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剑龙后来怎么样了(沈剑龙就是郑超麟吗)

2022-11-13 12:52:29 0

沈剑龙后来怎么样了(沈剑龙就是郑超麟吗)

1935年6月18日,晨曦微白,一片温柔宁和。

他端坐在狱室里,听身旁的人传达“枪决”的命令。

迎着阳光,他淡定一笑,低头看了看案头。那里有他早已写好的绝笔: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

死,不过是“大休息”,没什么可怕的。可惜这样的好天气,他再也看不到了。

他的神情宁和不变,如晨曦一般。

9时20分,他走出监狱,走向刑场。

那天,他穿着中式黑色对襟衫,白色齐膝短裤,下面是黑袜黑鞋,一副潇洒闲散外出游览的模样。

路过长汀中山公园凉亭,那里早已准备了四碟小菜、一瓮薄酒。他整整衣衫,坐下,自斟自酌,淡定自若。过了一会儿,他对身边的人说:“我有两个要求,第一,不能屈膝跪着死,我要坐着。第二,不能打我的头。”

从公园到刑场,大概两华里的路程,他手持香烟,缓步而行,犹似闲逛。走到西门外罗汉林下,他停住脚步,环顾四周,山上青松挺立,山下绿草如茵。他点头微笑说:“此处甚好。”

于是,在草地上盘腿而坐,含笑饮弹,那一年,他只有36岁。

他,便是瞿秋白。

而今,虽然他已青史留名,可真正了解他的人还是太少。在大多数人眼里,他只是一个从政的文人、失落的政客,可如果深入探知他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及就义细节,你就会发觉,其实他是一个如阮籍、嵇康般的风流名士。值得名垂千古,值得被更广泛大力地缅怀。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叫《秋之白华》,讲的就说瞿秋白和妻子杨之华的故事。只是瞿秋白的扮演者窦骁,且不说他背台词式的演技,单说他酷爱运动的健硕体格,也难于表现瞿秋白白净柔弱的文人气质。总之,无论从内到外,都相去甚远。

瞿秋白是个奇人,25岁便名震上海滩。那时他最让人称奇的,是他的婚恋经历。

1924年11月27、28、29日的上海《民国日报》上,连续刊登了三篇启事。启事内容如下。

沈剑龙杨之华启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们正式脱离恋爱的关系。

瞿秋白杨之华启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们正式结合恋爱的关系。

沈剑龙瞿秋白启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们正式结合朋友的关系。

要说民国文人真是活得坦荡又高调,反正结个婚、离个婚、交友或绝交都得在报纸上广而告之,唯恐大家不知道似的。胡兰成和张爱玲结婚前,大张旗鼓地登出离婚启事;孟小冬和梅兰芳分手后,在报纸上连登三天的分手启事。但无论怎样,他们都不及瞿沈杨在当时引发的轰动。杨之华由沈剑龙的妻子,变成了瞿秋白的妻子,沈剑龙不仅不在意这个夺妻之恨,反而大方地与瞿秋白做起了朋友。这事在当时成为了上海街知巷闻的热点新闻,惹得大家称奇道绝。

沈剑龙的绅士风度令人敬服,瞿秋白的人格魅力更是叫人叹为观止。

当时,瞿秋白在上海大学任社会系系主任,杨之华是她的学生。瞿秋白才华横溢、风度翩翩,在学校声望很高。每逢他讲课,听课的人挤满礼堂,爬上窗台,有时甚至连学校的老师也蹭进来听。杨之华学习很努力,又是社会活动积极分子,瞿秋白对她印象很好,后来她入党,瞿秋白还是她的入党介绍人。

瞿秋白和杨之华互生好感时,彼此心里也充满了矛盾。瞿秋白知道,杨之华的丈夫沈剑龙终日沉迷于十里洋场的灯红酒绿,他们的婚姻早已频临破灭,可无论如何,杨之华毕竟还是有夫之妇。而杨之华则干脆选择了逃避,她趁暑假跑回了浙江萧山老家,瞿秋白在邵力子的鼓励下大胆追来,恰好沈剑龙也在杨家,于是三个人开始了一场奇绝的谈判。

沈剑龙见瞿秋白追求自己的妻子,不仅不恼怒,反而被他的人品才学所打动,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瞿沈杨三人先在杨家谈了两天,然后沈剑龙把瞿秋白和杨之华接到了沈家再谈了两天,还是意犹未尽,最后瞿秋白又把沈杨接到了常州瞿家。当时瞿家已经败落,家徒四壁,连把椅子都没有,于是三人便坐在一床霉旧的棉被上侃侃而谈。

谈判结束后,他们登出启事,澄清关系。

1924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这一天,瞿秋白和杨之华在上海举行婚礼,沈剑龙亲临祝贺。后来沈剑龙还送给瞿秋白一张六寸的照片,照片上沈剑龙剃了光头,身披袈裟,手捧鲜花,背面写着四个字——借花献佛。言外之意是,他配不上杨之华,将她献给瞿秋白。

其实瞿秋白除了能和情敌做挚友,还和大文豪鲁迅成了知己。

鲁迅是出了名的骨头硬,也是出了名的脾气臭,周作人、徐志摩、西谛先生等都说过,鲁迅很不好相处,可鲁迅偏偏就和瞿秋白特别投缘。

鲁迅曾录清朝何溱的对联赠予瞿秋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瞿杨夫妇住鲁迅家时,鲁迅和许广平打地铺,把床让给他们。

瞿秋白被捕后,鲁迅立即组织营救。瞿秋白跟敌人谎称自己是医生,他也确实医术高明,连监狱长也求他看病开方。

其实,瞿秋白实在是个全才,他本可当作家、翻译家、书法家、文艺评论家。他的制印技术在当时数一数二,郑振铎结婚前求瞿秋白刻一对印,瞿秋白开价50元,郑振铎付不起转而求茅盾。婚礼当天,瞿秋白提一手绢小包,说来送金50,郑不胜惶恐,打开一看原来是两方石印。

瞿秋白的俄文水平在也是无人出其右,他曾立志要将俄国文学名著介绍到中国来。他牺牲后,鲁迅惋惜地说,本来《死魂灵》由秋白来译是最适合的。

民国的学者教授待遇多好啊,以瞿秋白的才学,哪怕只发挥十分之一,就足以让自己过着安稳又安逸的生活,如果他能活得自我一点,抱负再小点,根本就不需要从政,整日过着刀头舔血的生活。

瞿秋白何尝不知道,自古以来,文人从政结局多是悲惨的,可他还是怀抱着“治国平天下”的梦想,走出了安静又安全的书斋。他懂文学,懂艺术,却不懂政治。所以注定被厮杀成片,血尽而亡。

我有时候想,如果他不走上政坛,而是像鲁迅一样,留下一堆文学作品,或许他在历史上的影响会更加深远。可惜,他选了一条最难走最令人惋惜的路,最终他是被队友推向了绝境。

他在狱中自称是个医生,以为可以逃过一劫,结果有个叛徒认出了他。面对指认,他淡淡一笑:“既然你们已认出了我,我就是瞿秋白,过去我写的那份供词就权当小说去读吧。”

他在黄埔军校任教时,宋希濂曾是他的学生。后来,宋希濂执学生礼,想以师生之情劝降,被他一口回绝。

行刑前,瞿秋白留下了一篇《多余的话》。在这篇一万六千字的文章里,他狠狠剖析了自己从政的历程,其间充盈着反省甚至悔恨,真是一部伟大的灵魂独白,这种伟大和高贵在于他敢于直面自己,反观人生,不违本心。

他说:“我很小的时候,就不知怎样有一个古怪的想头:为什么每一个读书人都要去‘治国平天下’呢?个人找一种学问或是文艺研究一下不好吗……其实,最理想的世界是大家不要争论,和和气气的过日子。”这样的话语,看似迂腐到无知,实则纯真至无邪。

文章最后,他说:“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我突然想起,秦朝宰相李斯被杀前,对儿子说:“我想跟着你一起牵着黄狗,到蔡东门那儿去打兔子。”还有大才子金圣叹临死前说:“豆腐干和花生米一起嚼,有火腿的味道。”

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其实人之将死,其言也真。此真,是真挚,是童真,亦是返璞归真。

从古至今,善于打扮自己历史太多,敢于揭露自己疮疤的人太少。对瞿秋白来说,当初为了信仰,他将生命看得很淡,最终为了坦诚,他又将虚名看得很淡。

是真名士自风流。瞿秋白真是历史上少有的千古风流人物。

我想,我们应该感谢瞿秋白,是他让我们明白,原来高贵的生命,还有这样的表达方式。

瞿秋白就义后,鲁迅亲自为他编文集,装帧和用料在当时都是一流的。

后来,杨之华没有再婚,她刻骨铭心地活着,她说“再没有人比秋白对我更好了。”长情让一个脆弱,也让一个人执着。故居犹可念,故人安可忘。

瞿秋白曾对她说:“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秋之白华’和‘白华之秋’刻成3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这便是电影名《秋之白华》的由来。

1955年,经过20多年的寻觅,杨之华终于在福建长汀找到了瞿秋白的骸骨,并将其迎回北京,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碑铭是由周总理亲自题写的。

如果有机会,我们真应该再多读读瞿秋白。

关键字:  沈剑龙后来怎么样了  沈剑龙就是郑超麟吗  沈剑龙是哪里人  沈剑龙的结局  沈剑龙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