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对华政策演讲的新提法与旧逻辑

2022-05-28 20:01:09 0

布林肯对华政策演讲的新提法与旧逻辑

  (国际观察)布林肯对华政策演讲的新提法与旧逻辑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电 题:布林肯对华政策演讲的新提法与旧逻辑

  中新社记者 吴旭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当地时间26日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就拜登政府对华战略发表演讲。这场原定于5月初举行的演讲因布林肯突然确诊新冠被推迟。这个被美媒称为对华外交政策的“基调讲话”,也因此落在了总统拜登首次亚洲行之后。

  在这场集中阐述美国对华政策的演讲中,出现了不少前后矛盾的说辞:声称避免与中国发生“新冷战”,却抛出在中国周边建立“符合美方愿景战略环境”的系列计划;希望建立所谓“开放包容的国际体系”,又指责“中国是世界秩序最严峻的长期挑战”。处处针对、步步为营,却刻意强调“无意遏制”“不打冷战”,反而暴露了美国惯用的“双面话术”。

  “美国经常会做什么不说什么,说什么不一定做什么。”中国外交学院战略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苏浩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冠冕堂皇地说与中国维持合作关系,但实际上已经把中国作为全面的战略竞争对手。“布林肯的这次演讲就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外交博弈后,对内对外进行的全面对华政策总结。”

  美媒注意到,布林肯在演讲中改变了拜登政府此前对华关系的表述——从“合作、竞争、对抗”变为“投资、结盟、竞争”。《国会山报》就此分析称,这明确了美国试图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实力的目标。

  “虽然出现了新提法,却也暴露了旧逻辑。”苏浩表示,在美国防部最近提交的《2022年国防战略》中,美国已经在军事上将中国定义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和对美国全球战略的“最大挑战者”。“虽然外交上还没有这样明确的界定,但在美国的对华语境中,已经在突出强调对中国的竞争和整体性的压制。”

  苏浩认为,“投资、结盟、竞争”的提法更加强调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与中国的竞争行为,体现了美国要在“印太战略”框架下,与中国在经济、安全、外交上进行更加具体化的竞争。“过去‘合作、竞争、对抗’是概略性的描述,现在将概略性的描述具体化为特定领域上的关系,这种关系更多带有消极性的因素。”

  苏浩分析称,比如强调“投资”,不仅包括投资美国自己的基础设施和战略产业,同时还包括在“印太经济框架”下,引导经济伙伴盟国通过投资导向的方式进行产业转移、产业脱钩和高科技隔离,目的就是通过海外投资对冲中国竞争力的扩展,压缩中国的空间。

  强调“结盟”的意图则更加明显。布林肯在演讲中声称,美国并不寻求“将世界划分为僵化的意识形态阵营”。可如今在所谓的“印太地区”,已经划分出了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印太经济框架”等多个“小圈子”。不仅如此,美国还有意对“四边机制”进行改造升级,“四边机制+”意味着可能会吸纳更多国家在某些领域与美国开展合作。

  “从拜登此次亚太行中,可以明确看出美方正积极践行这一‘愿景’。”苏浩称,在经济、安全、军事等各个领域,美国都在企图打造排他性、封闭性的“小圈子”,以稀释中国的影响力。

  在此次布林肯的演讲中,台湾问题被单独重点论述。布林肯一边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一边又扬言美台将持续扩大合作,延续了美方炒作操弄台湾问题的做法。

  美国在涉台问题上近来动作频繁。美国国务院网站本月5日更新修改了“美台关系事实清单”。在更新后的内容中,美方删除了先前版本关于“承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等表述。与此同时,拜登首次亚太行期间有关涉台问题的强硬表态也引发外界对于美国态度转变的猜测。

  就在布林肯发表演讲的同日,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在《南华早报》刊登文章称,过去几十年,一个中国原则一直是中美关系与台海和平稳定的基石,但这一基石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他强调,在事关中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而美方有关“战略清晰”或“战略模糊”的讨论纯粹是浪费时间。

  “美国与民进党当局的互动,以及在国际事务中和盟友的互动,台湾问题都是他们之间讨论应对中国‘挑战’的话题。”苏浩说,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表现出来的言行不一,也正是其对华政策“虚伪性”的具体表现。

  听其言还需观其行。布林肯在演讲中称,不寻求与中国冲突和“新冷战”,不阻止中国发展,不阻止中国发挥大国作用,愿同中国和平共处。此次美国又能否做到言行合一,也正如中国外交部回应的那样,“我们对此拭目以待”。(完)

关键字:  美方  小圈子  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