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天伟建筑设计视频——莫天伟 南平图书馆
同济大学110周年校庆
在“同济大学110周年校庆”专栏里,李振宇回顾了同济建筑教育的发展脉络和独特风格,认为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同济建筑教育可以更加多元开放。李翔宁整理了14位同济中青年建筑师关于建筑教育及教学与实践的对谈,对谈显示了这些建筑师对建筑发展和建筑教育问题的深度思考。
本期同济大学110周年校庆文章
[1] 李振宇. 从现代性到当代性:同济建筑学教育发展的四条线索和一点思考. [J]. 时代建筑,2017(3):75-79.
[2] 李翔宁 编辑. 从建筑教育说开去 同济中生代建筑师对谈. [J]. 时代建筑,2017(3):80-85.
从现代性到当代性
同济建筑学教育发展的四条线索和一点思考
From Modernity to Contemporaneity
Four Trajectories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at the Tongji University and Some Thoughts on Its Future
李振宇 LI Zhenyu
Abstract
同济建筑学教育在65年的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不断创新之中发展,在顺应或预见社会变革中形成贡献。文章提出了同济建筑学教育创新变革的四条线索,以此简要分析其发展脉络和贡献:(1)从包豪斯影响到“空间原理”;(2)从构成教学到环境观体系;(3)从兼收并蓄到博采众长;(4)从现代性到当代性。文章还提出了一点思考,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同济建筑学教育可以更加多元开放,让大学建筑教育成为注重五个“P to P”(人与人,人与研究,人与项目,人与设计实践,人群与人群)的自由王国。
1953年文远楼
同济大学在中国当代建筑学教育的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形成了特有的风格,作出了特别的贡献。“同济学派”是一个内涵稳定,外延深远,蕴含极为深远的概念,包含了建筑理论和建筑设计思想、建筑设计创作手法、现代建筑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等……更多地体现了重技务实,革故鼎新的理性精神。”[1]同济建筑学教育历经65年的发展,还形成了一种基调,这种基调“是包容、开放、多元的,是可以远眺和展望未来的,是充满了憧憬和希望的;也是高贵、含蓄、克制的,既饱含了入世的专业热情,又坚持着优雅的治学底线。”[2]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学术民主、追求创新、结合实践和开放合作的教育风格得到了发展和体现。在此,笔者试提出四条发展线索和一点思考,虽不能概括全貌,但试图分析不同历史阶段里那些值得重视的教学改革观念和方法,以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本文所指建筑学教育,主要指本科生建筑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和对应建筑学一级学科的研究生培养,也包括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本科基础教学部分。
1 从包豪斯影响到“空间原理”
同济建筑教育受现代主义建筑影响至深,其中受包豪斯的影响更为直接。在早期的教学中,同济建筑努力消化这种影响,提出了因地制宜、可以实施的策略——“空间原理”,这可以看作是现代主义建筑教育观的“在地”发展。
1.1 多重的包豪斯影响
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同济大学建筑系成立;来自圣约翰大学、师从包豪斯校长格罗皮乌斯的黄作燊教授在1952—1954年间担任主持工作的副系主任;师从原包豪斯鲍立克教授的李德华、罗小未等教师先后加入;师从密斯的罗维东于1956年到同济建筑系任教,他们使同济学派与包豪斯之间具有明显的师承渊源[1];黄作燊在1948年指出,“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人类已经在材料、结构和建筑力学等方面获得了大量的技术性知识;……和以往的教育模式不同,今天的建筑教学是试图从问题的本质入手寻找解决途径,而不是毫无根据地、或以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固定模式处理问题……”[3]这反映出鲜明的包豪斯教学思想。与此同时,受法国和美国学院派传统影响的吴景祥(1954—1955年担任系主任)、谭垣等教授的学术风格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吴景祥先生也是国内最早研究柯布西耶的学者之一,他认为,“葛比席耶在反对复古主义,反对虚伪浪费的,脱离现代科学方法的建筑,而主张建筑应以功能为基础的观点是正确的。”①由此,在同济形成了主要师承包豪斯教学思想,同时各种学术思想长期并存的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
黄作燊建筑师、建筑教育家,中国戏剧家黄佐临之胞弟
1953新成立的建筑系教师合影
吴景祥授课
1.2 冯纪忠与“空间原理”
1955年起,冯纪忠教授担任建筑系主任,断断续续直到1981年卸任。冯先生早年曾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38年去维也纳工业大学建筑系留学,接受了现代主义建筑的教育,也受到奥地利更为细腻和多样的建筑文化的熏陶。他认为,“包豪斯是现代建筑里一个非常主要的代表,但不是不等于就能排斥其他的,......思想上不能有这么固定的一条线。”②冯先生提倡“花瓶式教育”,对学生的培养有收有放。此外,1956年起,在冯纪忠、金经昌等教授的多年努力下,建筑系正式成立了城市规划专业,开风气之先;自此,城市规划成为相对独立的专业和学科。
冯纪忠教授
1960年,冯纪忠先生构思了“建筑空间组合原理”(以下简称“空间原理”),并在教学上逐步实现,这是他对建筑教育的一大贡献。他认为,按照过去的教学方法,根据一个个“类型”来授课,缺少了举一反三;而按照空间的组合安排,就可以分为大空间、排比空间、流线空间和综合空间四种方式,可以包括不同的空间处理,也是符合功能主义的思路的;可惜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条件谈到艺术,空间原理结合类型,就已经比较全面了。②这可以说是在当时中国建筑教育的条件下,现代主义建筑观智慧而具体的表现形式。1962年,在全国建筑学专业会议上,同济展示了教学的成果,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争论;这种尝试得到了天津大学徐中教授等少数同行的支持。而在同济大学,这种教学理念在相当多的老师和学生中产生了共鸣(虽然也在特定的时期受到粗暴的批判)。与之相应的是对建筑历史和建筑技术的重视,陈从周、罗小未、傅信祁、王季卿、杨公侠等教授成为教学体系中有力的支撑。虽然后来经历风风雨雨,但一直艰难地坚持了下来。“空间原理”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之后,甚至直到今天,余韵犹在。
就这样,在国内建筑界长期以学院派为主流的情况下,同济大学建筑系有一支现代建筑学派的力量存在并发展,这也为改革开放后建筑界的学术繁荣、多元化学术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
1980年代贝聿铭来访 陈从周、冯纪忠
罗维东先生与罗小未教授、李德华教授
2 从构成教学到环境观体系
改革开放之初,同济建筑学教育的规模和内涵迅速发展。1977年恢复高考和招生,冯纪忠、李德华、戴复东等教授先后担任系主任;1986年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立后到2000年这一时期,李德华、戴复东、陶松龄、郑时龄、陈秉钊、王伯伟教授先后担任学院院长,卢济威、赵秀恒、莫天伟教授先后担任建筑系主任。这一时期,是建筑学专业和学科高速发展的时期,教学改革进程迅速、内容丰富,也是骨干教师队伍四代同堂的时期。1979年学院设立了风景园林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三位一体、有合有分的学科构架基本形成,但建筑学教师队伍一直承担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的本科基础教学部分。
同济新村新春教师团拜
2.1 构成教学和基础教学改革
20世纪80年代同济建筑教育最引人注目的成果之一,就是进行了基础教学的改革。赵秀恒老师主持的建筑初步教研室从1982年开始进行了一年级设计初步课程的全面改革,借鉴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引入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空间限定、立体构成等形式训练[5],还增加了做木工铅笔盒、画箱等强调动手能力的实践作业。参加这类课程的学生们十分兴奋,对设计课的兴趣大大增加。学生们欣喜地发现,原来通过这样的训练,对初学专业者来说难以把握的“美”的原则和形式变化的方式,也可以有规律、有“文法”可循;训练题目也比传统的线条、渲染、抄绘测绘有趣得多。在全国建筑教育界,对同济设计基础教学的改革好评如潮,很多兄弟院校的教师前来参观交流,在全国的建筑学基础教学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随后的几年里,莫天伟老师等延续和完善了这一基础教学体系,他们认为这是在包豪斯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发展,形成了“形态构成学”为主干的设计基础教学体系[6]。这仿佛从设计的“文法”变成了“数学”。这样的训练方法一直延续到20世纪、21世纪之交。回首望去,这些工作,似乎就是在补做冯纪忠先生说的“没有条件谈到艺术”这一方面吧。
学生的构成作业
2.2 环境观教育体系的发展
从1986年到1990年,同济建筑学教育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改革,在“空间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环境观”为纲的建筑教育体系。这一轮的改革,强调建筑学“是一门集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工程技术、社会科学、人文历史、情操格调、经济概念于一体的高度综合的学科”[7]。教学体系主要由四点内容组成:(1)整合和浓缩了基础教学中的“立体构成”、“空间构成”教学方法。(2)分三个层面建立教学的环境观,即理解微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宏观环境;认识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的设计,发展从单一环境到综合环境的,包括建筑物理环境和城市社会环境的设计能力。(3)把握建筑学发展的前沿问题,如城市设计、旧区改造,城市综合体,文脉环境设计等。(4)教学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在二年级和四年级安排15周的设计实习。[8]
“环境观”体系虽然不像“构成教学”那样对外形成了轰轰烈烈的影响,但却好似“润物细无声”,其作用是深入的、长久的。经过了十多年的磨合后,在20世纪末得以发展完善。③“环境观”教学体系的影响是长期的,甚至已经超越了包豪斯的影响,吸收了20世纪下半叶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强调了对人、建筑空间和环境三者关系的重视,直到今天还是建筑学教学的主要构成部分。在这一阶段,学院还完成了本科生教育与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对接工作,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教育成为环境观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从“兼收并蓄”到“博采众长”
“兼收并蓄”是同济建筑教育的传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教师的学源是多元的,四代教师中,除了同济毕业生外,几乎有国内所有知名高校的毕业生;相当多的教师在美、德、日、奥、英、法、意、西、澳、瑞典、前苏联、波、前南斯拉夫等国留学或进修,也有不少教师曾在不同的大学担任过教师。第二,在教学理念上是多元的、兼容的,并不互相排斥,而是互为支撑;对不同的学术观点比较包容,整体上对新的学术动向和领域持欢迎态度。第三,与城市发展和社会生活结合紧密,积极而入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跃,形成鲜明的特色。
3.1 兼收并蓄的国际合作基础
同济大学建筑学科的国际交流合作基础在国内堪称领先。1956 年前后,同济迎来了国际合作的第一个序曲。在冯纪忠、金经昌等先生的主持下,前苏联和前民主德国教授来校讲学,黄作燊、吴景祥等先生介绍了格罗皮乌斯、密斯、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和作品;罗小未先生在教师中组织英语学习,介绍现代建筑思想。在1959年建设部举办的建筑艺术创作座谈会期间,吴景祥、罗小未先生介绍了西方现代建筑思想。这些都为多年之后开展国际合作做好了铺垫。改革开放之后,同济建筑系迎来了国际合作交流的一波热潮:贝聿铭、槙文彦、黑川纪章、柯里亚等大师先后来学校讲学并受聘为名誉教授;金经昌、冯纪忠、李德华、陈从周、罗小未、董鉴泓、戴复东等教授出国讲学或进修;冯纪忠先生率先成为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会士(HAIA,1983年),戴复东、罗小未、郑时龄等先生在多项国际学术组织担任职务;郑时龄教授等率先开展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与普林斯顿大学、香港大学、耶鲁大学开展每年一次的联合城市设计教学(1995年)。这一时期,同济尝试了改革开放之后几乎所有可能的国际交流合作的形式,把停滞了十几年的国际合作恢复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建立了非常好的国际合作网络,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和同济。[2]
罗小未先生授课
3.2 博采众长的主动转型
“博采众长”是冯纪忠先生在2003年“同济精神与未来发展”研讨会上正式提出来的。这意味着,一向被大家认为专业思想活跃、学术自由平等的同济特色,从建系之初的“兼容并蓄”发展到了“博采众长”的新阶段,“走向新的制高点,走向新的辉煌”[9]。我们的理解是,“兼收并蓄”是开放合作的第一层次,这是相对来说被动的、受客观条件限制的;而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博采众长”体现了更广阔的视野,加深对自己和外部环境的了解,主动学习和吸收,主动变化和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国际合作创新发展;搭建软硬件平台,搭建交流平台;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3.2.1国际合作跨越式发展
进入 21 世纪,在王伯伟、吴志强、吴长福教授担任院长和莫天伟、常青、蔡永洁教授担任建筑系系主任期间,他们都不遗余力地推进国际合作的迅速发展,实现了多种形式并举的态势。学院开始构建新的国际化教学模式,从联合设计向双学位联合培养发展[10]。双向双学位硕士项目的建立,把国际教育合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类项目有五个特点:(1)双向,合作双方各派出硕士研究生参加,一般在对方学院学习一学年;(2)共建,教学课程模块由双方共同设计,分别提供教学课程;(3)全英语授课;(4)不另外收取学费;(5)原则上一个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成果,经双方认可最终获得两校的学位。从2005年起至今,学院已经与18所海外伙伴大学建立了硕士双学位合作项目(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包豪斯大学、波鸿鲁尔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国立高等建筑学院,凡尔赛国立高等建筑学院,巴黎美丽城国立高等建筑学院;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伦斯利理工大学,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夏威夷大学,爱荷华州立大学;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米兰理工大学;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等),每年送出双学位学生 90 多人,接受国外双学位学生50 多人。至今,已有898名中外研究生参加项目,大约2/3的学生获得了双学位。另外,同济还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立了本科国际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通过双学位建设,国际合作从“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进而成为“与国际合作伙伴分享各自的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升了国际合作水平。目前联合课程设计每年达到 40 个项目左右;举办国际学术讲座每年超过 120 场;提供近70 门全英语课程;多次获得以国际合作为核心的教学成果奖励;一批教授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2016年学院成立了“国际博士生院”,模块化的集中授课向国内其他院校和国际合作伙伴学校开放。学院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重视和认可,在 2017年 QS 的“建筑与建成环境”学科排名中,同济位列全球第20名。
3.2.2软硬件平台是博采众长的保障
2007年同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学院对自身的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进行了总结与梳理,将办学理念概括为“以创造和培育中国的、现代的原创精神为核心,注重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的协调发展,注重学院精神的传承和文化氛围的营造”。学院以博采众长的姿态,谋求整合发展,加强以机制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优势,优化办学条件,完善保障机制,以实现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办学效益最大化。为此,学院在强化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学科整体发展、团队建设的同时,重点将一体化学科公共平台建设作为推进全院各学科与专业整合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公共平台形成一个整体,包含基础教学平台、实验平台、实践平台、学术平台、国际交流平台、培训平台以及信息平台、文化平台、管理平台、激励机制平台等一系列平台构成。[11]此外,“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把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一个整体。
三年级未来博物馆作业展
3.2.3设计院与学院的协同是博采众长的新机遇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很早成立,在20世纪50年代与建筑系是一体的,后来逐渐壮大和独立。在2005年,设计院和学院决定进一步协作,成立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都市分院,由吴长福教授兼任院长,分院实行双重领导,为教师和学生的建筑设计实践服务。十多年来,都市院参与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工程项目,完成各类设计数以千计,各类得奖近百项,成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实践基地。一批中青年建筑教师也藉此脱颖而出。
依靠博采众长的精神,同济建筑教育保持着学术民主、追求创新、勤于实践、国际合作的四个特色,努力走在时代的前列。[12]
4 从“现代性”到当代性④
同济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现代性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冯纪忠先生起,同济建筑学人群体坚持置身于中国现代建筑的前沿,从早期对现代建筑的引入到今天的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评论、策展与传播。他们不仅创造了中国现代建筑历史上相当一部分的几个难点作品,更在建筑文化的各个层面积累起成功案例的清单”、“同济建筑学人作为一枚中国建筑现代性的钥匙,其开启的不仅是输入之门,同时也是输出之门”。[13]改革开放后,同济建筑教育特别关注现代主义之后的多元思潮,例如,罗小未教授等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和分析对建筑发展的多元性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14]李德华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要跻身于世界有名的建筑学专业的行列里去”。[15]同济1984年创刊的学术期刊命名为《时代建筑》,似乎也表示了对建筑当代性的期许。
进入21世纪,学院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吴志强教授等率先提出了“生态城市环境、绿色节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数字设计技术”四个学科发展重点。[16]这个预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在建筑教学上充分地体现出来。同济建筑教育,正实现着从现代性(modernity)到当代性(contemporaneity)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4.1 体验式的基础教学改革
“春江水暖鸭先知”,基础教学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从2002年起,在莫天伟、张建龙等教授的领导下,基础教学团队章明、孙彤宇教授等众多教师齐心协力,进行了十多年渐进式的教学改革,从逻辑推演的构成训练为主,逐步扩大到培养学生对材料、构造、工艺和建造的认知和体验为主。一、二年级的本科学生对陶土、砖石、竹木、琉璃、金属、纸张等材料进行直观认知,通过动手加工来体会构造和工艺。而建造的核心事件就是“建造节”[17]。学生通过建造1:1的纸板房来深入地认识空间和建造活动,这一事件经过十几年的积累,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建造节”,每年邀请国内15所大学和国际8所大学派队参加,颇有影响;同时,建造活动还延展到研究生设计教学中。此外,阴佳、胡炜等教授还连续数年组织了本科生进行海外艺术实践。这种体验式的教学在今天信息化、虚拟化的时代,尤其珍贵和重要。
建造节
4.2 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
2003年,在系主任常青教授的主持下,中国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在建筑系开始招生。其目标是培养“以建筑学的基本理论及技能为基础,系统掌握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具有较高建筑学素养和特殊保护技能的专家型建筑师或工程师,并期望在其中涌现出未来的专业领导者和新领域的开拓者”[18]。这是具有发展远见的、也非常具有当代精神的创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该专业已经逐渐成长成熟,毕业生非常受欢迎。与之相应的是,历史建筑保护的学科发展也相当迅速,学院相应地成立了由戴仕炳教授主持的实验室;建筑系与规划系、景观学系教授在这一领域开展合作,形成合力。常青等教授在历史建筑保护和再生领域,也获得了教学、科研、设计的丰硕成果。
4.3 建构、材料、结构与手工艺
建构(Tectonics)这一概念在20、21世纪之交开始广泛引起了中国建筑学界的关注,而冯纪忠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何陋轩设计中就有所表达。在2000年他答记者问时说,“‘建构’就是组织材料成物并表达感情、透露感情。”[19]同济大学建筑系的一批中青年建筑设计专职和兼职教师,发展了这一理念,并在教学中对建构、材料、结构、手工艺多有体现。特别在2012年开始设置横跨建筑、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和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等专业的“复合人才实验班”本科教学,实验班由张永和教授挂帅,王方戟、章明等教授主持,柳亦春、庄慎、张斌等多位建筑师参加出题并教学;他们中有不少在“同济建筑八骏”⑤之列,是建筑设计当代性的践行者。张永和教授在研究生教学中开设了系列英语课程“建筑学与(手)工艺”,带来了全新的教学视角和方法。这些举措在建筑设计教学中产生了新的影响,体现了建筑教育的当代性探索。
实验班“小菜场上的家”设计评图
4.4 建筑批评、风土建筑研究与建筑策展
在中外建筑史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发展方向。郑时龄教授创立了建筑批评学体系,并组成了老中青三代教学团队,对社会观念产生影响[20];常青教授在中建史教学中开辟了风土建筑谱系研究,强调共时性和历时性并重的教学改革[21];伍江教授开设的城市阅读课程具有历史性和批评的视角;卢永毅教授在教学中探求设计中的历史向度;王骏阳教授的近现代建筑理论与历史课程具有鲜明的当代特征;《时代建筑》支文军主编在建筑传媒领域有相应的影响;李翔宁教授在建筑、城市双年展中多次担任策展人,并提出了“权宜建筑”和“批判现实主义”等观点,对当代中国建筑的国际化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
4.5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社会学思考
在城市设计领域,卢济威教授不仅从城市设计的认知上,而且还结合特定的发展背景,归纳了中国特色的城市设计的系统。他和蔡永洁、庄宇等一批中青年教授拓展了建筑学教学的领域。在较为“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中,吴长福、黄一如、李振宇、李斌等一批教授有意识地加载了社会学思考,例如高密度城市空间、村镇住宅建筑、保障性住房和类型学研究、环境心理学研究等领域。
4.6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在生态城市领域,伍江教授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环境工程学之间探索推进学科交叉,开展生态化城市设计研究和国际研究生培养;宋德萱、陈易、颜宏亮、郝洛西等教授在绿色建筑、低碳城市、建造技术、建筑物理环境等方面,有相应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内容的更新。钱锋教授等完成的文远楼历史建筑的生态化改造,是一个研究、设计和教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
4.7 数字化建造
2007年起,在钱锋教授的主持下,数字建造实验室开始筹建。袁烽教授在实验室的建设和研发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在机器人建造、建筑3D打印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国际数字化建造领域处于前列。每年一度的国际机器人建造夏令营已经持续了6年,成为国际同行同台竞技的舞台,也成为培养研究生进入数字设计天地的独到的教学平台。李麟学教授致力于热力学建筑学研究,主持的国际夏令营和课程设计探讨了新的技术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钱锋、袁烽教授还从2011年起,连续三年带队参加了在西班牙和美国举办“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同济建筑教育从现代性到当代性的转变,是多方面的。教学的观念、方法和题材,虽源于现代主义建筑的教育观,但又有了全新的发展。归根结底,时代在变化,社会需求在变化,技术在变化,学生在变化。我们不能落在他们的后面,我们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
DADA2015数字建造营展
5 一点思考:“P to P”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中国的建筑教育即将面临着新的转型。至少下列几种情形在未来的同济大学建筑学教学中是可以预见的:第一,学生报考建筑学专业由火热变为温热的状态将是大势所趋;第二,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除了将来从事建筑师工作外,就业的选择会更加多元[22];第三,建筑设计领域的工作性质会发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变化,分工越来越细,而学科交叉会越来越多;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信息化和个人移动终端令学生掌握自我学习、知识点的能力大大加强[23],老师的作用将从传授知识为主,变为充当出题人、主持人、咨询师和评判员为主。
这样,原有教学体系中的“知识点”、教学的顺序链,都会发生较大的地位改变。在工业4.0、虚拟现实普及、人工智能大发展的明天,建筑学的知识点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我们能顺应这种变化,乃至于引导这种变化,那我们就可以像同济建筑学的前辈那样,在变化中升级了。
我们可以大胆地假设,学校教育要做的,就是那些在别的地方比较难做到的东西,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把培养的重心从知识点的教授转移到学习能力的训练上来。学校建筑学教育,也许就是向学生提供5个“P to P”机会,同时也训练5种“P to P”能力:
第一,“People to People”,人和人交流的机会。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师和教师。只有在大学里,才会有一群两种不同年龄的人,在一起非功利地讨论一个方案或问题超过15分钟;从优秀的同伴身上学到的东西,不会比书本上学到的少。
第二,“People to Paper”,人与论文的关系,也就是从事研究训练的机会。只有在大学里,才会有一群人拿出专门的时间来共同训练研究一个问题,最后以文本形式呈现,还不求经济回报。
第三,“People to Project”,人与项目的关系。项目可以是一个展览,一场表演,一个演说,一个装置陈列。只有在大学里,学生才可以容易地在同龄人和同道人中找到自己的伙伴和观众,从提出设想、组织资源材料到完成计划,首先感动自己,然后打动他人。
第四,“People to Practice”,人与设计实践的关系。学校和老师能提供学生模拟设计实践的机会,甚至提供真实设计实践的条件;这在信息化虚拟化的当下,是昂贵的资源。
第五,“Peoples to Peoples”,人群与人群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大学是一个学术的行会和交流的网络。通过大学,我们至少可以和三方面的其他人群建立便捷的联系:国内国际其他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国内国际建筑师和行业协会;国内国际建筑学术界以及拓展的艺术、文化、知识界等等。
假如我们把这五种平台做好了,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来争论到底是培养通才、专才还是英才了。一所好的大学,应该容得下这三种“才”以及其他“才”。我们可以逐步淡化套路,让学生越来越自主,让教师各自彰显特色和影响力,让学院成为近悦远来的交流中心。这样的明天,就会更好。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A、B、C、D、E教学楼平面
注释
① 吴景祥,勒·葛比席耶.同济大学学报(城乡建筑工程版).1958/1,转引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吴景祥纪念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② 冯纪忠. 建筑人生——冯纪忠自述,转引自赵冰,王明贤,主编.冯纪忠百年诞辰纪念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③ 赵秀恒,总纲与子纲,全国第二次高等学校建筑系主任会议论文,昆明,1999.
④ 本文提出的“当代性”,是指信息化时代经过批判反思而发展了的“现代性”,具有多元化、多样化和全球在地化的倾向。
⑤ 2014年5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举办了“建筑八骏”设计作品报告会,报告人都是同济专职兼职设计教师,同时也是知名的中生代(40-50岁之间)建筑师,共11人(组)按姓氏拼音排序为:李立,李麟学,童明,王方戟,袁烽,柳亦春/陈屹峰,任力之,曾群,张斌/周蔚,章明/张姿,庄慎。
参考文献
[1]郑时龄.同济学派的现代建筑意识[J].时代建筑,2012(3):10-15.
[2] 李振宇.同济建筑规划大家丛书序:同舟共济,源远流长[M]//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罗小未文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3]黄作燊.一个建筑师的培养[M]//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黄作燊纪年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董鉴泓.同济建筑系的源与流[M]//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历史与精神.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岩木芳雄,等,著.空间的限定[J]. 赵秀恒,译.建筑师,1982(12):232-235.
[6]莫天伟.形态构成学与设计基础教学[J].时代建筑,1985(1):23-25.
[7]戴复东.建筑设计课漫谈[M]//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传承与探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学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8]卢济威.以环境观建立建筑学教育新体系[J].时代建筑,1992 (4):8-12.
[9]吴志强.前言:同济建筑规划设计精神的起源与发展[M]//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历史与精神.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0]李振宇,黄一如.同济建筑国际化教育[J].时代建筑,2004(6):66-69.
[11]吴长福.整合发展,转型突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办学理念与发展策略[J].时代建筑,2012(3):20-23.
[12]李振宇.百川归海,博采众长:同济建筑学人与同济风格[J].世界建筑,2016(5):16-19.
[13]张利.同济建筑学人,一枚开启中国建筑现代性的钥匙[J].世界建筑,2016(5):14-15.
[14]罗小未.当代建筑中的所谓后现代主义[J].世界建筑,1983(2):33-38.
[15]李德华.李德华教授谈同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到2000年的发展战略[M]//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李德华文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16] 吴志强.前言:同济精神之未来教学演绎[M]//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开拓与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学文集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7] 张建龙.同济大学建造设计教学课程体系思考[J].新建筑,2011(4):22-26.
[18] 常青.培养专家型的建筑师与工程师[J].建筑学报,2009(5):52-55.
[19] 冯纪忠.话语“建构”[M]//赵冰,王明贤,主编.冯纪忠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0]郑时龄.建筑批评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1]常青.我国风土建筑的谱系构成及传承前景概观[J].建筑学报,2016(10):1-9.
[22]李振宇.建筑教育:在变化中升级[J].建筑创作,2016(4):140-147.
[23]李振宇.两次变化:从过去到将来[M]//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编著.同济教育年鉴(2014-2015).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
本期杂志责任编辑:张晓春 王秋婷
如有任何有关建筑教育的建议、问题或讨论等,
欢迎发送邮件至ta_weixin@163.com
标题请写明前缀【建筑教育】,谢谢!
===================================
《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
中国命题 · 世界眼光
学术性 · 专业性
时代性 · 前瞻性 · 批判性
新浪微博:@时代建筑杂志
内容策划:戴春
官方网站:timearchi.com
电话:(021)65793325、(021)65038903
邮箱:timearc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