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用量和副作用_消失的方法

2023-06-02 13:17:30 0

沙子用量和副作用_消失的方法

硇砂

【别名】北庭砂、赤砂、黄砂、狄盐,气砂、紫硇砂、白硇砂。

【基原】为卤化物类矿物硇砂的晶体。

【产地】主产于青海、甘肃、新疆等地。

【炮制研究】白矽砂采得后,去尽附着的泥土及杂石,打成碎块;紫砂砂可能为中间品,原药材拣尽杂质,刷净表面,用时捣碎或研细。原药材用开水化开,滤纸过滤,倾入瓷盆中,加醋(药:醋10:2~5),隔水加热到一定程度,随时捞出液面的白霜,干燥即成,一般呈米黄色,即为制硇砂。

【功效与主治】消坚软坚,破瘀散结,化痰。主治症瘕痃癖,噎膈反胃,痰饮,喉痹,积痢,经闭,目翳,息肉,疣赘,疔疮,瘰疬,痈肿,恶疮等。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3~0.9g;外用:研末点、撒或调敷,或人膏药中贴,或化水点涂。

【副作用】氯化铵(白硇砂的主要成分) :小鼠皮下注射的LD50为0.5g/kg, 大鼠肌肉注射LD50为30mg/kg。白矽砂:小鼠给予本品西黄蓍胶悬浮液腹腔注射, LD50为3.517g/kg。紫硇砂:小鼠给予本品西黄蓍胶悬浮液腹腔注射LD50为4.435g/kg。

【副作用症状】早期口腔灼痛、吞咽困难、流涎、呕吐、腹痛、便血、高烧、周身无力等,严重时血压下降、脉搏缓而无力,昏迷。

【救治】

1.用2%的硼酸溶液洗胃,内服通用解毒剂,可服柠檬汁、牛奶等。

2.谷氨酸钠17.25~23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

3.对症治疗,补液、镇静、强心等。

4.甘草15g,生姜、黄芩各9g。水煎服:或防风12g,大青叶21g,甘草60g,绿豆30g,水煎服。

【合理应用】

1.食管癌将紫硇砂放入瓷器内研成细末(避金属),加水煮沸,过滤取汁,加醋(500g汁加500g醋)再煎,先武火、后文火,直至煎干,得灰黄色结晶粉末。每次0.6~1.5g,最大剂量每次不超过2.4g,每日服3次。经治22例,近期痊愈3例,明显好转8例,好转7例。其中1例3个月后钡餐检查正常。

2.鼻咽癌将磁砂用水溶化成饱和液,过滤,取滤液400mL,加醋200mL,用炭火煅制硇砂粉,瓶装备用;另取天葵子500g研末,加人5000mL高粱酒浸1周成天葵酒。用时先以开水冲服5砂粉,每日3次,每次1g许。同时服用天葵酒30mL。试治2例,其中1例服药1周后,肿块缩小1/2,其他症状亦见减轻。此外,还有以2砂制剂为主,加用中草药,或配合放疗、化疗治疗鼻咽癌30例,也有--定近期疗效。

3.鸡眼用硇砂2g溶于2%普鲁卡因2mL中,密闭备用(不能超过2天,最好用时配)。先将患处用75%酒精,再以三棱针蘸药液2滴于鸡眼中心,即将三棱针快速向中心直刺,达到基底部见血为止,最后用绊创膏敷盖,3~4天除去。不愈者10天再行治疗。观察100例,痊愈88例,好转12例(多因故中断治疗)。治愈者最少治疗1次,最多5次,一般2~3次。据观察, 病块直径在0.5cmm以下, 病程短者, 多数1次可愈;病块直径在0.5cm以上者,常须多次治疗方可痊愈。

4.慢性鼻炎将硇砂用热水溶解,用活性炭脱色,制得纯品结晶,配成5%~7.5%的注射液,行局部注射。治疗时先以1%地卡因棉片表面麻醉,然后于每侧鼻下甲注人破砂液1mL。每周1次,6次为1个疗程。观察70例,结果治愈12例,好转51例,无效6例,加重1例。用药后除5名出现头昏、头痛和1例打喷嚏、流涕外,余无不良反应。

5.寻常疣选无杂质的紫矽砂30g,研成极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选择1个最大的疣体,取硇砂粉0.5g,敷于疣体上,胶布固定,1周为1个疗程。该药易溶于水,故敷药后不可与水接触。用本法治疗寻常疣只需选取1个较大疣用药,其他疣可不药而愈。治疗89例均获愈。

6.鼻息肉硇砂9g,轻粉、枯矾各45g,雄黄6g,冰片、生甘遂各3g,分别研细,混匀备用。用棉球浸消毒甘油后,蘸药末少许贴息肉表面, 30min后取出, 隔3h用1次; 治疗85例, 痊愈25例, 好转56例, 无效4例。所有病例在上药30min后有黏液或水样涕增多,不妨碍治疗的进行。

7.骨、关节结核紫硇砂6g,皂角子100粒,加人500mL米醋内浸泡3日,人砂锅内熬至将干,将砂底硇砂拌于皂角子上,焙干备用。每次4~8粒,早晚各1次,空腹温开水送服,儿童药量酌减,30天为1个疗程。治疗30例,病程3个以内者,一般服药4天关节肿胀消退、全身症状减轻,服药3周,症状基本消失、血沉正常;X线摄片显示:关节囊肿消退,骨关节、骨质结构趋向恢复。病程在3个月以上3年以下者,一般服药1周后瘘管均已基本封闭,2周后全身症状缓解,5周症状基本消失,血沉及X光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至1年,未见1例复发;3年以上者有1例复发,再服上药治疗,已痊愈。

【配伍禁忌】体虚无实邪积聚及孕妇忌服。

关键字:  硇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