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丨韩秋红:中国式现代化,为何离不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2-12-10 21:13:15 0

东西问·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丨韩秋红:中国式现代化,为何离不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电 题:中国式现代化,为何离不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专访东北师范大学仿吾特聘教授韩秋红

  中新社记者 文龙杰

  编者按:

  现代化,一场跨越数百年、关涉五大洲的全球社会大转型,贯穿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给世界带来巨变。中国,无疑也是这历史进程中的一部分。

  经过百年奋斗,中国的现代化蔚然成潮。中共二十大报告正式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何是现代化模式的创新?其本质要求究竟为何?为何能打破“历史终结论”?“东西问”特稿专栏藉此推出“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策划(二),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进行解读。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如何深刻理解和把握“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命题?中新社“东西问”就此专访东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仿吾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韩秋红。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何种地位,经典作家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韩秋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方法论全面革新了传统思辨哲学的思维范式,形成立足于实践的主客体统一的认识论创新,这一哲学方法论革命集中而突出地反映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科学认识上。

  “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社会历史的第一个确认的事实就是“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这些论述强调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且依靠自然界提供的物质条件进行生产生活。正是在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新陈代谢的劳动中,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中,人才能够实现自身的本质、彰显自我的主体能动性、表征作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的自由自我。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认识全面超越了唯心主义的抽象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的机械自然观,既反对将自然神秘化,又批判将自然客体化。

  盲目地用一种所谓自然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否定人的存在意义,造成一种“无人”的现代化显然是不可能也不符合自然与历史规律的;而偏执地用一种支配自然、“控制自然”的工具理性对自然进行无节制地索取,则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主导观念,显然有悖于人的本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可持续性需求。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广东省广州市,白鹭、苍鹭等鸟类在海珠湖观鸟岛上停歇。陈楚红 摄 广东省广州市,白鹭、苍鹭等鸟类在海珠湖观鸟岛上停歇。陈楚红 摄

  中新社记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韩秋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中国智慧。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关于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实现了关于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辩证统一的理念创新,根本打破了西方模式固有的二元分立思维方式,既否定“先污染、后治理”的透支自然的现代化模式,又拒绝“只保护、不发展”的生态中心主义对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矫枉过正的价值观念,而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明确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二者得兼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符合并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理念。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中,注重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的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其中,走在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上的绿色转型,也实际地为经济发展创收增产。

四川洪雅玉屏山森林康养基地公路。刘忠俊 摄 四川洪雅玉屏山森林康养基地公路。刘忠俊 摄

  三是在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性与人类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蕴意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统一。人类在历史的生产、生活中与自然展开交往互动,实现社会进步与自然发展。这一历史性活动既对自然产生影响与改变,又获得自然的馈赠或影响。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共同体命运,要求人类将自身融于自然发展之中,选择一种绿色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反映在人类社会中彰显为全球化时代的命运与共特征。可以说,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是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任的高度和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长远目标上对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地球家园”的生态文明之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青海湖景区。马铭言 摄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青海湖景区。马铭言 摄

  中新社记者:中国式现代化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有什么特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何种思想资源?这种探索如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韩秋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结晶,既传承着中华文化的优良基因,更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展示出新的中国智慧,也成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理论表征。

  《易经》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老子》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有文“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这些古老智慧都反映了中国自古以来就保持着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辩证沉思,深谙既要尊重自然规律、取之有道,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用之有度的道理,始终坚持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置于社会发展首位,而非对自然采取竭泽而渔、暴殄天物的无度僭越行为。

  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得以赓续与拓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全球性生态建设的时代背景,紧密结合新时代中国实践,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展示出更加蓬勃旺盛的生长力,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

深圳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陈文 摄 深圳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陈文 摄

  中新社记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在探索文明发展道路方面有何重要意义?

  韩秋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面向人类文明进步的现代化,它所承载的生态文明观是未来人类文明前景的重要向度。

  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给国际社会带来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零和博弈模式,造成弥漫于国际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激烈的矛盾冲突、频仍的动荡不安等恶果,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社会主义属性、国际主义精神、人类文明发展与人类解放事业的终极价值旨趣等方面突出表征着中国特色、中国智慧,并为维护和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新的现代化模式,尤其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定位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一列动车穿越位于广西阳朔县兴坪镇内的幸福源特大桥。陈冠言 摄 一列动车穿越位于广西阳朔县兴坪镇内的幸福源特大桥。陈冠言 摄

  人们可以看到,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要义,中国始终履践着大国责任、国际担当,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积极推进合作共赢、公正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全面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具体设立“碳达峰”“碳中和”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与规划等,中国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扎实实践将“绿色发展”普惠全球,实践成就有目共睹,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凸显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而正是这些重大成果,使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所认同,为之提供现代化发展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

  可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内在摒弃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否定了西方中心主义观念,以国际视野和人类站位,切实孕育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希望和曙光,进而形塑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完)

  受访者简介:

   韩秋红,东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仿吾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建国以来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及其经验教训”(12&ZD121)主持人、教育部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新进展研究”(20JZD008)首席专家、专著《西方哲学中国化史论》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丛书”(人民出版社8/12),著有《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批判》《现代性的迷思与真相》《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现代西方哲学概论》等十余部学术专著、教材等。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高级别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多篇被《新华文摘》等刊物全文转载。

关键字: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教学名师  思维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