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科技
一、 公司主营
1.1 主要产品
公司主要产品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其织物,已成为国产ZT7系列高性能碳纤维稳定批量供应商,同时具备高强型 ZT8 系列、ZT9 系列碳纤维和高模型 ZM40J 产业化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
1.2 产能情况
公司拥有百吨级高性能碳纤维柔性生产线,20 吨级石墨纤维生产线,年产 1000 吨(12K)的碳纤维柔性化生产线,能够批量供应高于 T700 级碳纤维;此外公司还 具备高强型 ZT7(高于 T700 级)系列、ZT8 系列(T800 级)、ZT9 系列(T1000/T1100 级)和高模型 ZM40J(M40J 级)石墨纤维工程产业化能力,并已成为国内航天航空领域 ZT7 系列(高于 T700 级)碳纤维产品的批量稳定供应商。
1.3 下游客户
下游客户集中度高。主要客户为国内航空航天领域所属企业,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型号产品,较小部分销售给其他军工企业集团、民营复合材料公司及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公司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到公司总营收的99%。
1.4 公司财务情况
公司营收由 2016 年 1.50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 3.90 亿元,复合增速达 27%;2021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1 亿元,同比增长 19.36%。归母净利由 2016 年的 0.57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 2.32 亿元,复合增速高达 42%;2021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0.94 亿元,同比增长 0.43%。
二、 公司概况
2.1 公司历史沿革
公司前身为成立于 2008 年的中简科技发展 有限公司,2015 年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 2019 年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产品技术性能水平优异,于 2020 年 11 月入选工信部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
2.2 公司股权结构
公司实际控制人是杨永岗和温月芳,为一致行动人关系。截至 2021H1,杨永岗直接持有公司 3.53%的股份,持有常州华泰投资管理 有限公司 30.08%、持有常州市中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63.34%的股份;温月芳直 接持有公司0.97%的股份,持有常州华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30.08%、持有常州市中简投 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0.91%的股份。两人均为国内碳纤维行业领军专家人才。公司因员工持股与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可以更好激励员工,提升核心竞争力;其余投资机构还包括国投瑞银、易方达、三毛纺织等,持股比例较为分散。
三、 行业分析
3.1 产业链简介
3.1.1 碳纤维简介
碳纤维按照原丝类型可以分为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粘胶基碳纤维。其中,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占据主流地位,产量占碳纤维总量的 90%以上,也是公司的碳纤维产品类型。
按照丝束大小,碳纤维可分为大丝束和小丝束碳纤维。一般按照碳纤维中单丝根数与 1000 的比值命名,如 12K 指单束碳纤维中含有 12000 根单丝的碳纤维。通常将 24K 及以下的 碳纤维称为小丝束碳纤维,初期以 1K、3K、6K 为主,后逐渐发展为 12K 和 24K,主要应用于国防军工等高科技领域以及体育休闲用品。通常将 48K 以上碳纤维称为大丝束碳纤维,包括 48K、60K、80K 等原丝,再经过预氧化、低温和高温碳化后得到碳纤维,并可制成碳纤维织物和碳纤维预浸料,作为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原材料;碳纤维经与树脂、陶瓷等材料结合, 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最后由各种成型工艺得到下游应用需要的最终产品。
(生产流程:石油丙烯丙烯腈聚丙烯腈原丝碳纤维)
3.1.3 行业空间
全球碳纤维需求量稳步增长,未来仍将处于高速增长期。过去 10 余年间,随着碳纤维下 游应用渗透率的提升,全球碳纤维需求量稳步增长,2019 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首次突破 10 万吨,相较 2008 年 CAGR 达 10%。2020 年受疫情影响下游航空业受损明显,但其他 产业需求旺盛,全年需求量仍较 19 年同比提升 3%达到 10.7 万吨,据赛奥碳纤维技术预测,2025 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有望达到 20 万吨,5 年 CAGR 将达 13.3%,未来或将持 续处于高速增长期。
四、 同行业竞争者
4.1 吉林化纤
立足粘胶长丝,发力进军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公司为全球最大的粘胶长丝厂商,年产能 8 万吨相当于全球产能的1/3,得益于粘胶长丝纤维行业的技术沉淀与稳定营收,公司积 极转型碳纤维新材料,并于 11 月公告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 9 亿用于建设 1.2 万吨碳 纤维复材项目,预计 22 年底前建成投产。募投产品未来主要用于风电叶片生产,在后续 风电装机量高增叠加降本拉动下。
4.2 精功科技
目前公司涉足氧化炉、碳化 炉及石墨化炉等设备,主要产品为碳纤维成套生产线和碳纤维微波石墨化生产线,其中碳纤维成套生产线以 12K、24K、48K 及以上原丝为原料,具备年生产 1 千吨以上碳纤维生 产能力,技术已趋于国际先进水平。为吉林精功定制的首条 2500 吨级大丝束碳纤维生产 线一次性试车成功,整线除卷绕机外,其余全部由公司自主完成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 奠定了碳纤维生产设备国产化的坚实一步,部分预氧化炉、碳化炉等核心设备更是首次出 口韩国,打破了碳纤维核心装备纯进口的局面。
4.3 光威复材
公司是国内最早实施碳纤维国产替代的民营 企业,也是目前国内碳纤维生产品种最齐全、生产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完备的龙头企业。 通过构建“521”发展战略,公司建立了从碳纤维到复合材料制品的完整产业链,产品覆 盖原丝、织物、预浸料、碳纤维复材及制品等全产业链内各个阶段产物,成本优势日趋明 显,并进一步向复合材料业务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