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妈”陶华碧退隐,引发辣酱江湖三大猜想
“人虽不在江湖,江湖上却皆是关于她的传说。”用这话形容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再合适不过。
每隔一段时间,网上都会兴起一波讨论陶华碧的文章。却不知她早已于3年前,就已悄然退出,不再持有老干妈的股份。
这样的做法确实很“老干妈”:低调到极致。但此事的披露引发了一系列的解读和猜想。难道,辣酱市场上最大的品牌,将会发生翻天变化?
1、“老干妈”不再持有老干妈股份
“陶华碧不再持有老干妈的股份”,这个3年前就已上传至工商局网站的股权变更信息,2月11日才第一次被外界所知。
在2014年6月27日,股权发生变化之前,陶华碧持股1%,大儿子李贵山持股49%,小儿子李辉持股50%。
变化之后,一个名叫李妙行的人接手了陶华碧和李辉的所有股份,持股51%,李贵山持股49%。
控股人李妙行的公开身份是春梅厂厂长,还担任南明老干妈贵定分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至于其与陶华碧家族的关系,没有查询到任何消息。
陶华碧之于老干妈,如同张三丰之于武当派。从闯入辣酱之初,陶华碧就成了辣酱江湖中的一个传奇。之后,连续数年老干妈的销量都达数十亿元。所以关于老干妈和陶华碧的任何小举动,都能引发关注。
对此次股权变更,更难免令人遐想:老干妈要干什么?
2、| 猜想一 |
陶华碧退隐,是否改变不上市承诺?
虽然没了股份,陶华碧现在依然是老干妈的法人和董事长。当然,她依然是老干妈的灵魂人物。
多年来,陶华碧一直坚持“不贷款、不融资、不上市,不让别人入股,也不去参股、控股别人”,更提出“上市圈钱论”,认为“上市是欺骗人家的钱”。
这也正是老干妈受追捧,被公众认定为“良心企业”的原因之一。
关于老干妈不上市,有过多种分析。大多数人都认为,老干妈的现金流充足,追求极致的单一产品,不用做广告知名度很高,所以没必要上市。
但,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老干妈不上市的初衷不值得推崇。因为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能够利用资本市场这个平台把企业做得更大、做得更强,这其实也是一种责任。
其实不只是老干妈,包括很多欧美的大型家族企业也都拒绝上市。因为,家族企业上市后,对社会的直接影响以及自身社会形象都具有“放大”效应,一旦遭遇危机,股票市值有可能大幅度缩水。家族企业上市,也同时意味着家族企业创始人的股权被稀释了,家族企业的经营战略或者是某些经营决策会被更多人控制,甚至有时候,家族企业控股权都有可能旁落他人。
陶华碧坚持不上市,是否也有这种顾虑不得而知。但此次公司的股权变更信息披露,也引发了关于老干妈前景的猜想:作为精神领袖陶华碧年迈,一旦故去,老干妈的这种作坊式经营方式还能独步多久?股权变更是否在为上市做前期的铺垫?
3、| 猜想二 |
非家族成员控股,老干妈要甩掉“家族企业帽子”?
变更信息中,有一条十分关键,就是现在的控股人由原来陶华碧的儿子,变成了李妙行。并且,小儿子李辉也不再持有股份。
其实,早在2005年的时候,陶华碧大儿子李贵山离开总经理岗位,开始聘请职业经理人担任总经理。还有媒体报道:“李贵山在‘下课’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只是挂名,不再参与公司治理。离职的原因,一直是一个谜。”
在股权变更之前,从股权结构上看,老干妈的股权结构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两个儿子占99%的股份,自己占百分之一。另外,陶华碧不懂得现代企业制度化管理,也不懂得如何与银行打交道以取得贷款。在公司内部,管理模式打的是亲情牌。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老干妈的这种经营和管理模式,都是作坊式的。在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产品、营销、国际化和创新等方面,都没有跟现代企业接轨。
老干妈出生于1947年,今年已经70岁。无论如何低调,但她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代际传承的问题。
在国内经常拿来与老干妈对比的是十三香,还有一百多年的企业李锦记,在家族传承问题上,都已经形成了严格筛选机制。
老干妈也同样面临“如何选好接班人”的问题。
家族企业的一大优点就是存在许多使命感强、对公司满怀热情的人,这样的优势需要活用。但不给他人机会也是不行的,因此只要有合适的人选,公司总裁不一定拘泥于家族成员。
老干妈在陶华碧在世之时,想必可以一直坚持目前的股权格局和治理结构,但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比精神领袖更能作用长久。
所以当老干妈传承至下一代时,交给谁接班,才能坚持以往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股权变更的信息,是否在为接班做准备,同样是值得观察。
4、| 猜想三 |
经营范围增加,老干妈或许已开始多元发展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与老干妈同样坚持不上市的华为老总任正非,都是贵州人。他们都是典型的黔商。
黔商与徽商、晋商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健、专注、低调。正是这些黔商的特点成就了老干妈。
从陶华碧的规模扩张中可以看出,她一向坚持稳健发展,绝不冒进,每一次扩张,尽可能做到稳中求胜。
“老干妈”能够做到今天的规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专注,只专注做辣酱。用过硬的产品品质,活生生地在没有门槛的辣椒酱行业,造出了一个门槛。
但也正是这些做法,老干妈也被认为过于保守:20年来并没有涉足其他产品。并且,辣酱的包装和规格多年未变,甚至被年轻人说成“土”。
很多人都把老干妈与日本的调味品企业龟甲万做对比,认为老干妈的未来有很多值得担忧之处,应该向龟甲万学习。龟甲万是极度保守和持续创新的复合体。保守的是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持续创新的是产品和技术。老干妈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品牌适当延伸相关品类。
或许,老干妈已经开始尝试。
除了股权变更,2015年9月14日,老干妈在工商登记中的经营范围也做了调整。在原本的经营范围基础上“风味食品系列,豆豉,豆腐乳,火锅底料,经营本企业自产的粮油食品的出口业务、蔬菜制品、辣椒制品的生产、销售。”增加了“从事行业相关的设备、仪器、原材料的进口业务。”
由此可以猜想,老干妈也在增加新的业务,也许,除了辣酱之外,不久的将来就能见到“老干妈”牌其他产品。
来源:《调味品商界》撰稿人 | 虫草 发于 河南郑州
$603288海天味业(SH603288)$ $恒顺醋业(SH600305)$
@今日话题
上一篇: 股票交易一般包含什么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