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是司马懿害的吗_张郃字儁乂怎么读
话说马谡领军率先赶到了街亭,却违背了诸葛亮的战略布局,没有入城据守,而是在街亭城旁边的巍峨的南山上扎营,马谡的先锋王平极力劝阻,马谡只是不听,无奈之下,王平只好请示从马谡军中分出了一支一千人的部队和马谡分开扎营。
魏国的统军大将张郃赶到街亭后,看到对面蜀军的扎营位置后,先是纳闷,不明白诸葛亮是何意,随后接到探马的报告说统帅这支蜀军的先锋部队的不是诸葛亮,而是马谡。于是张郃明白了,这个马谡是个不懂得统军作战,没有战场经验的蜀将。
因此张郃转忧为喜,在侦查了街亭的地形后,张郃作出了快速有效击败蜀军的战略决策,那就是切断蜀军的水源!
原来,马谡光顾着欣赏南山的地形优势了,忽略了街亭南山的水源便只有山下的一条河。张郃则敏锐的发现了这个弱点,派兵占据了水源。这下在南山上扎营的蜀军可倒了霉了,没有水,人的正常身体所需得不到补充,饭也做不了。蜀军一下子就乱了,没过两天,蜀军的军心大乱,人心涣散。
张郃看准时机发起进攻,即便是仰攻,这支无心作战的蜀军根本没有招架之力,立刻被张郃率军打得溃败,四散奔逃。
张郃本想顺势将这支蜀军全部消灭,忽听得战鼓声大作,斜刺里杀出了一支蜀军,正是在山下和马谡分别扎营的先锋王平!王平这个时候带领着这一千来人杀出来,可是出乎了张郃的意料。
原来,当张郃率魏国大军来到街亭后,王平掂量自己带领着手下也就这一千号人马,根本没办法和魏军五万大军相交量。于是王平就下令让手下人马偃旗息鼓,装扮成街亭城的老百姓,在城中驻扎了下来。因此张郃军到达后,注意力全放在了南山上的马谡军,对于街亭城中隐藏的这小支蜀军人马根本没有发觉。
如今,张郃发起进攻,将南山上的蜀军击溃,王平眼看诸葛亮的前锋部队就要就此全军覆没了,赶忙集合起队伍前去支援,正好包抄了张郃军的后方,打了张郃一个出其不意,措手不及。
张郃一是不了解王平这支蜀军有多少人马,另外一个是担心王平还设有埋伏,反正马谡的这支蜀军已经被彻底击溃,于是下令停止追击,收拢部队,防御王平,而且没敢贸然继续追击。
于是,王平缓缓地收拢各部逃散的士兵,率领人马返回。然而街亭则彻底失守,被张郃占据。诸葛亮由于进军失去了落脚据点,只得就此撤军,并将西县一千多家百姓迁到汉中。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谡失街亭》,丢失街亭的蜀军统帅确实是马谡,然而击败马谡的魏国大将并不是小说《三国演义》中说的司马懿,而是张郃。也正因为如此,《空城计》也就是《三国演义》杜撰出来的情节而已。
之前南安、天水、安定各郡反叛魏国响应诸葛亮,随着街亭的失守,导致的诸葛亮的撤军,这三郡失去了依靠,随即被张郃领兵平定收回了这几处地方。
曹叡接到战报大喜,下诏说:“贼寇诸葛亮率领巴、蜀的乌合之众,遇上了猛虎一样的我军将士。张郃将军您身披坚甲、执利器,攻无不克,朕要嘉奖你的大功,增加你的食邑一千户,连同之前的赏赐共计四千三百户。”
在成功击退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后,当时司马懿正在荆州治理水军,准备贯彻他准备充分后突击东吴的计划,打算沿著沔水进入长江讨伐东吴。曹叡为了支持司马懿的这个计划,下诏命张郃统帅关中的部队前往荆州接受司马懿的指挥。张郃到达荆州时,正赶上冬季水浅,大船不能行进,于是回师方城驻扎。
公元229年(太和三年),诸葛亮再次出祁山开始对魏国进行第二次北伐,对陈仓发动猛烈进攻。曹叡急忙派驿马召张郃到京师,还亲自到河南县城,设置酒宴为张郃送行。
叡派遣三万士兵以及武卫、虎贲两营的勇士护卫张郃,还问张郃:“等将军到了前线,诸葛亮会不会已经占领了陈仓?”张郃知道诸葛亮孤军深入,不会携带太多的粮草,不能久攻,就回答说:“估计臣还没到前线诸葛亮就已经撤走了。臣屈指计算,诸葛亮的粮草恐怕支撑不了十天。”
于是张郃昼夜行军到达南郑,诸葛亮见张郃率援军赶到,便撤退了。曹叡便又诏令张郃回师京城,任命他为征西车骑将军。
张郃用兵机变无双,懂得战术变化,擅於安营布阵,根据地形布置战略战术,没有他预料不到的情况,蜀国上至诸葛亮下到统兵部将都非常忌惮他。
张郃虽然是武将,却喜欢同儒士交往,曾经推荐同乡卑湛,说他通晓经学,品德高尚,曹叡下诏说:“从前祭遵当将军的时候,奏请设置五经大夫,即便在军营中,也和儒士进行唱诗、投壶的游戏。现在将军您统军在外,在内还注意维护朝廷的礼仪。朕非常赞赏将军的美意,准许提拔卑湛为博士。”
到了太和五年(231年)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第四出击攻魏,包围了祁山的贾嗣、魏平部,这次诸葛亮设计了木牛流马作为运输粮草的工具来保证粮草的有效供给,完全是准备好打持久战的意思。
这次司马懿正在京师,魏明帝曹叡了解到战况,对司马懿说:“诸葛亮又亲自率敌军来犯,西南边境战事吃紧,除了你,恐怕没有其他人可以应对了”,于是派他向西驻守长安,统领左将军张郃和雍州刺史郭淮等人防御蜀军。
司马懿到长安后,不敢怠慢,留部将费曜、戴陵领4000人在上邽(今甘肃天水)防守,自己则亲率主力西救祁山。
当时,左将军张郃建议司马懿分兵驻扎雍、郿两地,以作为大军的后镇,以成犄角之势,相互策应。司马懿不同意,说:“如果前军能够独自挡住敌人,以待策应,张将军所言是也。如果不能独当,却还要分为前后,这就是为什么当年西楚的三军被黥布击败的原因啊。”于是挺进喻麋,与诸葛亮对战。
关于这一仗的详情我在守祁山司马据敌,追蜀军张郃中伏——司马懿(八)中有详细介绍,这里我就不重复了。
最终因为西蜀运粮不利,负责运粮的李严因运粮不济呼诸葛亮还师。诸葛亮在撤军时,张郃追击到木门,遭到伏击,和诸葛亮军作战,被飞矢射中右膝,不治而亡。
大家可能很奇怪,张郃并没有被射到要害,怎么不治而亡了呢?我怀疑如果排除中的是毒箭的原因的话,很可能是伤口感染所致。不过很多读史的人都因为张郃这非要害部位中箭就死了这件事,猜度张郃是被司马懿借诸葛亮的刀所铲除的。
然而历史真相究竟如何,我觉得不能因为主观的猜想而下定论。只能说在三国的名将中,张郃之死,确实存疑,可以说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小谜团!
张郃死后,朝廷赐给他壮侯的谥号,他的儿子张雄继承了他的爵位。张郃征战多年,屡立战功,明帝分给他食邑,封他的四个儿子为列侯,并赐给他的小儿子关内侯的爵位。
马谡:上山扎营!张郃:对面是个二货啊!——张郃(六)
下一篇: 荐股大赛金鸿控股_荐股大赛和顺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