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补的别名是什么?骨碎补学名药名又叫什么

2023-06-10 12:31:34 0

骨碎补的别名是什么?骨碎补学名药名又叫什么

出自《开宝本草》。为水龙骨科多年生附生蕨类植物槲蕨Drynariafortunei(Kunze)J.Sm.的根茎。主产于我运中南、西南及浙江、福建、台湾等地。随时可采,除去叶及鳞片,洗净切片,晒干入药。

【别名】猴姜,毛姜,毛生姜,申姜,胡猕姜,糊猕姜,右毛姜,石岩姜,石良姜,马獾姜,崖姜,岩连姜,爬崖姜,鸡姜,碎补,肉碎补,石碎补,石庵菌,过山龙,毛贯仲,檞蕨,飞天鼠,飞来凤,飞蛾草,牛飞龙。

【商品名】骨碎补,毛姜,申姜,猴姜。以根茎粗大、色棕者为佳。

【处方名】骨碎补,碎补,猴姜,毛姜,申姜,生骨碎补,鲜骨碎补、炒骨碎补等。

处方中写骨碎补、碎补、猴姜、毛姜、申姜均指生骨碎补。为原药去杂质,润透切片,晒干生用入药者。

鲜骨碎补为新鲜药材去杂质,洗净切片,鲜用入药者。

炒骨碎补为干净干燥之骨碎补片用砂子炒至黄色,略带焦斑,取出晾凉入药者。强筋壮骨、祛风胜湿功效增强。

【注意】在药材商品市场上,下列同属或同科植物的根茎,在不同地区亦作骨碎补入药,但非正品。

中华機藤(又名华檞蕨、青海骨碎补)D.baronii(Christ)Diels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四川、云南、西藏等地。石连姜槲蕨(又名近邻檞蕨)D.propinqua(Wall.)J、Sm.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团叶檞蕨D.boniiChrist分布于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等地。

栎叶栅蕨(又名树上猴姜、树骨碎补)D.quercifolia(L.)J、Smith分布于台湾、贵州等地。

大叶骨碎补(又名硬骨碎补、华南骨碎补)Davalliaorienta-lisC.Chr.分布于广东、广西、台湾、云南.等地。

海州骨碎补DaralliamariesiiMoore分布于云南、贵州、江西等地。

光亮密网蕨(又名光亮费蕨、猪毛蕨、大蕨菜、青竹标、大爬山虎)Phymatodeslucida(Roxb.)Ching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崖姜Pseudodrynariacoronans(Wall.)Ching分布于云南、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归经】苦,温。妇肝、肾经。

【功效主治】补肾,活血,止血,续伤。主治肾虚腰痛,脚弱,耳鸣,耳聋,牙痛,久泻;骨折,跌扑损伤及刀伤枪伤等。浸酒外擦治疗斑秃。

【用量】10~20克。外用适量。

【慎忌】阴虚内热及无瘀血者不宜服。

关键字:  骨碎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