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加强服务保障 满足群众急需——各地抗疫暖心举措扫描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 题:加强服务保障 满足群众急需——各地抗疫暖心举措扫描
新华社记者
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畅通社区居民购药渠道、为特殊患者制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做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保障,努力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更好回应群众合理诉求,力求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保障好生活物资供应
11月29日5时,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仙池村的菜地里,一群身着“红马甲”的保供工作人员正在采摘新鲜的包菜。再过几个小时,这些包菜将与其他蔬菜一起,分装为一个个蔬菜包运往重庆中心城区。
本轮疫情期间,重庆市通过电商平台、团购和代购等方式努力解决居民无法出门买菜的问题。
全力做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保障,尽最大努力为老百姓提供方便,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立生活物资保障工作专班,及时制定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封闭小区配送、区域联保联供等预案”“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储备”“优化封闭区域终端配送,明确生活物资供应专门力量”……二十条优化措施就加强疫情期间的生活物资供应保障作出明确规定。
商务部指导支持各地特别是疫情较重地区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持续开展每日生活必需品量价监测,建立完善“红绿灯”分级预警机制,强化市场监测预警,及时采取针对性保供举措。组织投放中央储备肉,增加市场供应。
辽宁沈阳组织三大果蔬批发市场和大型连锁超市、生鲜连锁企业、生猪屠宰企业等进行产销对接,多渠道补充肉菜货源。沈阳市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刘耀国11月29日介绍,全市批发市场目前有蔬菜商业库存7100吨,每日新增上市3800吨;生猪屠宰企业日均上市生猪6400头左右,可以满足市民日常消费需求。
在新疆和田地区,政府将药品列为物资保供第一序列,建立药品配送“绿色通道”,采取“线上订药+社区取药+无接触式配送”方式,确保群众用药及时。针对部分群众需要的心脑血管类、糖尿病类和哮喘类等特殊药品,当地实行“居民报需求、专班找货源、社区送到家”的全流程快办机制,有效解决特殊药品的供应问题。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桃李路社区,工作人员排查辖区老年人、孕产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底数。社区党委书记于群群介绍:“排查底数是为了更精准的服务,特殊群众有需求时,社区能及时了解情况,通过代买、上门配送等服务,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为加强城市运力保障,北京市优化保供配送人员白名单制度,最大限度将涉及城市保供并且符合防疫健康条件的配送人员纳入白名单,白名单人员凭微信小程序上的电子版“北京市保供人员通行证”,可在全市通行配送。
满足看病就医需求
11月24日中午,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伴着一声婴儿清亮的啼哭声,一个健康的宝宝在穿戴着全套防护用具的医护人员帮助下,顺利诞生了。
三天前,已怀孕超过38周的栗女士因核酸检测阳性,被转入医院治疗,经检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由于存在提前分娩的可能性,医院与省、市卫生健康委协商沟通,成立了由省、市妇幼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和本院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救治团队,协力确保母子平安。
从要求为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制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到强调畅通社区和医院、药店联系渠道,二十条优化措施指导各地切实满足疫情处置期间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保障看病就医等基本民生服务。多地采取措施,确保新冠病毒感染者救治、疫情期间居民尤其是特殊患者就医顺利及时。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下一篇: 郑智化为什么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