书写习惯从左向右,所以,也有把上联贴在门左边的。 春联的顺序也就是按横披的书写顺序来贴上、下联。许多对联,有的横披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却贴到左边,有的横披是从左向右书写,上联又贴到右边。
如何判断上下联?
上下联的平仄关系: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对联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平,就是上联收尾的字要用个仄声的字。
上图为横披从右至左书写的贴法。
上图为横披从左至右书写的贴法。
如何辩别平仄:
1,普通话辩别平仄声:
普通话的声调分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四个声调,其中 一、二声是平声,三、四声是仄声。
2,潮州话辩别平仄声:
潮汕人来辩别平仄用潮州音更准确。在潮州话8 声中,只有第1 、5 声是平声,而其它则都是仄声。而在仄声中,读第4 、8 声的字则都是入声字。
一般地说,如末句尾字仄声是上联,如末句尾字平声是下联。但也有少数的对联上联尾字是平声、下联尾字是仄声,不要认为是仄声的都是上联。遇到这种情况就要从春联的内容上来判断上下联。这就要求在张贴时认真读联,真正明白联句的内容。如: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摘王勃《滕王阁诗》而制作的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