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的作用与功效_黄连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雅连,云连。
【性味】苦,寒。
【作用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1)抗菌作用:黄连最主要成分为小檗碱,有广谱抗菌作用。体外抑菌试验证明,本品对多型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百日咳杆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炎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鼠疫杆菌、破伤风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连素在低浓度时可抑菌,高浓度时则杀菌。黄连中的其他生物碱如黄连碱、巴马汀等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黄连浸出物、小檗碱、黄连碱抗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要比阴性菌强。黄连或黄连素单用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而配为复方(黄连解毒汤、泻心汤)后则耐药性减弱,并且增强了抗菌作用。试管法对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2)抗病毒作用:鸡胚试验证明,黄连或小檗碱对甲型流感病毒PR:株及56-Sg株、亚甲型流感病毒FM, 株、乙型流感病毒Lec株、丙型流感病毒1233株以及新城病毒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抗原虫作用:黄连或小檗碱体外试验证明,对阿米巴原虫、锥虫、黑热病原虫等均有抑制作用。在试管内对钩端螺体有杀灭作用。还可抗滴虫。
2.抗炎作用小檗碱给小鼠皮下注射4mg/kg和8mg/kg能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耳肿胀;给大鼠皮下注射20mg/kg和40mg/kg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肿胀,作用持续7小时以上。口服小檗碱60mg/kg能明显抑制醋酸提高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皮下注射20mg/kg和50mg/kg能显著抑制组胺提高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
3.镇痛作用小檗碱皮下注射,能明显减少醋酸性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半数有效量为3.5mg/kg,仅在皮下注射8mg/kg的大剂量时,对热板法实验表现出镇痛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1)抗心律失常作用:小檗碱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能防治因氯化钙、乌头碱、氯化钡、肾上腺素、电刺激以及冠状动脉结扎所诱发的动物室性心律失常,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对氯化钙-乙酰胆碱诱发的房颤(扑)亦有良好的对抗作用;临床也证实,小檗碱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室性及房性心律失常有效,表明其具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小檗碱具有正性肌力作用,能减慢心律,使舒张期延长,有利于心脏休息,扩张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并降低血压,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将成为一个独特的抗心律失常药。同时小檗碱还有一定的抗心衰作用。
(2) 抗心肌肥厚作用:黄连素对L-甲状腺素(L-Thy) 诱发大鼠发生心肌肥厚具有保护作用。大鼠腹腔注射L-甲状腺素0.5mg/(kg·d)10天,造成心肌肥厚模型,同时用黄连素30mg/(kg·d)灌胃10天。结果显示,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心肌肥厚组心肌肥厚指数、心肌钙调神经磷酸酶(CaN) 活力明显升高, 而心肌NO含量、Na*, K+-ATP酶活力和Ca 2+-ATP酶活力均显著降低。黄连素治疗组心肌肥厚指数、CaN活力显著低于肥厚组, 心肌NO含量、Na*, K+-ATP酶活力和Cal+-ATP酶活力则显著高于肥厚组。
(3)抗心肌缺血作用:黄连体内、体外对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具保护作用,其机制是通过改善心肌(细胞)缺血、氧化损伤状态而实现。
(4)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黄连制剂或小檗碱在体外对多种诱导剂引起的兔血小板聚集和ADP释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家兔体内给药, 静注一定剂量小檗碱也可使由ADP、花生四烯酸(A A) 、胶原(Coll)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不同程度降低。临床应用小檗碱治疗高血小板聚集患者, 疗效近似于潘生丁合并阿司匹林,且副作用小。本品抗血小板聚集机理初步认为是小檗碱抑制了血小板膜AA释放和代谢,从而抑制血小板TX A 2生成所致。
(5)降血压作用:小檗碱可降低动脉血压,尤以舒张压降低更为显著,使脉压增宽。其降压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反复给药无快速耐受性。在降压同时伴有肢体及内脏容积增加。其降压机理是竞争性地阻断血管平滑肌上的α;-受体,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所致;小檗碱抗胆碱酯酶活性而增强乙酰胆碱作用也参与了降压作用。
5.对糖尿病的影响
(1)降血糖作用:黄连、黄连素有降血糖作用。黄连水煎剂可以降低正常小鼠血糖;小檗碱可以对抗正常小鼠皮下注射葡萄糖或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升高,也可抑制饥饿小鼠腹腔注射丙氨酸后糖原异生作用所致血糖升高。其降糖作用兼有磺酰脲和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的特点:既对正常小鼠、自发性糖尿病KK小鼠有降血糖作用,也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有降血糖作用。其降血糖机理是通过促进胰岛素β细胞的修复和增生,使胰岛素释放增加,同时抑制肝糖原异生和(或)促进外周组织的葡萄糖酵解而产生降血糖作用的。黄连素可明显改善实验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其效果与二甲双胍相似。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TNF-a的分泌, 降低血清游离脂肪酸的水平有关。黄连素还能改善高脂膳食大鼠胰岛素抵抗。
(2)糖尿病肾脏的保护作用:黄连素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肾脏损害,延缓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与糖尿病组相比, 黄连素治疗组血糖、胰岛素、TG、TC、LDL-c均下降, 而HDL-c升高; 肾皮质SOD活性明显升高, MDA含量显著下降; 尿白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 肾脏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
(3)改善糖尿病脂代谢异常:黄连素能明显改善实验性2型糖尿病小鼠的脂代谢异常。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20只,分成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同时另取10只设立正常对照组。治疗组每天用黄连素溶液(100mg/kg)灌胃1次,空白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灌服相同容积生理盐水,疗程30天。结果为治疗组血TC、TG、LDL-e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 血HDL-e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
(4)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影响:黄连素有影响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及调节内分泌激素的作用。实验表明,黄连素对链脲霉素制备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大鼠模型能降低血糖,改善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升高血清胰岛素和生长抑素,降低血清生长激素。黄连素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机理可能是在降低血糖的同时,改善与糖尿病相关的多种激素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6.抗氧化作用研究证实,黄连中的阿魏酸是一种抗氧化剂,其苯环上的羟基是抗氧化的活性基团,也可以消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反应和自由基反应,与生物膜磷脂结合保护膜脂质等拮抗自由基对组织的损害, 产生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研究表明, 黄连素亦有抗氧化作用, 能明显升高肝脏SOD活性, 降低肝脏LPO水平及血清TG、Tch、VLDL-ch含量, 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促进脂类的分解代谢, 起到治疗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7.对平滑肌的作用小檗碱对离体豚鼠、猫的子宫有显著的兴奋作用。除对血管平滑肌起松弛作用外,尚对其他平滑肌(子宫、膀胱、胃肠道、支气管)具有兴奋作用。黄连水煎剂能明显延长未孕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波持续时间,增加收缩波面积,且有显著正相剂量效应关系,还可增加收缩波的振幅但无剂量效应关系, 黄连水煎剂的这一作用可被异搏定(L型电压依赖性Cal+通道阻断剂) 所阻断, 表明该作用是通过L型钙通道而发挥的。黄连水煎剂还可以显著增强大鼠子宫平滑肌电活动,该作用可能通过M受体、组胺H,受体及L型钙通道发挥作用,与a受体及前列腺素的合成、释放无关。
8.抗溃疡作用黄连、小檗碱及其复方(如黄连解毒汤、三黄泻心汤等)有明显的抗应激性溃疡及抑制胃液分泌作用。黄连及黄连汤1g/kg及2g/kg灌胃对乙醇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P<0.001),抑制率分别为43.4%及77.4%。黄连汤2g/kg灌胃对盐酸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及溃疡指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90.3%,对阿司匹林所致大鼠溃疡亦有明显抑制作用。
9.抗毒作用黄连及黄连复方制剂对多种细菌毒素有明显拮抗作用,如黄连、黄连素可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及溶血素效价。黄连在低于抑菌浓度时即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的形成,黄连素还可使霍乱弧菌毒素失活,对抗霍乱毒素所致炎症及严重的腹泻症状,也可对抗大肠杆菌毒素引起的肠分泌亢进和腹泻。黄连解毒汤还能减轻内毒素所致实验动物的发热及其他症状,减少内毒素所致大、小鼠的死亡率。
10.增强免疫作用黄连及黄连解毒汤能减轻大鼠胸腺及脾的重量,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促进抗体生成,增强血清溶菌酶含量。实验证明,黄连素在动物体内或体外均可增强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还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故有人认为,黄连的抗感染作用并非完全由于其抗菌作用,而与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关系。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对培养神经细胞自由基和一氧化氮损伤都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11.抗焦虑作用黄连水煎液对小鼠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能增加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装置上的开臂进入次数和开臂滞留时间,有增加小鼠明暗箱穿箱次数的趋势。
12.抗癫痫作用黄连对癫痫的治疗有良好的增效作用,可协同抗癫痫药卡马西平对抗小鼠癫痫模型的作用,能延长潜伏期和降低惊厥率,并提高卡马西平的脑浓度。
13.其他作用①抗癌:小檗碱有抗癌活性,能抑制腹水瘤细胞的呼吸,也可抑制癌细胞对羟胺的利用从而抑制嘌呤及核酸合成,还可阻断促癌物质对具有潜在发生癌变细胞的作用;②升白细胞数:黄连所含小檗胺有显著的升白细胞效果,能对抗环磷酰胺等多种原因所致之白细胞数降低;③解热:黄连及黄连解毒汤对大鼠皮下注射15%啤酒酵母混悬液引起的体温升高有显著的降温作用,对内毒素引起的家兔发热亦有明显的解热效果;④利胆:小檗碱能增加胆汁形成,使胆汁变淡,对慢性胆囊炎有较好效果;⑤镇静:许多研究表明,黄连及小檗碱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如减少动物自发活动,增强催眠麻醉药效果,影响被动运动等,有明显的镇静作用;6镇吐:黄连复方制剂黄连汤有一定镇吐作用;⑦对胃肠作用:黄连素能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的胃肠动力,磁化黄连素药液能显著促进小鼠的肠推进运动;⑧调节菌群失调:黄连水煎剂对小鼠肠道正常菌群失调有调节作用;⑨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黄连素可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四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黄连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体内过程】黄连常规粉体、超微粉体和纳米粉体组小檗碱的药代动力学最佳模型均为一室开放模型。与纳米粉体比较,黄连超微粉体和常规粉体中小檗碱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82.4%和55.1%。黄连粉体经超微化和纳米化后吸收相增大,可显著提高黄连中小檗碱的生物利用度。黄连生物碱在小鼠胃黏膜吸收迅速,清除则较慢,生物碱的吸附量与给药剂量在50~400mg/kg范围内有良好的正相关性。黄连生物碱给药后15分钟,胃黏膜生物碱浓度达到高峰,之后缓慢降低。给药剂量在400mg/kg以下时,胃黏膜吸附药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大而增加,两者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当给药剂量大于400mg/kg时,胃黏膜吸附药量不再增加。按一级动力学计算,生物碱在胃黏膜的半衰期ti/2为194分钟。
【临床应用】
1.室性早搏每次口服黄连素0.3~0.5g,每日4次。治疗频发房室性早搏34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3%。
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黄连30g,加水煎成1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40天为1疗程。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2例,取得良好效果。
3.滴虫性阴道炎黄连200g,加水4000mL,置砂锅内浸泡20~30分钟,武火煮沸后文火煎30分钟。用吸脓球或冲洗器吸取黄连水冲洗阴道前后穹癃,每日1~2次。治疗滴虫性阴道炎106例,疗效满意。4.手足癣取黄连15g,浸入10%冰醋酸溶液100mL中。5天后即可用其浸液外擦患处,每天1~2次,皮肤无破损处可用力擦,效果更好。
5.腹泻将盐酸黄连素片研碎后用适温的0.9%氯化钠注射液5~10mL溶解药粉,灌肠。治疗小儿腹泻50例,显效45例,有效3例,有效率96%。有人用黄连素保留灌肠治疗细菌性腹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另有人用黄连10g煎成100mL,用该黄连煎剂灌肠,每日1次,治疗难治性痢疾30例,显效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
6.唇疱疹将黄连素片研磨成粉末,按比例(1mL香油,6片黄连素约0.1g)调和成糊状,涂于疱疹处,每天2次,取得满意效果。
7.高血压口服黄连素片,每次0.4~0.6g,每日3~4次。治疗高血压病38例,显效19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76.3%。
8.高脂血症口服黄连素1.0g,每日3次,饭后服。治疗高脂血症39例,显效21例,占54%,有效14例,占36%,无效4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
9.麦粒肿取黄连3g,洗净后,用50mL沸水浸泡10~15分钟,然后用无菌棉签或纱布蘸取清洗患处,每日3~4次。治疗麦粒肿15例,有效15例,有效率达100%。
10.外耳湿疹用黄连50g,浸泡在60%酒精液200mL中7天,用该黄连液外涂患部,日1次,10天为1疗程。治疗28例外耳湿疹,取得良好效果。
11.十二指肠炎香连丸加味。治疗42例,痊愈13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2例。
12.烧伤黄连30g,加水500mL,煎至300mL备用。清创后,用无菌敷料浸黄连煎剂敷创面,以保持湿润为度。治疗26例,疗效显著,12~23天内均痊愈。
13.糖尿病用黄连素片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60例,在降血糖、升高血清胰岛素、改善症状方面均有显著效果,总有效率达90%以上。有人应用黄连液湿敷结合热疗治疗糖尿病足患者10例,获得满意效果。又有人用黄连油纱(油炸黄连后的油膏)外敷治疗糖尿病足53例,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14.手术后感染用黄连粉、灭滴灵粉各20g,加温开水500mL混匀。用时将药液摇匀,取20~30mL作保留灌肠,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治疗肛门直肠手术后感染18例,结果全部治愈。另有人用黄连100g,洗净,加500mL水,用火煎成100mL浓汁,装入瓶中备用。取黄连汁外敷,每日1次,连用3~5天。治疗阑尾手术后化脓性感染收到满意疗效。
15.骨髓炎黄连50g,加水800mL,煎成600mL药液,将患指浸泡于药液中,务使肿胀部位全部浸人药液内,一般每次浸泡30~50分钟,每天浸泡2次。治疗指骨骨髓炎43例,治愈37例,好转5例。16.宫颈糜烂采用黄连治糜散(由黄连、黄柏、蚤休、葛根等药组成,研细粉)外敷治疗宫颈糜烂103例,总有效率达100%。
【毒副作用】黄连浸出物、小檗碱型生物碱部分及非生物碱部分,分别给大鼠作亚急性毒性试验,连续观察11周,从饲料摄取量、体重、血浆各生化指标及各脏器重量等方面均未发现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别。20mg/kg给家兔静脉滴注,无不良反应及病理变化,但大剂量可致降压及呼吸抑制等急性反应。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24.3mg/kg。小檗碱肌注或口服有发生皮肤过敏的报告, 个别患者肌注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小檗碱静滴可引起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甚至死亡。国外报道,孕妇口服小檗碱有21.5%的新生儿出现黄疸症。黄连和小檗碱对G6PD缺乏大鼠红细胞渗透脆性仅在超大剂量给药时才有所增高,黄连和小檗碱作用相似而后者略弱。显示以红细胞渗透脆性为指标,一般黄连剂量尚不致引起溶血,黄连和小檗碱对正常红细胞有更大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