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右木是四川最早传播(王右木纪念馆观后感)
立志报国
留洋日本寻救国之路
兴办报纸
最早在四川传播马克思主义
投身革命
37岁不幸遇难牺牲
★
江油武都人王右木用他短暂的一生,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火种播遍了巴山蜀水,奠定了四川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基础,开辟了四川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壮阔道路。四川的共产主义运动,自王右木之后,迅速兴起、发展并汇入了中国革命的滚滚洪流。
★
今年11月12日,是王右木烈士诞辰130周年,家乡人将举办活动去纪念这位四川共产主义道路上的先驱者。日前,笔者来到位于窦圌山脚下的江油市武都镇,走进王右木的故居和王右木纪念馆,追寻革命先烈的遗踪。
家喻户晓都知故人王右木
从江油城出发,沿着平江公路西行十余公里,便是武都镇。作为曾经江油的老县城,武都很繁华,尤其是逢双赶场的日子,人流如织的街道,繁忙的市集交易,茶馆里摆龙门阵的老百姓……更是让小镇格外热闹。在这份热闹之外,有一处安静古幽的清代建筑,成了武都镇上最独特的风景线,来往的人对此并不陌生,因为都知道那是革命先驱王右木的故居。
王右木故居属于典型的清朝川西北民居,庭院方正,分布有致。在1985年、2007年先后被公布为江油县级、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地震修复后的故居占地面积约1120平方米,主要分为前厅和后院两部分。在前厅,陈列摆放着王右木的生平旧事、家庭背景等相关图文照片。后院有书房、厨房、会客厅等,院里有一株上百年的老桑树,即便在深秋时节,也是翠绿盎然,充满生机。站在故居门前,仿佛沿着历史的车辙,将革命先驱王右木在故乡的生活一一浏览。
说起王右木,武都镇家喻户晓,尤其是老一辈的人对他更是记忆犹新。“我没有亲眼见过他,但从小就听大人们讲他的故事,说他是革命先烈,是我们武都人的骄傲。”今年75岁的李忠华住在与王右木故居一街之隔的小区里。老人回忆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故居里还专门有王家后人住,后来就免费开放供大家参观。常常有外地朋友来武都镇上耍,李忠华都会带着去王右木故居看看。“对于我们武都镇的人来说,王右木不仅仅是乡人,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激励,家乡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非常自豪。”
求学报国成为马克思主义播火者
王右木其人,何以成为家乡人心中的骄傲?在王右木故居的大堂展厅里,记者了解到了他短暂却璨若星河的一生。
王右木(1887-1924),江油武都人。青少年时期刻苦读书,先后就读于江油匡山书院、县立高等小学堂、府立龙郡中学和成都通省师范学堂(今四川大学)。受旧式知识分子大哥王初龄的影响,少年时就萌生爱国情愫,青年时试图以“教育救国”“科学救国”思想救国救民未果。为继续探寻救国真理,1914年考入日本留学,1918年归国回乡。第二年王右木前往成都,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今四川大学)学监兼授经济学和日文。此后,他以成都为中心进行革命活动,在斗争实践中锻炼成长为一位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战士。他创办《新四川旬刊》、《人声》报,热情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他积极从事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筹划建立工农武装,领导了震惊全川的教育经费独立运动;他组织马克思读书会、建立成都市劳工联合会,他创建了四川最早的党、团组织……1924年,王右木到广州参加党的重要会议,在返回四川的途中,不幸在贵州土城至四川泸州一段途中失踪,后来确定为遇难牺牲,时年37岁。
“王右木的人生有两个重要的时间点,一是东渡日本求学,结识了李大钊、李达等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第二就是回国后开展各种活动,将报国救亡的思想付诸于实践。”绵阳本地学者刘文传告诉记者,王右木是四川马克思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在四川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在四川进行党的活动”,也是中共四川党(团)组织的创始人。他点亮了四川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之火,为后来川人子弟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建馆纪念革命精神传后世
武都镇上,与王右木故居隔着几条街,便是王右木纪念馆。不同于故居展示的是王右木及王家人的日常生活,纪念馆不仅介绍了王右木整个求学以及革命生涯,还将其置于时代的洪流之中,全面展示了上个世纪那段动荡年代以及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就。
纪念馆始建于1987年11月,1991年6月建成开馆,占地5500多平方米,系园林式仿古建筑群。走进纪念馆第一眼就看到位于正门的“王右木生平事迹陈列馆”,馆内立有王右木的铜质雕像,突出表现了他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果敢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精神气质。陈列馆由“王右木简介”“青年梦想”“东渡扶桑”“组织马克思读书会”“创办人声报”“成立四川党团组织”“领导教育经费独立运动”“领导工人群众运动”“与地方军阀作斗争”“彪炳史册光耀后世”“王右木生平大事年表”等部分组成,在黑白图像与文字之中,让人能够快速了解王右木短暂又辉煌的一生。
纪念馆将于王右木诞辰130周年之际重新开馆,除原有的王右木生平事迹陈列馆外,还增加“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传播与发展、马克思最新成果展”等内容,还将在纪念馆内成立马克思主义读书会。据王右木纪念馆副馆长文继兴介绍,重新整修后的纪念馆将以王右木为中心,进而发展成四川马克思主义革命教育基地。“早在1995年,王右木纪念馆就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修整后内容更加丰富。王右木短暂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生留正气,火炬放光明。1952年8月,毛泽东同志亲笔签发了“光荣纪念证”,经有关部门送达王右木烈士家属手中,60多年过去了,发黄的证书摆放在故居的展柜里,供人参观。四川马克思主义先驱王右木的名字,和他所建树的无产阶级光辉业绩,将永远载入史册,激励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