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汤头歌诀方歌与配方组成_来源、用法与临床应用

2023-06-10 13:22:13 0

炙甘草汤汤头歌诀方歌与配方组成_来源、用法与临床应用

【来源】张仲景《伤寒论》

【汤头歌诀方歌】炙甘草汤参姜桂 麦冬生地大麻仁

大枣阿胶加酒服 虚痨肺痿效如神

【组成】炙甘草四两(12~20g),生姜三两(9~15g)切,桂枝三两(9~15g)去皮,人参二两(6~10g),生地黄一斤(40~60g),阿胶二两(6~10g),麦冬半升(10~20g)去心,麻仁半升(10~20g),大枣三十枚(10枚)擘。

【用法】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每日三服。

现代用法:水酒各半煎服,阿胶烊化。

【功用】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定悸。

【主治】①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舌干而瘦小者。②虚痨肺痿。咳嗽,涎睡多,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证治机制】本方在《伤寒论》中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是为气血阴阳俱虚之证。阴血两虚,不能充盈血脉,加之阳气虚,不能鼓动血脉,故脉来不能自续,而为结代。气血阴阳俱不足,心失所养,故心动悸,虚羸少气。至于虚痨肺痿,亦是气血阴阳皆亏所致,二者均宜补养阴阳气血之法治之。

【方义分析】方中重用生地黄为君药,滋阴养血,《别录》云其善能“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臣以炙甘草益气养心;麦冬滋养心阴;桂枝温通心阳;与生地黄相伍,可收气血阴阳并补之效。佐以人参补中益气;阿胶滋阴养血;麻仁滋阴润燥;大枣益气养血;生姜辛温,具宣通之性,合桂枝以温通阳气,配大枣益脾胃,滋化源,调阴阳,和气血。诸药配伍,滋阴养血,益气助阳,滋而不腻,温而不燥,刚柔相济,相得益彰。使阴血足而血脉充,阳气旺而心脉通,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则悸定脉复,故本方又名“复脉汤”。用法中加酒煎服,以清酒辛热,可温通血脉,以行药势。

虚痨者,阴阳气血诸不足。本方滋阴养血,益气温阳,故可用治阴阳气血俱虚之虚痨肺痿。

本方与归脾汤均治心悸,但归脾汤所主为心脾气血两虚不能荣养心神所致,故见气短乏力,失眠健忘,脉虚无力;本方所主乃为虚痨气血阴阳俱不足,心失所养而致,故见脉结代,心动悸。本方与生脉散均具气阴并补之功,皆可兼治肺虚之咳。但本方阴阳气血俱补,用于肺痨之咳;而生脉散偏于益气养阴,但其力不及本方,然具敛肺止咳之力,用于肺气阴两虚之久咳。

【临床运用】①本方为治气血阴阳虚损之常用方剂。临证以虚羸少气,心动悸,脉结代为辨证要点。②若气虚偏重,可加黄芪;血虚偏重,加熟地黄、当归;阳虚者易桂枝为肉桂,甚者可加鹿角胶、熟附子,以温补阳气。③常用于心律失常、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证属阴阳气血俱虚者。

关键字:  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汤头歌诀方歌与配方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