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评:虚假信息治理不应沦为政治工具

2022-05-28 12:09:16 0

中新网评:虚假信息治理不应沦为政治工具

  北京5月28日电 题:虚假信息治理不应沦为政治工具

  作者 尹嘉

  5月18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暂停此前成立的“虚假信息治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于4月27日成立,宣称以“保护言论自由、公民权利、公民自由和隐私”为宗旨。然而,自成立开始,美国社会围绕这一机构的争议、质疑声层出不穷,直至其在成立仅仅3周之后被叫停。所谓保护自由与真相的“虚假信息治理委员会”为何会“出师未捷”?

  对于“虚假信息治理委员会”这一新机构的职责,美国相关官员曾多次作出辩解。白宫时任新闻秘书普萨基在5月初的记者会上称,“此机构的任务不是判断什么是真或假,它将以无党派和非政治的方式运作。”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马约卡斯也强调该委员会专门处理“对国土构成安全威胁的虚假信息”。

  然而,该委员会还是遭到多方批评和质疑。多位美国共和党人士称,此举是拜登政府打击言论自由的表现。美国共和党资深国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认为,这种行为令人恐惧和被误导,旨在阻止对政府失败政策的批评。还有美国国会议员直接在国会听证会上当众拆台,称这个机构根本不可信,直斥美国政府才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虚假信息传播者。

  “虚假信息治理委员会”的成立,还带有鲜明的政治工具特性。尽管多位美国政府官员对该机构的职责不断解释和澄清,不断强调不会侵犯公民的隐私和言论自由,但各方特别是共和党人依旧对此口诛笔伐,批评不断。

  据美国媒体报道,一封众议院共和党议员的联名信中直指:“成立‘虚假信息治理委员会’似乎是本届行政当局在变本加厉地继续滥用纳税人资金和联邦政府的权力,以攻击不同意其政策的美国人,把他们污蔑为极端分子和‘不实、虚假和恶意信息’的作恶者。”

  事实上,这种担忧并非无根之木。“信息发布”作为美国国内党争的工具,早已成为美国政治生活中的惯常手段。特别是在选举过程中,通过搜集和发布竞争对手的丑闻信息,揭露“黑历史”,影响舆论,从而达到攻击竞争对手的目的。美国历次大选中的类似事例,不胜枚举。

  “虚假信息治理委员会”的成立,体现了美式双标本质。美国关于自由的双标表现,在世界范围内已屡见不鲜。而此次带有政治色彩的所谓虚假信息治理也是美式双标的又一体现:对己一套,对人一套,所谓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

  在处理国际事务时,美国也遵从同样的模式。当需要通过舆论达到目的时,就以自由之名,来传播各种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干涉他国事务、攻击他国政府。将所谓自由作为在舆论战场上攻击他人的利器,为获取经济和政治利益服务。正如《华盛顿邮报》评论所说:“美国所谓的言论自由实际上只是政治武器。”诚然,以保护言论自由之名,行舆论管控之实,充当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势必收效甚微,难以避免还未开始就已失败的命运。(完)

关键字:  华盛顿邮报  信息发布  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