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馀弹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常用别名】乱发(《金匮》),乱发灰(《圣惠方》),头发灰(《宝产》),血余(《济生方》),血余灰(《丹溪》),血余胶(《害利》)。
【来源】本品为人发制成的炭化物。
【产地与产地加工】全国各地均产。
【历史沿革】春秋时代有燔发法(《病方》)。汉代有烧灰法(《金匮》)。唐代有烧灰研如粉法(《产宝》)。宋代有存性烧灰(《总录》),皂角水净洗,晒干,用清麻油炒(《局方》),煅法(《妇人》)。元代有焙法(《世医》)。明代有炒为末(《滇南》),洗净,焙干(《医学》),香油熬化(《济阴》),以苦参水浸一宿,漉出,人瓶子,以火煅赤,放冷研用(《纲目》),火煅发,用小砂罐盐泥炼极熟,将发入罐中,封固,阴干,以炭火围之,侯黑烟将尽,即起,若青烟出,发枯不可用矣(《醒斋》),用水煮七日夜,取汁熬膏法(《乘雅》)。清代有瓦上炙存性(《全生集》),锅内炒成珠法(《本草述》)。现行有密闭煅法(《中国药典》1963年版),炒炭法(《集成》),烤制法(《烤制法》)。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规范》)。
炮制
1.密闭煅
取人头发加碱洗去油垢,用清水漂净晒干后,置铁锅内,上面覆盖一锅,两锅接合处用黄泥封固,上压重物,用文武火煅至贴在锅盖底上的白纸显焦黄色为度,挡住火门,待凉后,取出,斫成小块即得(《中国药典》1963年版)。
取头发,除去杂质用稀碱水洗去油垢,漂净,干燥后置锅内,上盖一个口径较小的锅,两锅接合处用盐泥封固,上压重物。锅盖底部贴一白纸条,或放几粒大米,用武火加热,煅至白纸或大米呈焦黄色为度,离火,待凉后取出,剁成小块(《规范》)。
取人发拣去杂质,用碱水浸泡后搓洗干净,再用清水漂洗,晒干,置铁锅或砂罐内,塞紧,盖严,用湿泥封固,勿使漏气,置垫有糠壳的灶内,周围用糠壳填满,上面覆盖一层糠壳,烧燃,待糠壳燃尽后,冷却,取出即得(糠壳用量,视容器大小而定,以煅透存性为宜)(《湖南》)。
2.炒炭取头发用文火炒半小时,至头发缩成团,浓烟渐淡时为度(《集成》)。
3.烤制
先预热中药烤制箱使箱内温度达到250℃,将铺好血余的烤盘放入烤箱,烤制30分钟,取出(《烤制法》)。
【成品性状】血余炭:为不规则的小块状。大小不一,乌黑而光亮,呈蜂窝状,研之清脆有声。质轻松易碎。有不快的臭气,味苦。
【性味与归经】苦,平。归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止血,化瘀。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
【用法与用量】4.5~9g.
【处方应付】处方写血余炭、血余等均付血余炭。
【炮制作用】血余不生用,人药必须制成炭,方具有止血作用。《大同药物学》云:“发乃血余,其味咸,其性寒,故《别录》曰小寒。制而为炭,则不咸而苦,不寒而温,即制炼如法,存性未烬,亦咸而带苦,寒而变温。…发者血之余,炭者发之余。自还神化,以血治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咸以坚之,苦以敛之,火余燥悍以涩之。”
【化学成分】血余主含优角蛋白,含水12%~15%,灰分0.3%,脂肪3.5%~5.8%,氮17.4%,硫5.00%。另含或多或少的黑色素。灰分中含多种无机元素。煅成血余炭后,有机成分被破坏炭化。
【现代研究】
1.化学研究
比较研究了火烧法、锅煅法和油煎法炮制血余后其成分的变化,结果表
明,优角蛋白已被破坏,炭化物中检不出氨基酸、肽类物质,三种炮制法所炮制的血余炭中成分基本相同。
2.工艺研究
把两锅缝间用盐泥封固改为垫上白纸一条,再用细砂压紧,武火煅烧1小时,冷后取出即可。中间随时用细砂堵冒烟处亦有人用炒米机煅制血余炭:取净头发,装炒米机体积的2/3量,不断转动,用武火煅炼45分钟,冷后取出劈碎13)。从水溶性浸出物和临床作用两方面对传统焖煅法和烘法进行了研究,认为烘法比传统焖煅法炮制的血余炭成品性状好、得率明显高于传统法炮制品用炒法来炮制血余,认为方法简单:取干净乱发,人锅内用中火不停拌炒至全部卷缩成砣,再用文火炒至乌黑显油性时取出摊晾即成。有人比较了直火烧炭法、锅炒炭法及扣锅煅法,认为:①血余炭的炮制方法应以扣锅煅为好,虽然其收率低于直火烧炭法和炒法,但性状质量较好,浸出物含量高于其他炮制品;②扣锅煅品组出血时间最短,止血作用最强,与另外2个炮制品组出血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6)炮制温度直接影响血余炭的质量,血余炭最佳炮制工艺为300℃扣锅煅20分钟,该炮制品的浸出物,钙元素含量高,并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7。
3.质量研究收集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发,制成血余炭,以缩短凝血时间为指标,比较了血余炭的质量,结果认为,血余炭的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量高低与血余质量有关,总灰分的最高含量不宜超过12%,酸不溶性灰分不宜超过10%,水溶性煎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量不宜低于0.70%。缩短凝血时间以青中年头发所制血余最佳,男性老年者最差(8】。
4.药理研究
实验表明,血余炭可显著缩短实验动物的出、凝血时间。其药理活性随炮制温度(250℃,300℃,350℃,400℃)的不同,其作用性质有变化c350℃炮制的血余炭口服止血作用最强,300℃以下炮制的血余炭煎剂注射表现出中枢兴奋作用有人比较了头发水煎液,头发醇提液,血余炭水煎液,血余炭醇提液,0.25%血余炭粗结晶,结果表明,头发炮制后能明显缩短小鼠和大鼠的出血时间,头发水煎液和醇提液与生理盐水无明显差异,血余炭醇提液和粗晶液还有加速大鼠血凝作用还有人报道,血余炭的粗结晶具有内源性止血功能, 其止血原理与血浆中cAMP含量降低有关 。有人研究了不同煅制程度的血余炭的止血作用,乌黑发亮呈蜂窝状品与表层灰黑、底层银灰色面光亮、海绵状的制品,止血作用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两种均可作为止血药用于临床112)
【贮藏与保管】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干燥处。
上一篇: 平菇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与作用_什么是好的和禁忌的食用方法
下一篇: 黄芪精口服液的作用功效与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