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甘石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2023-06-06 14:54:35 0

炉甘石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常用别名】芦甘石(《银海》),甘石(《品汇》),卢甘石(《人门》)。

【来源】本品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菱锌矿。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广西、湖南、四川、云南等地。采挖后,洗净晒干,除去杂石。

【历史沿革】唐代有打碎,炼至极红透,钤出淬药水内(《银海》),火煅,黄连水淬七次法(《银海》)。宋代有研(《博济》),煅红,童子便淬七次,研极细末用水飞过,火煅以黄连汁童便共淬七、八次研细法(《急救》)。元代有研细黄连水飞五七次法(《瑞竹》)。明、清多沿用煅淬法,而淬液又根据临床需要有所发展,有用童便,有用药液,而药液的用药又各有所别,如用黄连龙胆当归制(《奇效》),童便黄连茶制(《医学》),三黄汤制(《粹言》),加味三黄汤制(《瑶函》),五昧子制(《一草亭》),黄连龙胆制(《尊生》),黄连柏芩甘菊薄荷制(《拾遗》),黄连归身木贼羌活麻黄童便煮制(《治裁》),醋淬制(《增广》),黄连黄柏荆芥制(《增广》)。现行有煅后水飞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煅后药水飞(《中国药典》1977年版),煅制(《辽宁》),水淬(《规范》),药汁淬(《河南》《集成》),药汁拌制(《中国药典》1977年版),醋淬(《集成》),烤制法(《烤制法》)。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中国药典》1995年版)。

切制打碎(《中国药典》1995年版)。

炮制

1.煅水飞取净炉甘石,砸成小块,置无烟的炉火上或置适宜的容器内,煅至红透时取出,放凉,加水适量共研,再加多量的水搅拌,倾出混悬液,下沉部分再按上法反复操作数次,除去杂质,合并混悬液,静置后,分取沉淀,干燥,研散(《中国药典》1995年版)。

2.煅药水飞

取净炉甘石,煅红,放凉,用三黄汤适量,共研细,再加多量的三黄汤,搅拌,倾出混悬液,下沉部分再按上法反复操作数次,合并混悬液,静置后,分取沉淀,干燥。每净炉甘石100kg,用黄连、黄柏、黄芩各2.5kg(《中国药典》1977年版)

取炉甘石研成细粉,装砂锅内,置炭火炉灶中,木炭50kg烧尽为度,约24小时,取出,投人以下药水中不断搅动,急取上层混悬液,置另一缸中过箩,如此反复倒缸过箩,最后将所得细粉装入两层面粉袋内悬起沥去水,晾干即可。每炉甘石100kg,用黄连0.0125kg,菊花0.025kg,黄柏0.05kg(《集成》)。

3.煅制取净炉甘石,置无烟炉火上或适宜容器内,煅至红透,取出晾凉,打碎或研碎(《辽宁》)。

4.水淬

取净炉甘石,置适宜容器内或置无烟的炉火内,煅至红透,取出立即倒入水中浸淬,搅拌,倾取混悬液,未透者沥干后再煅烧,反复浸淬3~4次,合并混悬液,静置,倒去上层清水,干燥,研散(《规范》)。

取炉甘石置砂锅或砂嘟噜内,在高热的火炉中烧煅,约1小时取出,立即倒人水盆内浸淬,随即有部分粉质崩解于水中,待冷后将炉甘石渣捞去再煅,仍用水浸淬,如是3次,将残渣去掉,收集水溶液中的细粉干燥后,供外敷药用(《集成》)。

5.药汁淬

取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大黄加水煎汁备用。另将炉甘石置坩锅内入炉火中煅至红透,取出立即倒入药汁中,待汁被吸尽时,取出,水飞后干燥。每炉甘石100kg,用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大黄各0.6kg(《河南》)。

先将配好之药放人锅中,加水煎2小时取出,去渣,将渣再煎1小时,将2次煎液和匀过滤后用。取炉甘石装在铁汤罐内,架炭火上烧至炉甘石呈红色取出,倒入药液中淬透,未煅透的再煅2次,将药液内沉淀之炉甘石放人乳钵内水飞后晒干研末。每炉甘石100kg,用川连、黄柏、大黄、黄芩、归尾、赤芍、山栀、荆芥、龙胆草、木贼、薄荷、连翘、防风、羌活、生地、川芎、菊花、甘草、细辛各0.6kg(《集成》)。

取炉甘石放砂锅中,用猛烈炭火煅至通红,约需4小时,取出迅速倾入以下药汁中淬之,冷后连药汁缓缓倒入石磨中,磨成淡黄色浆状,过滤,”倾去上层杂质,将滤液置乳缸中再研磨约1星期,昼夜不停,研后,搅拌,取上层悬浮液倒出晒干。如有沉淀继续用上法再研,至沉淀成青褐色时弃去。将晒干之炉甘石用小刀划成约1.5cm见方小块即可。每炉甘石100kg,用黄连、黄柏、黄芩、大黄、桑叶、谷精草、银花各0.42kg,荆芥、生山栀、甘菊、生地、木贼、归尾、龙胆草、蝉衣各0.31kg,川羌活、薄荷、防风、杏仁、川芎、甘草、赤芍各0.21kg,连翘0.146kg,红花0.1kg(《集成》)。

取炉甘石放在坩锅内,上盖铁板,置火炉中,四周填满焦炭,用大火烧至红透后,倒入已熬好的药液中,边倒边搅拌,最后倒入瓦盆内,如前法再煅1次,再倒人药液中过滤,沉淀干后供药用。每炉甘石100kg,用薄荷5kg,黄连、菊花、蝉退、荆芥各2.5kg,桑叶、防风各1.25kg(《集成》)。

取炉甘石置罐内煅红透取出,按比例以退翳散(成方)熬汁淬之,反复煅淬7次,研细,以水飞法研极细末,晒于即可(《集成》)。

取炉甘石放砂嘟噜内置大火中煅2小时,至红透倒人熬好的黄连汤内,搅动倾出溶液,未煅透的晒干再煅,最后反复水飞4~5次,弃去残渣,晒干即可。每炉甘石100kg,用黄连10kg(《集成》)。

6.药汁拌制

取黄连加水煎汤,加入煅炉甘石细粉,拌匀,并使吸尽,烘干。每炉甘石细粉

100kg,用黄连12.5kg(《中国药典》1977年版)。

取黄连、黄芩、黄柏煎汤,过滤去渣,加入煅炉甘石细粉中拌匀,吸尽后,干燥。每炉甘石100kg,用黄连、黄柏、黄芩各12.5kg(《规范》)。

取炉甘石装砂嘟噜内,煅至红透取出,趁热倾入水盆内,待凉后捞出晒干研粉,再用水飞法取细粉置药液内,搅拌均匀,晒干即可。每炉甘石100kg,用黄连12.5kg,菊花12.5kg(《集成》)。

7.醋淬取炉甘石装入砂壶煅红取出,醋淬即可。每炉甘石100kg,用醋20~40kg(《集成》)。

8.烤制

先将铺好炉甘石饮片的煅盘放入中药烤制箱,预热烤箱,见煅盘变红后,再煅烤30分钟,冷后取出(《烤制法》)。

【成品性状】为不规则碎块状,表面有凹陷或小孔洞。表面白色或淡红色,显粉性,质松体轻易碎,断面灰白色或淡棕色,有吸湿性。气无,味微涩。煅淬水飞后为灰白色或红棕色粉末,质轻松。黄连水制后,呈黄色细粉,质轻松,味苦。三黄汤制后呈深黄色细粉,质轻松,味苦。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胃经。

【功能与主治】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用于目赤肿痛,眼缘赤烂,翳膜胬肉,溃疡不敛,脓水淋漓,湿疮,皮肤瘙痒。

【用法与用量】外用适量,水飞点眼,研末撒或调敷。

【处方应付】处方写炉甘石、甘石、制甘石、制炉甘石付煅水飞炉甘石。其余各随方付给。

【炮制作用】炉甘石经煅后增强了收敛作用,水飞使其质地纯洁细腻,适宜于制剂与临床使用,同时清除了由于颗粒较粗而造成的对敏感部位的刺激性。采用黄连或三黄汤拌制或煅淬可增强清热明目、收湿敛疮等功效。《便读》云:“用三黄煎水而煅炼,善疗目疾。”

【化学成分】主含碳酸锌(Zn CO 3) 。

【现代研究】

1.化学研究

炉甘石煅烧后,失掉水分,并使其主要成分碳酸锌受热分解成氧化锌。提高了锌的含量,增强了外用消炎、收敛作用1。氧化锌内服不吸收,外敷于粘膜疮疡面有收敛吸湿消炎等作用,在眼内吸收还可参与维生素A还原酶的构成,因而可治疗暗视适应能力下降等症。用黄连汤等药汁制可增加新的成分,并可能形成络合物促进锌的吸收。炉甘石主要用于眼科和外科,都有很好的生肌收敛作用,煅、水飞后收敛作用更强,副作用更小,此不仅与碳酸锌转变为氧化锌有关,还可能与铅的碳酸盐、硫酸盐转化为难溶的氧化物有关。炉甘石有去目翳等作用,可能是因含有一定量的铜

2.工艺研究

对炉甘石8种炮制品的成分与水淬品、生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炮制品均优于水淬品、生品;用于眼科以药汁淬为好;用于皮肤科和烧伤科则以白醋淬为好。实验结果表明,炉甘石各种炮制品氧化锌含量均高于生品。三黄汤炮制炉甘石表明,二黄汤拌炉甘石的小檗碱含量高于三黄汤淬后水飞品的4倍,故宜用三黄汤拌煅炉甘石粉的炮制工艺。体外抑菌试验表明,炉甘石炮制后抑菌作用增强,但三黄汤淬后水飞品抑菌作用优于拌品采用正交设计法实验,对炉甘石在不同温度下的煅淬品进行化学成分比较分析,煅淬炉甘石最佳工艺条件是700℃下恒温煅烧30分钟,水淬一次。

3.质量研究对从各地来源的炉甘石样品测定氧化锌含量,结果差异较大。用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炉甘石中均含少量的铝、铁、钙、镁、镉、铅,普遍含锰、铬、钴、铜、钼等无机元素。值得注意的是铅和镉含量较高,因此,建议规定铅和镉的限量

【贮藏与保管】装人容器内,置干燥处,防尘。

关键字:  炉甘石  炉甘石的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