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负荷原则与渐增阻力原则是可以相互替换的(超负荷原则是指超过本人负荷的能力)

2022-11-07 20:27:23 0

超负荷原则与渐增阻力原则是可以相互替换的(超负荷原则是指超过本人负荷的能力)

如今,我们可以找到无数力量训练的原则,但是其有效性却有待商榷,因为其中的大多数原则并没有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然而,有少数几个原则却得到了所有力量训练专业人士的推崇,即专一性原则、渐进式超负荷原则、个体原则。这些力量训练的原则经过了广泛的验证,很少有人会反驳这些重要的原则,接下来逐一了解一下。

专一性原则

设计力量训练计划的开创性原则之一,也被称为响应身体刺激的专一性适应 (Specific Adaptation to Imposed Demands,简称为 SAID)。根据最基本的定义,这意味着你可以通过特定的训练方式获得特定的成果。例如,如果你的目标是增加最大力量,那么在训练时要适当地设置次数、休息时间以及训练频率来达到增强力量的最佳效果。如果你的目标是改善在某个专项运动中的表现,那么应该选择模拟那种运动的练习,并以与其相近的速度完成练习。这是最重要的力量训练原则之一,如果没有遵守这个原则,其他原则都毫无意义。

举个例子

训练者小许想要把自己的单臂引体练的更棒一些,他目前的最好状态是能够完成单臂引体五个。所以根据这个目标就应该选择力量训练原则,每组2~3个,进行3~5组,组间休息3~5分钟,在保证拉力肌群不疲惫的前提下提高训练频率,每周训练3~5次,这样才能使小许的训练目标得到最大化提高。

这就是力量训练的专一性原则体现。

渐进式超负荷原则

随着训练强度的持续增加,肌肉会逐渐适应。你可以通过改变动作难度、重复次数和组数,或者减少组间休息的方式来增加训练强度。持续增加肌肉的压力可以促进力量的持续增强并防止力量训练停滞不前。

渐进式超负荷原则是最重要的力量训练原则之一,并且也是最早被提出的原则之一。它是在二战刚刚结束之后,根据德洛姆(DeLorme)在 1945 年 以及德洛姆和沃特金斯(Watkins)在1948 年的 研究建立起来的。如果不为肌肉提供持续超负荷的阻力,那么肌肉的持续适应就可能停滞。 例如,在训练的开始阶段,在每个训练日以俯卧撑完成三组、每组 10 次对你来说可能是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几个星期之后,同样的训练会变得很容易。此时,如果训练参数维持不变,那么训练获得的身体适应状态就会出现停滞。为了继续促进力量的增强,你可以改变动作的难度、训练组数以及每组次数,或者减少组间休息时间。

举个例子

训练者小曹训练自己的推力力量,在最开始的训练计划时,小曹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了标准俯卧撑练习,每组15~20次,每次练习2组,组间休息3分钟,每周训练2次。经过了足够的努力一个月后,小曹对于这个计划的强度已经由“感觉艰难”到“比较轻松”了,这说明小曹的推力力量得到了提高,如果在想要进步,就需要调整训练计划了。比如改变动作难度,选择窄距俯卧撑,每组15~20次,每次练习2组,组间休息3分钟,每周训练2次。或者调解其他训练变量,都可以再次进步。

这就是这就是力量训练的渐进式超负荷原则。

个体原则

无论什么训练计划都必须考虑使用者的特定需求或目标及其自身的能力。例如,同样是以增肌为目标,入门级训练者的训练计划与高级训练者的训练计划非常不同。他们的训练计划之所以不同,并不是基于各自期待的训练结果,而是基于训练经验的差别。

为了达到同样的目标,与初学者相比,高级训练者需要更大的训练量和高强度训练的技巧。此外,同样是高级训练者的训练计划,如果训练目标分别是增肌和增强肌肉力量,那么训练计划也会有明显差别。训练计划的差异是基于训练目标的不同,一般来说,与以增肌为目标的高级训练者相比,以增强肌肉力量为目标的高级训练者在训练时需要更少的重复次数、更大的重量以及更小的训练量。

举个例子

个体原则就是“因人而异,因需而异”,比如用来训练提高引体向上的10×10计划并不适用所有人。比如训练者小王和训练者小李,小王实力很强引体能拉25个,小李只能拉8个,面对10×10计划,显然都不适应。因为对于两个训练者的实力都不相符(强度较小或强度过大),这就是因人而异。

再以训练者小王为例,如果训练目标是提高最大力量,显然需要大强度的训练,比如单臂引体,而目标换做提高耐力,就需要对次数有所需求,标准引体就可以。这就是因需而异。

以上两个例子就是力量训练原则的个体原则。

拓展阅读:如何完成一个目标?

注意:吊杠大比拼正在进行中,点击了解:真正面对所有人的比赛!双臂悬吊大赛开启征程~

关键字:  超负荷原则与渐增阻力原则是可以相互替换的  超负荷原则是指超过本人负荷的能力  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中超负荷原则  超负荷原则实施的具体要求是  超负荷原则名词解释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