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溪穴的作用与功效_准确位置、取穴方法与针刺方法
2023-06-19 14:43:22
0
【出处】《针灸甲乙经》:"天溪在胸乡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太阴脉气所发,仰而取之."
【别名出处】天谿《针灸甲乙经》
【穴名释义】胸腔为人身轻清之界,其象比天.本穴平乳房外侧陷处,主治妇人乳少、乳痈诸疾,乳汁涌出,犹如天然的溪流,因名天溪.
【定位】天溪穴在胸乡下一寸六分陷者中(《针灸甲乙经》.
【解剖】在第四肋间隙,胸大肌外下缘,下层为前锯肌,在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胸壁动静脉,第四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四肋间神经.
【归经】本穴属足太阴脾经.
【取穴方法】仰卧.在胸外侧部,当第四间隙中,前正中线旁开6寸处取穴(见图).
【作用与功效】宽胸理气,通络止痛.
【主治】胸痛、咳嗽、乳痈、乳汁少.
【刺灸方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灸,艾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配伍应用】胸痛咳嗽配中府、尺泽穴;乳痈配肩井、膻中、梁丘穴;乳汁少配膻中、少泽、足三里穴.
【注意事项】从壁胸膜再向深层即入胸腔,内有肺脏.针刺天溪穴主要应避免刺中壁胸膜和肺脏,所以不宜直刺、深刺.
【临床应用】急性乳腺炎、产后缺乳、肋间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