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热三个女子作品赏析(莱热的拿花瓶的女人)
文 Article > 向文;图 Pictures > 泰特利物浦美术馆
费尔南德·莱热(Fernand Léger)以“机械的歌手”著称,在所有立体主义画家中,他的作品最明确地将立体主义与机器美学联系起来。农民的家庭背景与青年时期在建筑事务所当见习生的经历让他终身保持对建筑物、环境、装饰之间的关系的兴趣。1910年,刚结识立体主义主将毕加索与勃拉克的莱热立刻加入到成立2年多的艺术运动之中,把立体主义与机器美学,原始主义与工业文明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并一直保持着对现实生活的描绘,成为表现现代文明的关键人物之一。他也被后来的波普艺术家视为先驱。为庆祝建馆30周年,2018年,泰特利物浦美术馆展出20世纪艺术巨匠莱热的五十几件作品以及他创作的唯一一部电影《机械芭蕾》,这也被视为早期的实验电影之一。
>《学习构造函数:休息中的队伍》(Study for 'The Constructors' :The Team at Rest),1950
新时代 新精神
决定莱热艺术风格的关键因素来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科技发展。新的机器:飞机、轮船、汽车等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运动感与速度感,人类力量从未如此彰显,对未来的乐观情绪也从未如此普遍。整个西方世界迅速崛起,笔直的铁路、公路横贯欧洲大陆,人造自然中,正圆的齿轮、规整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取代了自然中的不规则有机形态。在这个世界中,仿佛一切都处于运动,一切都剧烈变化,这种新体验,在这个新时代,莱热用立体主义高声歌唱。
风格派代表人物蒙德里安曾在一期《风格主义》杂志中写到过莱热,而莱热1920年创作的《机械工》作品背景,很可能便是受到蒙德里安的影响,以最简单的直线力量与最基础的三原色去平衡复杂艺术的主题。同时,莱热的新朋友柯布西耶与他的新都市梦想不谋而合,他们第一次“走向新建筑”的合作正是最能体现两位艺术家精神的新精神馆。他们都认为,机器本身就是时代美学,它是最“纯粹”的审美象征。
>《杂技演员和画家》(The Acrobat and his Partner),1948
柯布西耶在建筑中注重线条的流畅与功能性,莱热在绘画中注重工业产品与城市建筑的表现,这种兴趣的共同交集让他们保持了长时间的友谊。莱热曾写过一篇题为《机械美学》的文章,直白坦率地认为“主宰性的几何秩序”具有自身难以言喻的美感,他写道:“现代人越来越生活于一种主宰性的几何秩序之中。任何人类机械或工业的创造,都取决于几何的意向。”莱热从机械的世界中生发出对几何形体的敏感,他的作品《机械元件》满幅充盈着各种几何形态的构成,然而,他的抽象并未更向前一步,从未放弃物体本身的客观性。
莱热的作品色彩强烈、鲜艳,就像纽约百老汇中的霓虹灯光。他的色彩观来自于对现代主义的笃信。现代工业制造出环绕着我们日常生活的一切景象,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愉悦我们的眼睛。闪烁的霓虹灯投射在路人脸上,留下莫测的光斑,打在建筑物上,投下明丽的色彩。建筑的墙上贴满海报,单纯的色彩、简洁的线条强烈地刺激着观看者的眼睛。这些观察都体现在莱热的画作中,色彩挣脱物体的束缚,自由的光色表达出艺术家对机械文明的向往和肯定。
>《乔治·安太尔和达德利·墨菲,机械芭蕾》(George Antheil and Dudley Murphy, Mechanical Ballet),1924
客观性 公共性
莱热是艺术家中少有的笃信现代技术能让人们生活更加光明的人。1914年,他参加了残酷的凡尔登战役,因毒气住院数月,1917年因伤病退役。战争给他留下的除了创伤,还有对科技的视觉感悟。在退役不久后,他创作的《玩扑克牌的士兵》中,人物四肢的肉色变成了钢盔般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灰白黑色,肉体的柔软起伏变成了坚硬平直的圆锥,他们的身上,打上了工厂的商标,这件作品成为莱热作品现代崇拜的表征。
>费尔南德·莱热&夏洛特·贝里安(Charlotte Perriand)《必要的快乐,新的乐趣》(Essential Happiness, New Pleasures...),1937-2011
战争的考验让莱热更加珍视人性与温情,更注重艺术公共性的表达。这也成为他与其他立体主义艺术家的最大不同。在创作架上绘画的同时,莱热还致力于壁画这种公共艺术的创作。1925年,柯布西耶为巴黎装饰艺术博览会设计“新精神馆”,莱热捐赠了壁画。1930年代,他深入工厂举办壁画展。
1938年,他第三次访问美国,为洛克菲勒私人住宅做室内装饰设计,同时为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创作了壁画。二战以后,莱热更加积极地参与公共性艺术项目的创作,为巴西圣保罗歌剧院、法国、瑞士的教堂均设计过镶嵌壁画。
>《胭脂上的三个女人》(Trois femmes sur fond rouge),1927
尽管莱热的作品在形式上游走于具象和抽象之间,但公众的审美诉求却一直没有被他抛诸脑后。他之所以热衷于壁画创作,正是希望能以此超越艺术界的有限圈子,真正打动普通民众。莱热努力、在艺术与社会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这种对时代与最普通劳动者的关注,让人联想到19世纪的库尔贝等现实主义画家,他们共同奉行的艺术信念是:即使最卑微的存在者,也能够成为最伟大的艺术题材。
马蒂斯说:“一切艺术家都带着他们时代的烙印,最伟大的艺术家则是那些印痕最深的艺术家。”莱热的艺术不仅让我们用一种知识考古的方式获得20世纪初期机械时代的深刻印象,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当下这个新机械时代可能具有的艺术魅力。■
上一篇: 玄学大师的佛系日常(玄学大师的当红人生)
下一篇: 我要我们在一起(我要我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