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的功效与作用禁忌_琥珀禁忌人群与注意事项

2023-06-05 16:13:39 0

琥珀的功效与作用禁忌_琥珀禁忌人群与注意事项

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

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

—《咏琥珀》·唐·韦应物

物种基源

琥珀(Amber),为古代松科植物的树脂埋在地下经久凝结而成的碳水化合物,又名育沛、虎珀、虎魄、江珠、琥魄、兽魄、顿牟。

琥珀以深红透明质松脆者为血珀,最佳。广西产者,色红明亮为西珀,亦佳。黄嫩者次之,金珀更次。厦门产者,色淡黄有松香气,为洋珀,更次。色黄而明莹者名蜡珀,色若松香红而且黄者名明珀,有香者名香珀,有蜂、蚁、松枝者尤好。

生物成分

琥珀,主要含树脂、挥发油。此外,含琥珀氧松香酸、琥珀银松酸、琥珀松香醇及琥珀酸等。

食材性能

1.性味归经

琥珀,味甘,性平;人心、肝、膀胱经。

2.医学经典

《本草纲目》:“安五脏,定魂魄,消瘀血,通五淋。”

3.中医辨证

琥珀,镇惊安神,散瘀止血,利尿通淋。用于惊风失眠、血淋血尿、小便不通、妇女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痈疽疮毒、跌扑创伤。

4.现代研究

琥珀有镇静、抗惊厥、降低体温、镇痛、活血散瘀、兴奋呼吸、升高血压等作用。有益于小儿惊风、产后恶露不下、心律失常、前列腺肥大、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的康复。

食用注意

琥珀是昂贵的装饰品和名贵的中药材,需求量大,所以,一些不义之人用松香等脂制成伪琥珀,需要细心鉴别。

传说故事

一、琥珀可“嫩面”的传说

相传三国时期,东吴孙权的儿子孙和,不慎用刀误伤了心爱的邓夫人,面颊部伤口很大。医生就用琥珀末、朱砂及白獭的脊髓等中药配成外用药为其敷治。邓夫人面部的伤口被治愈后,不仅不留疤痕,反而显得白里透红,更加娇艳可爱。从此,琥珀又成为古代妇女“嫩面”的常用之药。

二、孙思邈与琥珀

传说唐代大医药家孙思邈远出行医,途经河南西峡,遇一产妇暴死。在埋葬时,他见棺缝中渗出鲜血来,断定此人可救,便叫死者家人急取琥珀粉灌服,又以红花烟熏死者鼻孔。片刻,死者复苏。众人皆称他为神医。孙思邈道:“此乃神药琥珀之功也。”

三、琥珀“窝”之奇

1984年西峡县发现一窝药用琥珀,蕴藏量多达3000多千克,这窝琥珀经有关方面鉴定,是属上等特优药用琥珀。一般说来,大自然中单独产出的琥珀很少,它大都是采煤时的副产品,年产量也有限。

四、琥珀真伪的鉴别

如何来鉴别琥珀的真伪呢?一般可采用如下四种方法:

其一,燃烧法:真正的琥珀燃烧易溶,稍冒黑烟,刚熄灭时冒白烟,略有松香味;伪品燃烧冒浓黑烟,松香气味浓烈。

其二,水溶法:真琥珀在沸水中不溶化,不变软;假琥珀则不然。

其三,刀削法:真琥珀浅黄色;伪品刀削起碎块,不成粉。

其四,咀嚼法:真品有沙沙之声,无沙粒感;伪品有松香气味,久嚼发黏。

五、“虎魄”的传说

古代有一猎户,其子年幼,一日被狼逐而惊吓成疾,父认为狼惊吓,虎克之,食虎肉可医,于是入山打虎。数日,在一巨松下卧一猛虎,举枪就打,连发数枪,虎忽然不见,神之。近前视之,只有虎卧的印。掘土得如虎骨之物,疑虎化生而成,给其子煎汤服之果神效。日久,其气增、胆大,壮如虎,与父狩猎,空手与兽相搏。遇有人惊吓者,即献其药,并给起名叫“虎魄”,意即服此药后有虎助魄力。后人认为其透明如玉,就写成“琥珀”。

六、陶弘景首知琥珀成因

宋代黄休复《茅亭客话》载:太宗时,四川都江堰一带的居民常遭老虎的骚扰,大家请来了伏虎猎人李次口,这才除掉了祸患。一次黄休复在成都遇到李次口,并与他至万里桥边酒店喝酒,李次口神秘地说:“老虎看物习性只用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发光,一旦被打死,其魂魄便顺眼睛渗入地中,猎者须记住虎死时头部的位段,待月黑的夜晚,向地下挖三四尺,虎的魂魄—-虎魄就可以到手。”事实上,早在南北朝时,名医陶弘景为了弄清琥珀的成因,他反复观察琢磨着手中的一个晶莹透明的琥珀球,里面还有一只蜜蜂,看上去栩栩如生,爬在一点树皮上似乎在寻找什么。看了一会,他放下手中的琥珀球,步出书房,向屋后的山坡上走去,山上有大片松树林,他突然发现一条松树杆上有一大滴松脂裹住一只蚂蚁,蚂蚁正在透明的松脂里作垂死挣扎。这一意外的发现,使陶弘景恍然大悟,马上联想到:这松脂干了不正是琥珀么!由于陶弘景的潜心探索,进一步认证了前人的“松脂沦入地,千年所化而成”的论断。

关键字:  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