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地戏主要表现《封神》,《楚汉相争,《三国》》(安顺地戏面具的特点)
(来源:青岛市博物馆)
《瀑乡文蕴——安顺风物藏品展》是安顺市博物馆首次组织展览走出安顺,走出贵州,跨省进行文化交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展览已经开展近半月,展厅内刘备、关羽、张飞三件一米多高的大面具尤其引人注目,令人惊叹。一组16面杨家将面具,自清代保存至今,仍然完整无缺、活灵活现,是安顺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展厅展出刘关张大面具
展厅展出杨家将面具
杨老令工
八贤王
杨四郎
除了惊叹,您可还知道,“刘关张”大面具虽然是现代工艺品,但这16面杨家将面具可是实实在在的实用器。具体它们是做什么的呢?下面让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一下吧。
杨家将面具是一种彩绘木雕面具,又称“脸子”、“脸壳”,是安顺地戏表演过程中角色身份的一种夸张表现。面具是地戏表演的主要道具和精华所在,被称为“地戏之魂”。
安顺地戏面具的雕刻,是屯堡人的绝技。一般用丁香木或白杨木刻制而成,经过选材、截材、剖半、出坯、白面、上彩、装饰等多道工序。面具人物形象设计和制作工艺极其考究,以浮雕和镂雕为主,注重写实与夸张,形成地戏面具特有的韵味。安顺地戏面具生动明快、性格突出,武将强调煞气,文将注重神气,少将讲究英气,女将则着力于秀气,其余道人、杂扮、动物在注重外形特征的同时,突出其精气,形神兼备,韵味无穷。地戏面具以其独特的实用性、观赏性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而被纳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安顺地戏面具雕刻
地戏面具是地戏文化催生的产物。安顺是地戏之乡。安顺地戏,俗称“跳神”,是由古代傩戏演变而来,集娱乐与祭祀于一体的一个古老戏种,传承600年经久不衰。安顺地戏是研究戏剧发声学、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美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学科的活的材料,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中国戏剧历史博物馆”。2006年,“安顺地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戏的由来与明初开发黔中有关。据说,明朝初期太祖朱元璋为防范“诸蛮”造反,遂令在现今贵州安顺、平坝一带驻扎人马、修建城池。随着南征的明军和移民的进入,中原文化也被带入贵州,以祭祀驱邪逐疫为主的傩文化也随之带入。盛行在明军里的融祭祀、操练、娱乐为一体的军傩、在中原民间传承的民间傩,与当地民情民俗融合,最终形成了安顺地戏。
安顺地戏演出以村寨为单位,演员是地道的农民。一般一个村寨一堂戏,演员二三十人,由“神头”负责。在每年的新春佳节和农历七月稻谷扬花时节举行演出,村民还会在建房求财、祈福求子的时候请地戏队中的“神灵”如关羽、佘太君等去进行“开财门”、“送太子”等活动。
▲安顺地戏——祭
◄安顺地戏在村寨演出
安顺地戏的显著特点是演出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其演唱是七言和十言韵文的说唱,在一锣一鼓伴奏下,一人领唱,众人伴和,有弋阳老腔余韵,其舞主要表现征战格斗的打杀,雄浑粗犷,古朴刚健。安顺地戏所演的三十来部大书,以屯堡人喜爱的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狄家将、三国英雄、瓦岗好汉为主角,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内容全部是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
安顺地戏表演
安顺地戏表演
小编讲到这里,大家有没有一点迫不及待想要欣赏这一古老的艺术呢?那么,就让我们一同来感受一下安顺地戏带给我们的古朴与粗犷吧!
(文中图片、视频资料由
安顺市博物馆、安顺非遗中心提供)
微信号|qdmuseum
新浪微博|青岛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