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屋的当主是谁(虎属什么五行)
西洋的糕饼烘焙已经席卷全球,日本的和菓子也登上世界的舞台,但是咱们中国的糕点、点心似乎还停留在慈禧太后时代。
谁来发扬属于中国传统的点心与糕点呢?
以下是创业于五百年前的室町时代,日本皇室的御用点心的虎屋(TORAYA)的创新故事。
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以红豆羊羹起家的虎屋,是日本天皇赠送外宾和菓子礼盒的指定店家。
然而创业至今,在西洋糕点大举入侵、年轻人崇尚西式点心的风潮下,就算有御用点心的头衔,如果不创新,也是欲振乏力。
十年前第十七代社长黑川光博接手时正面临著这样一个危机。
他背负了〝让日本和菓子文化走向世界〞的使命,却又无力改变年轻一代不再购买和果子的状态。
1980年虎屋在巴黎开办了分店。作出这一决断的是前任总经理黑川光朝。
虽说当时高田贤三(KENZO)、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在巴黎时装界开始引人注目,但人们对日本的兴趣还很低。即使闻名于日本的虎屋,在巴黎也是无人知晓,谁都不了解和菓子。
黑川光博说:就在那样一个时代,虎屋的掌门人也需要不停的考虑企业的未来,而不是一古脑的保护传统
不能一直从保护传统的角度思考家族企业的未来,黑川光博说。
巴黎的虎屋
黑川光博更认真思考日式甜点对日本人的象征意义,并把振兴日式甜点的这项任务,责无旁贷的一肩挑起。
他的创新尝试十分多元,并不拘泥于传统的和果子以及从和果子为起点的改造,更多的是拥抱追随年轻一代的消费习惯与生活方式。
例如2003年在六本木开设,挑战日、西合璧糕点制作的〝TORAYA CAFÉ〞,在TORAYA CAFÉ里,他们既不出售虎屋的代表产品羊羹,也不悬挂印有商号的布帘。这个咖啡厅的主角,是羊羹之命脉的豆沙和巧克力合璧而成的〝红豆可可翻糖蛋糕(Azuki and Cacao Fondant)〞。这个既非日式亦非西式的「新式糕点」,成了这里的招牌产品。
在六本木的Midtown,更开设了结合了艺术展示空间的虎屋Midtown店,不定期的举办以和果子为主题的展览。
在京都的本店,他们更邀请了建筑大师内藤广重新翻修老店,开设了典藏和菓子历史宝藏的〝虎屋菓寮〞。
黑川光博说:〝我希望提供一个场域,将日式和菓子带回到初始的原点,也就是从前人享用和果子的情趣。〞因此位于静冈御殿場的「虎屋工房」有优美的日式庭院,悠闲的生活趣味,强调慢生活的体验。顾客在此可享用刚出炉的和果子以及悠闲的气氛。
去年更与重新装修后的东京车站一起开幕,这一家虎屋〝TORAYA TOKYO〞更采取了多角化经营,除了请来内藤广操刀店内的设计外,更邀请了Philippe Weisbecker与葛西熏共同设计旗下最为经典的羊羹包装,经由Philippe Weisbecker所描绘出的建筑外观,无论用色或线条,皆呈现出东京駅本身的优雅与时代感。
既坚持传统,更大胆的追求创新的黑川光博曾表示:〝现在的虎屋前方还是虎屋!这是虎屋自己抛向未来远方的球,自己得设法追赶超越;而以六本木Midtown店代表现在位置,后方的球则是虎屋及工房,代表的是无比珍贵的历史及传统。距离越遥远越浪漫,所以同时在前后方为自己制造距离,进而找出现在的定位。〞
〝创新的未来与无比珍贵的历史与传统之间的距离越遥远就越浪漫〞
这句良有深意的话,其实仔细体会正是我们推动手作之美的核心,向后看既要保护好传统文化及工艺、更需要深掘其中的内涵,找到过去历史最辉煌的那一刻。向前看则需要不计一切代价的将手中的球抛出去,抛多远是多远,从这中间找到我们的创新定位。
我国地大物博,有许多传统的食材与点心需要这一代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在经历这三十年疯狂的追逐物质、抛弃传统的历程后,年轻这一代的肩上责任重大,不但要向后学习传统的技艺与其中深层的文化意涵,更需要向前更加大胆的拥抱未来。
但是从另外的角度而言,却也拥有了无限的机会,不像日系产业的家族继承制度,中国传统工艺的未来继承人可以是你我,只要认知了这样机会的人都能继承起。
请支持转转会所发起的新民艺复兴,并积极转发,只有大家的努力,我们才有创新的未来。
文:转转会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