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er是什么意思(oierdb数据库)
毕业于苏州中学
在清华大学获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
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获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在斯坦福大学获管理工程与科学硕士学位
1999年获国际信息学奥赛(IOI)金牌
2000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赛冠军
2001年获国际大学生编程赛(ACM)第11名
他曾是Topcoder全球半决赛选手
他曾是google code全球总决赛选手
大数据开源平台 Hadoop 项目管理委员会成员之一
他就是邵铮
2005-2008任职全球门户网站代表Yahoo
2008-2014任职全球社交媒体代表Facebook
2014-2016任职全球云存储代表Dropbox
2016年加入全球共享经济代表Uber
2005至2008年任职于Yahoo 公司,作为搜索团队的成员,亲历了Hadoop技术对搜索引擎的巨大推动。2008年加入Facebook,是Facebook早期的华人工程师和工程经理,在Facebook任职6年,历任staff工程师,研发经理,高级研发经理。在Facebook参与和负责的开源项目包括Hive, Scribe,Puma, MySQL, RocksDB。2014年3月加入美国云存储公司Dropbox,成为研发经理,先后负责核心数据,系统监控,产品安全团队,曾负责Dropbox大数据应用开源技术方向的确立,也是大数据开源平台Hadoop的项目管理委员会成员。如今他又加入了硅谷最有潜力的公司Uber。Google Group上,你可以很快找到它的说明——“Bayfubai is areal-name online community for young Chinese professionals living in the BayArea, California”.
如今,在硅谷工作14年的邵铮经常穿梭于美国和国内,出席各种技术会议,为开源平台呐喊,为想去美国发展的年轻工程师牵线,以其在全球四家顶尖互联网公司(门户网站、社交媒体、云存储与共享经济代表公司)的从业经验提供咨询与指导,人缘极广。
下面是2014年美国云存储公司 Dropbox 研发经理 邵铮 和来自阿里巴巴、百度、微软、百姓网、大众点评、英特尔等公司的工程师做了分享和交流。
为什么去美国?
首先:为什么去美国?就是要知道自己去的原因,因为去美国有很多好处,也有很多坏处,我先把去美国的最大机遇跟大家讲一下。
第一是:在美国特别是硅谷,它技术创新非常领先,这里不单指技术创新本身,还包括文化中对技术的重视,所以很多对技术感兴趣的工程师会觉得在硅谷才能真正发挥才华,使自己时间和贡献得到最大尊重。我想这可能是美国最大吸引力所在。
那为什么是技术?因为相对技术,职业发展另一条线是“管理”,但就管理者来说,在美国可能不是一条比较好的路。因为有些人在国内可能已经有管理经验,但这个经验很难直接复制,同样,美国管理经验也很难直接拿回来。
相反技术层面,中国积累的很多经验可以直接拿到美国,特别是与开源相关技术。也就是说,你会相当容易在美国找到合适工作,如果大家了解的一些技术在美国有用武之地,你在美国受重视程度会高很多。
第二是自然环境,基本就是加州气候非常好,冬暖夏凉适合生活,如果大家周末喜欢出游,那美国是个非常好的环境。第三:美国技术创新同时,诞生了很多小公司,而这些小公司,在美国成功机会比中国大。当然,中国这两年情况有改善,但总体美国有很多系统性东西在做支持,比如小公司发展更易受政府保护,因为美国反垄断法规定很严格,所以很多大公司,如果想把他们原来优势继续到创新领域会难一些。
美国其实有很多公司,无论兼并收购或怎样,它能提出一个较高报价,包括之前 What’sapp 被 Facebook 收购达到 190 亿美金。而且美国上市公司也很多,今年上市的就有数十家,所以从这个角度,在美国如果是做技术这条路,你可能在财务上得到很高回报,能有更大机会实现财务自由。当然,实现财务自由本身只是手段,目的是让大家有更大自由发挥自己在技术创新上的特长,做出一些对行业有影响力的东西。
同时我这里还想讲,在这些公司里的职位和对应薪酬,“初级工程师”水平在美国和中国可能差别很大,会有 2、3 倍甚至更多,而职位在总监水平时,大家会发现:美国或中国薪酬相对差别没那么大。就是说,拿到美国公司 Offer 后,如果你对收入有期望,以下这点可做参考:相对工作经验越少,你在美国拿到薪酬会比中国更多。
第四,以我自己为例,我在清华本科毕业后去的美国,那是 2003 年,也就是 11 年前,其实我在美国碰到过很多中国人,包括在美国出生的 ABC,然后你会发现:每个人不同阶段去美国,对美国文化的理解和社会融入会有很大差别。我虽然待了 11 年,但觉得美国还有很大一部分不是很了解。所以如果大家关心自己孩子、下一辈希望能在美国环境下成长,在美国工作,就是给自己孩子提供一个很大便利,以上是我说的为什么去美国工作的最主要几个原因。
美国就业市场变量
下面我们来看下美国就业市场这几年变化:
从 2008 年到现在,短短 6 年,整个行业其实有特别大变化,从 08-09 经济危机开始,美国就业市场受到非常大影响,当时不用说从中国去美国,就是在美国刚毕业的毕业生,都很难找到工作。
08 年时甚至有同学已经拿到 Offer ,但还没上班,Offer 就被取消。据我知道:08-09 年时,某家现在很好的公司早期投资人也警告它:一定要注重现金流,否则公司可能破产。所以当时因为大环境影响,大家从中国直接到美国工作,几乎没机会,而从 2010 年到 2012 年,这是慢慢转变的过程。
到 2012 年,刚才我讲的公司第一次在中国直接招聘工程师,主要原因:美国一些科技公司发展很快,需要非常多高质量技术人才,但学校学生培养需要 4 年,而由于前段时间技术相关职位找工作没原来那么好,计算机相关毕业生数量从 2000 年后就一直在减少,直到 2012 年左右,大家感到原来学计算机相关专业有那么多就业机会,所以也就是说:因为人才数量没跟上,当时就造成一个很大缺口。
而 2012 年到 2014 年这段时间发展更迅速,因为硅谷 2012-2014 年这段时间新出现了很多商业模式,包括 Uber、Dropbox 等出现,这就使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而人才没跟上,所以从中国直接去美国工作的工程师数量就在继续增长。
大概过去一年,据我知道情况:从中国到美国直接工作的工程师超过 100 个,总的说就是规模不断在往上走。
七个案例
下面跟大家介绍 7 个案例,这 7 个同学都是 2012 年至 2013 年从中国直接到美国工作:其中有清华本科应届毕业生;复旦本科应届毕业生;有 1-2 年工作经验;有 4 年以上工作经验等。那这七个同学情况,我回来前也跟他们说我回国想跟大家做个分享,他们也给大家写了点东西,以下是我们共同的几点建议:
第一点是:对一心想在技术上有发展不想转做管理的同学,美国是更好选择。
因为工程师是美国公司最宝贵资源,所以团队会想尽办法为工程师提供便利,所以“尊重”,可能是大家去美国后能感到的最大一点好处。而这种“尊重”,我自己以为最重要一点是:对工程师时间非常尊重。美国公司一个最大文化是:工程师之间会互相帮忙写很多工具软件,这使很多需要手动完成的事情可以自动完成,所以大家可能感觉:在美国公司一周能完成的工作,远远大于在国内某些公司能完成的工作。
第二点:趁年轻来硅谷转下,即使以后回国,这份经历也价值不菲。
这样的例子有好几个,比如有些同学 09、10 年从谷歌中国直接跳槽 Facebook,做了 4、5 年后又回到中国,有的开始创业,有的去 BAT,有的则回学校继续念博,但基本大家觉得:美国这段时间学到的东西对回国很有帮助,因为开过这些眼界,又正好遇到现在中美交流非常多,他们在美国学到的东西国内很多公司也希望了解,所以在中国找下份工作或机会时,会非常容易。
第三点:每个人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另一半这件事也很重要。
这个”另一半”是指:男朋友或女朋友,或者已婚的话,其实家庭因素相当需要考虑。我认识朋友中有不少是不单单自己想去美国,还有很重要一点,另一半也很想去,因为美国整体来说生活会比国内轻松。但另一方面,如果另一半不是很支持,会是一个非常大挑战,如果自己和另一半不能达到共识,我建议还是暂时先不要考虑去美国这件事。
第四点是,在国内学好驾照。
因为硅谷公共交通非常落后,虽然有些简单公共交通,但日常出行基本靠车,所以最晚在拿到 Offer 决定去美国前,或者说在飞美国前,一定要把驾照练好,驾照甚至比英语更重要,因为在美国硅谷华人比例非常高,超过 10% 可能会将近 20%,所以大家讲中文在日常其实没问题,但驾照一定要学好。
第五点是:一旦决定,要相信自己选择。
你可能至少需要 1 到 2 年时间适应,开始会有些小挫折,比如签证一时没拿到,但如果做了这样选择,做尝试时不要轻言放弃,在 1、2 年后能看到一个结果时,可以再选择继续待在美国或回国。
去美国工作具体流程
这个可能是最大挑战,我按几个步骤来讲:
第一点:如何联系上一家美国公司
无外乎就是大家想到的方式,以前同事、朋友、校友这些方面得到一些信息,另一方面在 BBS、Linkedin、微博或论坛上,也会有相关信息。
我建议:大家如果对美国感兴趣,可以在美国 Linkedin 上注册一个账号,因为它可以说是美国招聘最火网站,你注册账号输入自己简历信息,它很可能会给你推送一些相关职位介绍,除像 Facebook、谷歌几家大公司外,大部分公司是不会在中国做大规模招聘的,所以在 Linkein 上接触更多公司,这些公司其实会招很多国际化候选人,这是一条比较好的路。当然,最好还是通过自己以前朋友或校友介绍,如果之前大家已有同学在美国,那么这个同学所在公司或他了解的公司,如果他能给你递简历,效果会非常好。
递了简历后,下一步面试
面试可能没大家想象那么难,对工程师来说,最常用语言不是自然语言,而是编程语言,所以大家在技术上很强的话,过面试一般问题不大。这里会有一些问题,可能是在交流上,但交流这点,整个面试过程中占比也不是特别大,并且是一个可以突击的项目。
所以大家如果面试前花几周时间集中做下准备,对结果有很大好处。各个不同公司它面试会有区别,像我知道的某家公司,据说他们面试是中美同样流程,你可以在中国完成面试,面试后拿到 Offer,然后它会告诉你,你可以选择直接去美国,或留在中国。
当然,某些公司面试会有一些外国面试官,相对交流会困难,特别是当外国面试官所说英语有口音然后很难懂时,这个挑战比较大。但我刚才讲的那家公司,据说他们面试工程师的面试官全是中国人,其中可能会有一个用英文和大家做交流,所以面试相对可能容易。
我想讲的一点就是,之前提到的那些朋友里,其实很多是抱着试一试心态,可能也没去找非常多机会投工作资料,只是听朋友说某家公司要来中国面试,那我就投下简历吧,然后拿到 Offer,其实也没再去别的公司,甚至也没去另一家很好的公司再面试。这样的例子很常见,如果大家觉得国内机会不错,而美国可能是个机遇,其实也不用花太多精力,就针对一、两家最合适公司去试一下,可能也是一个很好方式。
怎么谈 Offer:
这里美国和中国可能差不是太多,组成部分都包括:工资、奖金、股票和期权,最后还有一个一次性签约奖和搬家费。美国公司特别像谷歌、Facebook 这样一般福利较全面,所以大部分东西都会覆盖,那一般这样的公司股票和期权,其实能给出一个较合理估值,因为已经是上市公司,而对小公司比较难估值,这种情况下,大家就看下工资和奖金那部分是不是在合理水平就可以。
谈 Offer 时有如下几个要点:最重要的是为什么我喜欢这个公司?或者我在这个公司能做出什么贡献?并且在别的公司已给我更好待遇情况下,我能不能让公司来匹配这个待遇?
我觉得最不管用的一个方式是:我听说我有个朋友跟我差不多背景,但你们给他 Offer 比我高很多,为什么这样?我认为这是最不有效的谈 Offer 方式。其实,人和人情况还是有很大差别,可能我们自己觉得差不多,这个差别有时是拿 Offer 时间点不对,比如这个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融资过程中,估值差别会很大,特别是股票期权这方面差别,而且自己和别人去比较没任何意义,如果真想做,最好办法就是再去拿几个别的公司 Offer。
如何选 Offer
去硅谷工作很重要的一点是说:大家一定要找到一家对自己职业发展真正有帮助的公司,不能说看短期收入回报。当然,公司对个人重视程度也很重要,但这里各个不同公司也不一样。
公司很小时,它很难顾及每个人想法,但公司太大后,又非常流程化,每个人相当是放到同个模子里去刻一下,而可能是在一个公司不大不小阶段,对每个人有足够多关注,并且能给每个人提供一些机会。
那每家公司这点上做的差别非常大,我的建议是:如果大家拿到 Offer,一定要跟 HR 谈希望能跟公司里一些类似背景、但可能比自己年长几岁的同事做些交流,让这些同事介绍他们在这个公司的一些成长途径。
这是编不出来的,因为需要讲自己经历,如果经历跟我们会有一些共鸣,这可能会是一个很好选择,因为我之前遇到很多朋友,是同时拿了两家很牛逼公司在美国的 Offer,他们当时做决定,这两家公司都很好,但如何抉择?就是大家希望走的职业道路有关,是在哪家公司更合适?
当然,这两家公司文化差别也挺大,所以谈 Offer 时这一点很重要,对公司发展前景也很重要,比如说像更小一点公司,高速发展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选择这家公司,也就代表我们认同这家公司的一个使命。
如果进一家公司,但不认同公司使命,那么在这家公司很难做得非常开心或成功。我的一个基本建议是:每家快速发展的公司都有好和坏,所以选择时,一定是自己本身已经认同这家公司,并愿认同这家公司使命继续往前走。当然最后还有一点是待遇,待遇就是如果前面三点最合适的那家公司可以给出和其他差不多待遇,那基本就是我们能拿到的最好待遇。
进公司后挑战
进公司后每家公司也不一样,这跟公司文化有关,有些公司非常鼓励员工换组,基本一个员工在一个小组待了一年,经理就会鼓励他尝试别组,而如果有员工在别组工作一个月,喜欢这个小组,他就可以换组。
除此之外就是进公司后的选择,如果一开始拿到 Offer 就规定是哪个组,可能没这个烦恼,但如果一开始不是,选组是刚去美国之后最大选择。
我这里提一点:大家可能会想做一些热门或自己感兴趣的技术,但这个组里的人,和大家本身交流非常重要,就是每个组情况可能千差万别,比如可能没任何中国人,或全是中国人,或有些中国人有些老外,大家一开始选组主要是看自己一开始要挑战多大,时间长了,比如一年,每个人对自己目标大概是和所有人都能顺畅交流,但比如说刚到时自信心不是很足,就可以去一个中国人多的组,如果语言跟不上,可以私下跟一些组员用中文交流。
但这个虽说短时能解决问题,长时间对大家发展不一定好,不能过度依赖,所以需要根据自己情况选择。然后就是人的关系其实非常大,选组时一定要多考虑。这是讲美国公司文化,有关美国公司文化有本书叫《打造 Facebook》,这是我一个同事王淮写的,书里非常详细,我这边是简单介绍几点。有一点,美国公司文化和中国公司文化可能会有相似之处,就是现在中国新出现一些初创公司,他们也从美国文化中学习很多东西,或者做了很多交流。
另一个挑战就是自下而上的文化,就是公司里的员工,无论哪个级别都需要主动去想问题,去想公司有哪些最重要问题需要解决,然后每个问题也需要去想是不是有不同思路,而不是说老板或老师让自己做什么就完成什么,或让自己老板去决定自己技术方向。大家一定要学会提问,因为提问是最好了解别人的方式,说每个人最后目标:如果每个工程师一开始有个导师,每个工程师目标应该是跟一个导师工作一段时间后,至少知道这个导师怎么看问题,他遇到一个新问题时,你能了解你导师会怎么想,这一点可能是最重要因素。这是我讲的自下而上的文化,就是每个人需要非常主动参与到公司中,学会思考从公司最顶层使命开始,怎样把使命分成很多块,然后自己所在小组做的是什么,如何能做一些创新去实现这个使命。
这一点是最重要文化。另外开放文化是说,前面 7 个同学都跟我说,去美国工作后,这么大公司这么大代码库,除几个极少数公司需要保密外,绝大多数代码都完全开放,他能去了解其他不同小组代码库是什么样子,我想了解这个小组我只需要去看他们代码库,不需说开一个会,或者通过这个经理再跟别的经理做沟通,这样也非常容易让别的人学一些东西。
所以有个朋友就跟我说:他在某家公司待了段时间后,发现自己眼界比原来开拓很多,因为在美国公司工作,公司能给大家带来的提高和大家能学到的东西完全取决于自己时间,所有代码库几乎全开放,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完全可以去看别的小组代码,了解别的小组下步进程,这样可以从一个更大范围内掌控。如果大家真对技术很感兴趣,在美国这些公司会对大家技术有个很大改善。开放文化另一点是:编写自动化工具和互相帮助。
一个很简单例子就是公司大了后,要找一个同事坐哪,其实比较麻烦。有时我要去找他,但公司大了后,可能经常座位需要换来换去,很多公司会在网上有个网页,你去找那个人在哪,而有些公司更进一步,它在每个楼梯口都有个大触摸屏,这个大触摸屏点一个人名字,就可以显示这人坐什么地方,有点像商场里大触摸屏找商家在哪的界面。而公司之所以做这个,是因为它觉得工程师时间非常重要,少量投资做硬件开发一个小软件,就可以提高大家效率,更不用说平时在系统应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它所有都是会自动化。
当然美国自动化多还有一个原因:人力成本贵,自动化可以降低大量成本,我觉得中国在互联网行业会好一点,其他行业可能因为人力成本相对较低,所以自动化需求较低,相对来说,很多时候对员工时间尊重没有那么大。
最后公司产品归根结底,很大程度还是应该引导用户而不是迎合用户。我举个例子,Facebook 其实发展过程中做了很多方向是大部分用户不喜欢的,用户会抗议说为什么做这样一个产品,但最终证明这样的东西最适合用户。这样的例子,其实美国公司出现概率很高,之前那 7 位同学有位跟我说,中国公司之前在做产品时太多迎合用户,成全小白用户需求,朝那个方向发展,如果大家希望能引导用户,我觉得硅谷是个比较好的环境。当然,国内现在也越来越朝这个方向发展,《打造 Facebook》这本书里也会有更详细介绍。
有关跳槽
还有一个就是跳槽,当大家在公司工作一段时间,无论是从一个组想去另外组还是想换公司,怎么做?在硅谷,很多工程师在一家公司年限是 2-4 年,之后就会选择去另一家公司。
有个很有意思的事,7 位同学中有位跟我说,他有个朋友是做投资的,然后这个投资人就跟他说:工程师工作有个很大问题,如果在一家公司待得太长,相当是投资人把所有钱投给了一家初创公司,风险很高,所以风投是会把钱投给很多家初创公司,同理工程师很好的路径是:在每家公司都做 2 年或 4 年,这样可以分散风险。
另外因为每个公司发展到每个阶段,需要工程师技能不同,有些工程师愿在公司相对早期时,比如从 10 人待到 100 人规模,之后再跳去 10 人规模公司,但对大家来说,如果想去美国,一开始想把签证一系列东西搞定,去大公司可能还是更好选择,之后再跳槽去别的公司。如果大家希望去美国创业公司的话,可以先选择大公司入手,因为硅谷圈其实非常小,在这些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有些朋友就去了这些公司,可以通过朋友介绍。
去美国的利与弊
最后总结下去美国的利与弊。“利”就是技术上的深造和硅谷公司对工程师的尊重,如果大家真对技术感兴趣,在国内也觉得技术做到头了,这是个比较好的出发点,如果没有这一点,其他待遇啊生活环境等都不足以给大家这么一个一定要去美国的需求。
此外在美国有更多加入 IPO 公司的机会,因为美国每年 IPO 科技公司非常多,自然环境和教育环境也是生活一部分,另一方面美国最大问题是:生活清淡和社会的融入,这个基本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基本是除了你在旧金山这样的城市,大部分地区晚上 9 点半前所有店关门。9 点半后,所有餐馆都关门,所以可能跟国内大城市有很大差别。还有另一半的工作,也是个很大问题,取决另一半想法。
还有就是国内机会成本,因为国内发展非常快,很多朋友去美国是想去看看,过段时间再回国发展,最好情况是若干年后,美中交流越来越多,会有一些机会,而我们这些朋友在美国工作过一段时间,可能既有美国经验又有中国经验,这会是最好情况。
问答环节:
提问:去美国工作都是去像谷歌、Facebook 这样大公司,美国一些创业公司会不会从中国直接招人?
邵铮: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创业公司直接从中国招人会有较大挑战,最大原因是:签证导致中国工程师直接去美国工作需要很长周期,申请 Offer 到拿到 Offer,需在 4 月 1 号前完成,4 月 1 号提交 H1B 申请,但如果申请成功,你需要 10 月 1 号才能拿到签证去美国,中间至少有半年,但初创公司招聘员工时,一般不希望等,所以会有现实问题,但这个问题,接下来一年里可能解决。
大家有没听说奥巴马政府在推动一项移民改革,第一步是解决非法移民问题,下一步很可能就是解决高科技相关人才问题。如果这方面移民改革实现,那么美国初创公司从中国直接招人会越来越多。另外,还有一条路可以考虑,即先去大公司,在这些公司里待一到两年做过渡,对美国文化有理解,同时也在硅谷 Local 建些新人脉,然后 1-2 年再跳槽去这些小公司。
提问:技术如果广而不够深,是不是不太容易去?
邵铮:其实不是,美国对各种工程师都有很大需求,相对大公司,如果对某个方向比较熟,反而会比较难,因为一家公司有时对这个技术有需求有时没需求,所以大公司招的大部分工程师其实是这样,有些人可能他专注某方面技术,但总体而言“通才”在美国有很大市场,你去看大公司招聘介绍就可以看出,大部分面试其实是非常通才式,基本就是算法、数据结构、还有一些这些简单的交流和计算方面问题。
提问:如果想去美国工作,是不是可以同时去某个学校再念个学位?
邵铮:是的,在某些学校有一些兼职的级别课程,斯坦福就有,我在斯坦福就念了一个,我是工作时念的。
提问:H1B 签证如果最后没拿到,是不是工作机会就要放弃?
邵铮:取决于那家公司在国外有没有分部,如果没有,一般来说,大部分公司会把你入职申请延迟一年。除非这家公司一年后破产了(笑)。
提问:我是今年毕业的,也参加了很多招聘,像谷歌这样的大公司,在国内外找人标准会不会不一样?
邵铮:招人标准问题,可能会有不同指标,比如在中国是选 Top 的 1%,在美国是选 Top 的 10%,这种情况其实不能比较,因为中国人跟美国人也有很多不一样,不能说 1% 或 10% 是不同线,但可以说:如果一个求职者他在交流方面较强,但编程方面相对比另一个求职者弱,也可以接受,因为所有人各方面能力,都要放在一起综合考虑,如果这个求职者交流稍差一点,那对编程能力要求也会高一些。这是我自己理解,但我觉得大部分公司也是这样考虑的。
我觉得这些公司最大一个好处就是:面试比例上技术所占成分非常大,所以我几乎没见过技术上非常强的人仅仅因为交流而没 Offer。所以可以说:一个求职者如果觉得自己强项是技术,他可以把自己技术更进一步,而不一定是去修复自己交流上的问题。
提问:硅谷在学历方面有何要求?
邵铮:没硬性要求,但在美国办签证至少要有一个本科学位。硅谷是个非常非常不重视学位的地方。
提问:你在工作时兼职读了书,是因为硅谷轻松时间多还是因为你自己比较努力,这样会不会很累?
邵铮:美国公司工作,没像中国那么忙,大部分是 5 天工作制,很少有多于 5 天。另外美国兼职念书确实要花不少心力,需要 3、4 年时间,我同事王淮也是在斯坦福念的第二个硕士。基本这么说,一个人的业余时间真的非常多,如果是对一个东西真有热情,读一些东西不是很困难。
提问:先去硅谷读书,同时一年后半年后再找工作是否可以?
邵铮:我周围也有这样的人,先读书后工作,这取决个人对职业路径的判断。我的建议:如果真的找到一个梦寐以求的公司,不如直接工作,在公司工作两年后得到经验会比读一个硕士大很多,但如果觉得还没看清楚,先去读个书也不错。另外就是以前选学校,只注重学校排名,其实学校位置很重要,如果这家学校在加州,那周围很多公司实习机会就很多。如果多一些发展其实更好,不一定要去研究方面更突出的学校。
提问:想拿绿卡是不是需要在一家公司比较久?
邵铮:大部分公司进公司就可以申请,大约在 1 年到 2 年后有个时间点,是某份材料申请被批准后,这时你可以选择换工作而不需重头开始办绿卡,但拿到绿卡可能需要 3、4 年时间。
提问:想问硅谷线下活动跟国内线下活动有什么不同。
邵铮:我在硅谷最常参加的分享会是非常偏技术的,开源技术相对多,相对偏这种文化分享的少。因为大家如果在硅谷,会觉得这是稀松平常的事。我觉得技术本身的分享,开源技术对硅谷整个文化的形成有很大推动作用,所以在国内,我感觉在技术上有点缺乏,在于大家对开源技术兴趣还没那么大。希望慢慢改变,现在像淘宝,淘宝其实已经开源很多项目,但还没硅谷那么多,但也是不错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