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加减治药物性肝损伤医学事件、配药

2023-05-24 17:31:48 0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药物性肝损伤医学事件、配药

药物性肝损害

西医研究认为药物性肝损害是因理化因素机制直接破坏肝细胞,干扰特种代谢过程,造成结构损害,导致细胞的损害或坏死,引起病毒性肝炎样临床症状。

中医根据其症状可以归属于“肋痛”、“黄疸”、“呕吐”等病范畴,病机为正气虚弱,外邪侵袭(此主要为药毒邪气),导致肝脾不和。肝郁脾虚,病情发展还会出现肝阴不足脾虚不运可致挟湿,肝郁日久,可化热或气滞血瘀。故治疗总以疏肝健脾、养阴柔肝以达祛邪解毒之目的。故而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治疗,收到显著效果。

【病案举例】

匡氏等所选40例病例均为住院病例,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无肝炎史,排除肝脏转移者。经4个周期化疗,分别在第二至第四周期出现药物性肝损害,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在80~196/L之间,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在65~145U/L之间。其中男26例,女14例;肺腺癌12例,肺鳞癌6例,贲门腺癌14例,胃腺癌8例。

年龄最大72岁,最小21岁,平均在25岁均化疗2~4周期,化疗方案为PDD(顺珀)20mg连用5天,丝裂霉素6mg每周1次,连用2周,5-氟脲嘧啶(5-Fu)0.5g连用5日为1个周期,平均3周期。治疗方法:31例化疗2周期后ALT由正常变为80U/L以上,9例化疗3周期后ALT变为80U/L以上。AS与谷氨酰转肽酶(yGT)均出现异常,即予中药方治疗。处以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药物组成:茵陈60g,柴胡30g,炒白芍60g,炒枳壳6g,制香附9g,川芎6g,半夏9g,陈皮9g,茯苓12g,炙甘草6g日1剂,水煎每日分6次服用,间隔4小时。疗效标准:服用该中药3天后复查肝功能。治愈:三项指标均降至0~40U/L,食欲好转,乏力改善。好转:三项指标二项降至0~40U/L,一项下降值超过50%,症状改善。未愈:三项指标变化不明显或出现反复,症状无明显变化。治疗结果:40例中,37例ALT、AST均降至正常。治愈28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92.5%,未愈3例占7.5%。

按:肝功能损害是化疗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而化疗又是防治肿瘤的主要手段。调查表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为108.39/10万,成为我国人口第二位死因。因此,保证大剂量化疗顺利进行是恶性肿瘤治疗的关键。肝功能不全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细胞纤维化和肝功能衰竭是常用抗癌药的远期毒性。中药与化疗药物结合应用具有增效减毒作用。柴胡疏肝散与二陈汤合用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滋阴柔肝的效果。柴胡入肝经,降肝火,疏肝解郁,兼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赤芍活血养血,“肝藏血,性条达”,用川芎理气活血,香附、枳壳、陈皮均为行气理气之佳品,枳壳行气理血提宣肺气,陈皮行气健脾,功在中焦,香附理气消胀功在下焦,清半夏健脾益气、化痰散结,本方又有茵陈疏肝利胆、清热解毒,茯苓补气健脾,甘草调和诸药,具有益气化瘀之功效。

关键字:  柴胡疏肝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