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长亭送别 _生活百科
西厢记·长亭送别【西厢记·长亭送别】《西厢记·长亭送别》是元代诗人王实甫写的 。用元杂剧的形式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而张生和崔莺莺这对冲破世俗相爱的恋人,短暂的欢愉后即将饱尝长久的别离相思 。反映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对人性人情严重束缚和压制的控诉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长亭送别
创作年代:元朝
作品出处:西厢记
文学体裁:元杂剧
作者:王实甫
作品原文西厢记?长亭送别1〔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2,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3〔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4,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5 。马儿迍迍6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迴避7,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鬆了金钏8;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9谁知?〔红云〕姐姐今日怎幺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旦唱)〔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幺心情花儿、靥儿10,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準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搵帮重重叠叠的泪 。兀的不闷杀人也幺哥!兀的不闷杀人也幺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悽惶惶的寄 。〔做到〕〔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 。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迴避 。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没了俺孩儿,挣揣11一个状元回来者 。〔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12 。〔洁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 。〔把酒了,坐〕〔旦长吁科〕〔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酒席上斜签着坐13的,蹙愁眉死临侵地14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15,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16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17怎不悲啼 。意似痴,心如醉18,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夫人云〕小姐把盏者!〔红递酒,旦把盏长吁科云〕请吃酒!〔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 。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 。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此别离情更增十倍 。19〔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20 。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 。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21,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夫人云〕红娘把盏者!〔红把酒科〕〔旦唱〕〔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 。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迴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 。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 。眼底空留意22,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 。〔旦云〕红娘,甚幺汤水咽得下!〔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 。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23,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24吃,恨塞满愁肠胃 。“蜗角虚名25,蝇头微利26”,拆鸳鸯在两下里 。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夫人云〕辆27起车儿,俺先回去,小姐随后和红娘来 。〔下〕〔末辞洁科〕〔洁云〕此一行别无话儿,贫僧準备买登科录28看,做亲的茶饭少不得贫僧的 。先生在意,鞍马上保重者!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29 。〔下〕〔旦唱〕〔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籍,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 。知他今宵宿在那里?在梦也难寻觅 。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末云〕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30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旦云〕君行别无所谓,口占一绝31,为君送行:“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末云〕小姐之意差矣,张珙更敢怜谁?谨赓32一绝,以剖寸心:“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旦唱〕〔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 。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 。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33,顺时自保揣身体)34 。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35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 。归家若到罗帏里,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 。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36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末云〕有甚言语嘱咐小生咱?〔旦唱〕〔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37,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 。休要“一春鱼雁无讯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38 。〔末云〕再谁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旦唱〕〔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我为甚幺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39〔红云〕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旦唱〕〔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旦、红下〕仆童赶早行一程儿,早寻个宿处 。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 。40〔下〕注释译文词句注释1.《长亭送别》是《西厢记》中第四本第三折 。2.碧云天黄花地:句本范仲淹《苏幕遮》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黄花,指菊花,菊花秋天开放 。3.“晓来”二句:意谓是离人带血的泪,把深秋早晨的枫林染红了 。霜林醉,深秋的枫林经霜变红,就像人喝醉酒脸色红晕一样 。4.“柳丝长”句:玉骢(cōng):马名,一种青白色的骏马 。此指张生赴试所乘之马 。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习惯,故写别情多藉助于柳,此言柳丝虽长却系不住玉骢.犹言情虽长却留不住张生 。5.倩(qìng):请人代已做事之谓 。6.迍:行动缓慢,留连不进的样子 。7.“却告”二句:却,犹恰;破题,唐宋诗赋多于开头几句点破题意,元曲中用于比喻开端、起始或第一次 。8.钏:古代称臂环为钏,今谓之手镯 。9.恨:遗憾,不满意 。与今天“仇恨”“怨恨”的恨相别 。10.花儿、靥儿:即花钿 。11.争揣:争取、夺得 。12.视官如拾芥:把取得官职看得像从地上拾取一根草棍那样容易 。13.斜签着坐:侧身半坐,封建时代晚辈在长辈面前不能实坐 。14.死临侵地:呆呆地,没精打采的样子 。15.阁泪汪汪不敢垂:强忍泪水而不敢任其流出 。阁泪,含泪 。16.推整素罗衣:意谓装作整理衣裳 。推,藉口,这里有“假装”的意思 。17.时间:目下,眼前 。18.意似痴心如醉:《乐府新声》无名氏《骂玉郎带感皇恩採茶歌》:“心似烧,意似痴,情如醉 。”19.“我谂知”二句:意谓这几天我已经深深知道了相思滋味的苦痛难堪,原来这离别比相思更苦十倍 。谂,知道 。20.弃掷:本指抛弃,此指撇下莺莺而远离 。21.妻荣夫贵:本指妻子可以依靠丈夫的爵位而尊贵,这里反其义用之,意谓说你与崔相国家做女婿,本已因妻而贵,大可不必再去求取功名了 。22.眼底空留意:意谓母亲在座,有所避忌,不得与张生同桌共食以诉衷曲,只能以眉眼传情表达心意 。23.玉醅(pēi):美酒 。24.怕不待要:难道不想、何尝不想之意 。25.蜗角虚名:蜗角极细极微,喻微小之浮名 。26.蝇头微利:比喻因小利而忘危难 。27.辆:动词,驾好,套好 。28登科录:登载录取进士姓名的名册 。29.春雷第一声:进士试于春正、二月举行,故称中第讯息为春雷第一声 。30.“青霄”二句:此为当时成语,青霄路即致身青云之路 。31.口占一绝:随口吟出一首绝句诗 。不打草稿,随口成文叫口占 。32.赓(gēng):续作 。33.趁程途节饮食:意谓路途中要节制饮食 。趁,赶;趁程途,赶路 。34.顺时自保揣身体:估量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应季节变化,自己保重 。35.“泪添”二句:上句以水喻愁之多,下句以山喻愁之重 。华岳三峰,即西岳华山的莲花峰、仙人掌、落雁峰 。36.据鞍:跨鞍 。37.文齐福不齐:意谓有文才而缺少福分,不能考中 。38.栖迟:留连,逗留 。39.来时甚急去后何迟:时与后,都为语气词,相当于“呵”或“啊” 。40.“泪随”二句:互文见义,谓睹秋云、见流水都引起对莺莺的思念而愁生泪落 。白话译文(夫人、长老上场,说)今天送张生进京赶考,在这十里长亭,準备了送别酒宴;我和长老先行动身来到了长亭,只是还没见张生和小姐到来 。(莺莺、张生、红娘一同上场)(莺莺说)今天送张生进京赶考,本就是使离别的人伤感,何况又碰上这深秋季节,多幺烦恼人呀!“悲欢离合都在这一杯酒,从此就要各分东西相隔万里 。”〔正宫〕〔端正好〕碧蓝的天空,开满了菊花的大地,西风猛烈吹,大雁从北往南飞 。清晨,是谁把经霜的枫林染红了?那总是离人的眼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太迟,怨离别得太快 。柳丝虽长,却难系住远行人的马,恨不能使疏林一直挂住那斜阳 。张生的马慢慢地走我和车紧紧地跟随,刚刚结束了相思之苦,却又早开始了别离之愁 。听他说“要走了”,人顿时消瘦下来;远远地望见十里长亭,人更消瘦了:这离愁别恨有谁能理解?(红娘说)姐姐今天怎幺不打扮?(莺莺说)你哪里知道我的心里呵!(莺莺唱)〔叨叨令〕看见準备着离去的车和马,不由得我难过生气;还有什幺心情去插花儿、贴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妩媚;準备好被子、枕头,只要昏昏沉沉地闷睡,从今后,那衫儿、袖儿,只会揩满流不断的泪 。怎幺不愁煞人呀?怎幺不愁煞人呀?从今往后,张生你要书信给我赶紧寄 。(到达长亭,拜见夫人)(夫人说)张生跟长老坐,小姐这边坐,红娘拿酒来 。张生,你也上前来,都是自家的亲眷,不要迴避 。我今天把莺莺许配给了你,到了京城后不要辱没了我孩儿,努力争取一个状元回来 。(张生说)小生我托夫人洪福,凭着胸中的才气,把考个功名看得就像拾根小草一样 。(长老说)夫人的见识不会错,张生不是个落后的人 。(斟酒后,坐下)(莺莺长叹)〔脱布衫〕西风吹来,黄叶乱飞,染上了寒霜之后的枯草满地都是 。酒席上斜偏着身子坐的张生,紧锁着愁眉,没精打采,呆呆发愣 。〔小梁州〕我看见他强忍着泪水而不敢任其流出,恐怕被人发觉;猛然间又看见他把头低下,长长地吁气,假装着整理着自己素色的绸衣 。〔幺篇〕虽然久后终成美好姻缘,无奈眼前这个时候,怎幺不让人伤心悲泣!心意好象痴迷,心情如同醉酒,从昨夜到今天,细腰儿更加瘦减 。(夫人说)小姐斟酒!(红娘递酒壶,莺莺端着酒杯长吁叹,说)请喝酒!〔上小楼〕团圆欢聚没多久,离情别绪相跟而来 。想着我前天晚上私下订情,昨天晚上结为夫妻,今日却要分开 。我深切休会了这几天相思的滋味,却原来比别离的愁苦还要深十倍 。〔幺篇〕青春年少呵,把别离看得很轻,情意淡薄呵,容易遗弃对方 。全不想过去腿儿相挨,脸儿相依,手儿相携的情形与甜蜜 。你给我崔相国家做女婿,算得上妻荣夫贵,只求像并蒂莲似的永不分离,远胜过状元及第 。(夫人说)红娘倒酒吧!(红娘倒酒)(莺莺唱)〔满庭芳〕斟酒上菜太快,相对片刻,马上又要分离 。如果不是酒席上母子间需要迴避,真想和他叙叙夫妻之情 。虽然只能相守得一时半会儿,也算是我们夫妻同桌共食了 。眼里空留着深意,回想起其中的波折,差一点化成望夫石 。(红娘说)姐姐不曾吃过早饭,就喝一口汤吧 。(莺莺说)红娘,什幺汤儿咽得下去呢!〔快活三〕拿来的酒和食,吃着就象土和泥 。假若就是真的土和泥,也有些土的气息,泥的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的美酒,清淡得如同水一样,这里边多半是相思的泪水 。眼面前的茶饭难道不想吃,只是愁恨塞满了肠胃 。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虚名小利”,却把一对夫妻拆开在两处 。一个在这边,一个在那里,一声接着一声长长地叹气 。(夫人说)套上车儿,我先回去,小姐随后和红娘一起回来 。(夫人下场)(张生和长老辞别)(长老说)你这一走我没有别的话要说,我準备买科举后的录取名册看,你结婚酒的茶饭还少不得我的 。先生当心,一路上多保重!从今往后我无心诵习佛经,专听你高中状元的捷报 。(长老下场)(莺茑唱)〔四边静〕一会儿送别的筵席已经结束,我的车往东,张生的马儿向西,两情依依难别离,夕阳的余辉照在绿色的山岗上 。不知他今晚住在哪里?即使在梦中也难寻觅 。(莺莺说)张生,这一去不管得官不得官,早早地回来 。(张生说)我这一去一定不费力地考取一个状元 。正是“青天有路终会到,金榜无名誓不回 。”(莺莺说)你这一次赴考我没有什幺相送,吟诗一首,为你送行:“抛弃我的人现在何处?想当初对我那幺亲热 。现在却把原来对我的那份缠绵用来对别人 。”创作背景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官调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其他表演艺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元杂剧的出现,标誌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 。《西厢记》是一部着名的元杂剧 。其故事取材于中唐诗人元稹所作的传奇小说《莺莺传》 。王实甫《西厢记》是在继承和吸收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创作的杰出作品,它不仅在形式上由叙事体王世贞云:“北曲故当以《西厢》压卷 。”(《曲藻》)作者不仅善于熔炼方言口语入曲,而且更善于熔炼古典诗词入曲,甚至把口语和古典诗词杂糅在一起而丝毫不显生硬牵强 。俗话说“量体裁衣”,《西厢记》很多地方是“量体借衣”,借用前人的现成语句和意境而不显“借”的痕迹 。……当我们读到“碧云天,黄花地”,“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等句时,也会很自然地想到范仲淹的名篇《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而“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用的是白居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是无须说的了 。由于原材料都来自诗中的句篇、精华,于是据以熔炼而成的新产品当然是精品了 。但是话说回来,好材料遇到拙劣的工匠,就不一定收到好的效果,这里便有所谓化工和画工、神似和形似的区别 。一个好的词语,一种好的意境或一种好的表现方法,高明的巧匠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借鉴,按自己的需要加以创新 。例如《西厢记》中《送别》一折有“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写离愁之重,小小车儿载不动 。这个意思并不是王实甫创造的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就有“驴鞭半袅,吟肩双耸,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驮也驮不动” 。只因王实甫是写莺莺的离愁别恨,因此必须易马为车,不能照搬董解元的原话,但是写离愁之重却是一样的 。董解元用马形容离愁,也不是董解元的创造,宋人石孝友《玉楼春》词已有“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驮得动”的比喻 。李清照的《武陵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可见古诗词中载愁的工具多得很,骑马、乘车、坐船悉听尊便,但总的说必须符合人物所处的现实环境,必须有助于人物刻画 。能融会贯通臻于至境的是高手,否则照葫芦画瓢,生搬硬套,即或很像,也是别人的东西 。总之,《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是杰出的 。由于王实甫既能熟练地驾驭民间语言,又善于吸取古典诗词中的精华为己所用,两者奇妙的结合,便形成既典雅又质朴,既有文采又不废本色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而浓郁的诗情画意,瀰漫在字里行间,这却是《西厢记》获得文采派代表作的主要标誌 。名家点评现代戏曲史家蒋星煜《元曲鉴赏辞典》:“长亭送别”并没有曲折複杂的戏剧情节,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摹 。作者将艺术触角伸展到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时空交叉点上的莺莺的心灵深处,细腻而多层次地展示了“此恨谁知”的複杂心理内涵——交织着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亲人的百般依恋,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别离的无限悲戚,对逼求“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强拆鸳鸯在两下里”的做法的深深怨恨,对当时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爱情悲剧的不尽忧虑 。同时,也深刻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一複杂心理内涵的纯净的灵魂美 。莺莺在送别张生时的依恋、痛苦、怨恨、忧虑,都是与她美好的爱情理想紧紧联繫在一起的 。她对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进世俗的考虑和利害的打算 。在她看来,“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所追求的是纯真专一、天长地久的爱情幸福,而不是封建的“家世利益” 。总之,作者不仅写出了物心灵中颤动着的爱情旋律,而且写出了激荡着巨大情感潮汐的人物心灵 。现代着名古代史研究者邓绍基《元代文学史》:“长亭送别”的曲文在《西厢记》中颇具代表性,既有丽藻,又有白描,既有对前代诗词的借鉴、化用,又有对民间口语的吸收、提炼,在总的风格上,不仅构成了协调的色彩,而且形成了通晓流畅与秀丽华美相统一的特色 。论者有《西厢记》是诗剧之说 。“长亭送别”是全剧诗意最浓的部分,它在情节上没有多少进展,也没有戏剧矛盾的激烈转化,只是以抒情诗的语言,叙写女主人公的离愁别恨,使全折瀰漫着一种淡淡的而又是悠长的衷愁 。明代胡应麟把王实甫比作“词曲中思王太白”,名德信,字实甫,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着名杂剧作家 。他的创作活动时期约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 。据贾仲明《凌波仙》弔词写到“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颩排剑戟,翠红乡雄赳赳施谋智”,说明王实甫在当时即享有盛名,常与演员、歌伎往来 。诸本《录鬼簿》都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可能由金入元 。据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序》,可知王实甫于泰定元年(1324)前已去世 。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上一篇: 木浆 _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