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苦瓜,一手健康元,适者生存,仅河南人朱保国连就有610亿财产。

2023-02-24 18:34:39 0

一手苦瓜,一手健康元,适者生存,仅河南人朱保国连就有610亿财产。

河南人朱保国,早年仅是一家化工厂技术员,1992年用9万元从一位女中医买了配方,变成了“太太口服液”背后的那个男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手健康元,一手丽珠,适者生存,被誉为药界“巴菲特”的朱保国已经炼就610亿身家。

朱保国如何成功?

图片上传中......

等待朱保国可对抗奥密克戎的V-01新冠疫苗加强针报喜

健康元董事长、丽珠医药董事长朱保国

在3月底,朱保国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健康元、丽珠医药均公布了2021年度报告,成绩喜人。

其中,健康元2021年实现营收159.04亿元,同比增长17.62%;实现归母净利13.28亿元,同比增长18.57%,年度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25亿元,同比增长26.72%。

丽珠医药发布的2021年年报显示,全年实现收入120.64亿,同比增长14.67%,实现归母净利17.76亿,同比增长3.5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6.27亿,同比增长13.66%。

无论是健康元,抑或是丽珠医药,给人第一印象均是业绩符合预期,这几年来,一手健康元、一手丽珠医药的朱保国,经营上像“老司机”,以稳健著称,较少大起大落。

丽珠生物

对于市场投资者而言,二家上市公司除了股东分红回报预案,也有二项特别期待的。一是妥布霉素吸入溶液,这个中国首个吸入抗生素,也是“国家重大专项”研发药品。

另一个就是丽珠单抗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合作研发的创新型新冠重组蛋白疫苗——V-01新冠疫苗序贯加强针。

V-01(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2020年7月立项研发,2021年初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行临床试验,在今年2月中旬,健康元已公告称,其间接控股子公司丽珠单抗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成功登陆上交所。IPO时,朱保国与妻子刘广霞、以及丈母娘刘苗等家族成员,持股比例高达74.2%。

健康元的起家,主要是保健品,1997年朱保国收购了深圳市第三大制药厂海滨制药厂,开始涉足医药,但没有形成气候,产品路线也较狭窄。公司上市后,有钱好做事,朱保国花了1.4亿元全资收购健康药业,从此保健品和药品“双翼起飞”,他还拿到了“鹰牌”花旗参的商标权。

事实上,在2003年5月朱保国将公司更名为健康元时,很多人也不是很理解,觉得不如“太太药业”好,但他们哪里知道朱保国的雄心,他要全面进入药品领域,而“太太”品牌用在药品上,局限性就凸显了。

朱保国有“巴菲特”选股眼光,他曾自称天生爱好就是看财报,没事的时候,经常趴在电脑面前看财务数据。2005年他购买丽珠医药时,就是“慧眼识珠”,他与东盛集团董事长、广誉远掌门人郭家学两人间“郭朱斗”,也是资本市场股权之争经典案例。

东盛集团董事长、广誉远掌门人郭家学

丽珠医药,其前身为丽珠得乐,成立于1985年,1993年后已实现了A+H上市。朱保国的健康元集团,是2002年成功入主丽珠医药,由于2010年创办了丽珠单抗。

丽珠,像一朵绚丽玫瑰,是中国第一家A、B股同时上市的药企,更不用说知名度很高的丽珠得乐、丽珠肠乐等产品。上市公司丽珠医药,有个致命弱点,就是股权分散,闻香玫瑰而来就有朱保国与现任东盛集团董事长、广誉远掌门人郭家学,两人上演了一出可写入中国商业史的“丽珠收购大战”。

丽珠,原来的大股东是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但光大一直未直接插手日常经营管理。早在1996年,朱保国就闻到了玫瑰香,找上了丽珠创始人徐孝先,想买点股权参与进来,但对方一看朱保国是民企的,根本没有兴趣。到了2001年,情势突变,光大因内部业务调整,决定收缩战线,由丽珠人组成的社团法人“桂花职工互助会”,本来想承接光大持股,但第一次转股却失败了。后来,他们又成立了代表职工利益的“丽珠投资”,以7.31%持股成为第二大股东。

令丽珠人想不到的是,光大股权转入无果,却令丽珠陷入了“三国杀”,当时想将光大集团放出的持股揽入怀里的,有东盛集团的郭家学、健康元的朱保国、还有东北老国企哈药集团。大家苦熬两年后,郭家学“捷足先登”,东盛集团先是托管,后来获得了光大集团持有的3891.7518万股的国有法人股处置权,约占总股本12.72%,成为丽珠第一大股东。

2015年,朱保国等出席丽珠医药30周年庆典

身为丽珠第一大股东,郭家学本以为“胜券在握”,想不到却是“陪太子读书”,公司的实际控制权牢牢掌握在朱保国的手上。公司董事会5个席次,郭家学仅一席,其余仅是“朱家”,董事长是朱保国,他仅屈尊为副董事长。因为,一番股权争夺下来,丽珠的第2-5大股东均是朱保国麾下的关联公司。

收购丽珠医药,朱保国耗资10亿元,他利用二级市场吸筹、大宗交易、协议转让、股权托管、质押、AB股上市等操作,可以说当时资本市场能用上的手段都派上场。最后,在2005年时迎来关键的决胜期,朱保国抛出了10配6高比例配股方案,那时困于收购云南白药、资金无法施展开来的郭家学,无计可施,也拿不出钱了。

丽珠股权收购战最后硝烟散去,拿不出资金的郭家学,股权在配股后被稀释到7%,而朱保国则稳坐最大股东宝座。“无可奈何花落去”,郭家学无奈选择退出,让出了所有的丽珠持股。

更有意思的是,“朱郭大战”期间,朱保国“暗渡陈仓”,抄了郭家学老巢“东盛科技”,获利1亿多元。朱保国、郭家学两人,都有做事偏执个性,当年他在丽珠董事会老是投反对票,朱保国也赌气一想,干脆我也买入你家股票,到时“如法炮制”也给你投反对票。

客观而言,朱保国和郭家学都是传奇民营企业家,都曾在资本市场风生水起,风光无两。昔日,郭家学曾是“中国最年轻上市公司董事长”,短短几年收购东盛科技、潜江制药、中国医药等上市公司,在快速扩张“买买买”时代,他曾持有46家药企股权,也染指了云南白药、丽珠医药等股权之战,但2004年因关联担保资金链断裂,直到2012年才还完38亿贷款,借助广誉远,实现东山再起华丽转身。

朱保国也一样,他有“适者生存”法则,坚信奋斗才能出业绩,“不想被淘汰,只能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紧跟时代步伐”。朱保国说:“沉醉于昨天,最终只能是被时代所抛弃,因为世界变化之快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和摘录发送

关键字:  一手丽珠,一手健康元,适者生存,河南人朱保国炼就610亿身家 河南人朱保国,早年仅是一家化工厂技术员,1992年用9万元从一位女中医买了配方,变成了“太太口服液”背后的那个男人,从此...  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