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廷森林惨案豆瓣电影(卡廷森林电影卡廷惨案)
喜欢历史的朋友,对下面这张照片大概不会陌生。这是发生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一幕,当补给完全中断、被苏军团团包围、陷入绝境时,德军已经丧失了发起进攻的能力,变成砧板上的肉,任凭苏军宰割。包围圈里的德军,每过一天都会有不少士兵活活冻死在战壕里,而因为天气冰冷,土地冻得结结实实,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把战友的遗体集中扔到城外的空地上,久而久之竟堆成了一座座小山丘。战役后,苏军还专门派出5000人清理这些尸体。
作为整个二战最为关键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已经成了战争“惨烈”的代名词。德军得意的时候,不断地发动大规模进攻,几乎已经将城区全部占领。而苏军的抵抗无疑也是坚决且英勇的,当德军即将占领兵工厂时,苏联人在自己仍控制的另一半工厂内继续生产坦克,坦克一下生产线,立刻装上炮弹对敌人开火。在斯大林格勒,甚至连一面墙都成了重要的据点。崔可夫曾指挥着13万人守卫这座城市,情况危急时身边只剩下139人。
那么,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二战后期,投降的德军将领不在少数,其中不乏一些卓越的指挥官,为什么能力相对逊色、戏份不是太重的保卢斯带着第6集团军投降这件事,反而会变得人尽皆知呢?那是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的德军处境相当凄惨,不用切身体会,只是看一眼都会感到无比绝望。
事情要从莫斯科战役德军的失败开始说起,当时德军高层制定了坚守的策略,避免了德军的一路溃败,转而仓促地建立起防线;苏军则士气高涨,趁势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大反扑。不过,苏军高层忽略了将士疲惫的情况,盲目乐观,贸然进军,这为后来在哈尔科夫的惨败埋下隐患。1942年5月8日,曼施坦因指挥第11集团军攻占刻赤半岛;5月17日,于哈尔科夫痛击苏军,随后控制了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局势对苏军急转直下,一连串的失败令苏军后退100~300公里,此时,斯大林格勒的战略地位就得到了极大的抬升。
1942年7月17日,斯大林格勒战役正式打响。在此之前,第4装甲集团军又被临时抽调走,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部队只剩下第6集团军,保卢斯被狠狠地坑了一把。即便如此,德军依靠着前期积攒下来的战略优势,很快就取得了压倒性的开局。1942年9月1日,德军几乎完全控制市中心,对苏军部队切割包围,各个击破。根据《进军斯大林格勒》一书中的描绘:“敌我双方为争夺每一座房屋、车间、水塔、铁路路基,甚至为争夺一堵墙、一个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砾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苏军即便是非常英勇,但损失实在是太大。
为此,苏联最高领袖斯大林亲自下达命令:将全国可以抽调的部队、飞机、坦克等全部送到斯大林格勒,生力军源源不断地被投入到这个巨大的绞肉机中,无论是什么编制的部队,早上进入战场时还是满编的,晚上休战时可能就已经名存实亡了。而盛极必衰,如此一来的消耗战,首先吃不消的是德军。1942年10月开始,德军的进攻能力减弱,不得不开始由守转攻;如此对应的是,苏军开始集结庞大规模部队对整座城市进行包围。不过,此时的德军也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们仍控制着纵深约53公里、面积超过1500平方公里的区域。此时,如果德军选择撤退,极容易在苏军尚未成熟的包围圈上打出一个缺口并全身而退。
然而,傲慢的威廉·赫尔曼·戈林又在忽悠元首,称德国空军可以为第6集团军输送想要的一切。为此,德军高层命令第6集团军坚守斯大林格勒。1942年12月,德军粮草告急,开始缩减士兵口粮。最初,每人每天能分到100克食物,不到1个月后减半。而斯大林格勒的冬季,气温达到零下30℃是常有的事,饥寒交迫下的德军,战斗意志很快就被摧垮了。
战局其实一度出现过转机。12月13日,在曼施坦因的策划下,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曾对包围圈展开过突击,企图为第6集团军开辟一道走廊。虽然进攻没能直接洞穿苏军包围,但却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苏军对包围圈内德军的压力。德军装甲部队距离斯大林格勒一度只有不到30公里,而保卢斯最终还是放弃了这次机会,这也直接宣告了数以万计德军士兵的“死刑”。不久后,苏军发动了大反攻。
当保卢斯发誓会坚守到底时,德军士兵纷纷向国旗敬礼,希望能够以军人的方式战死在战场上。不过,因为实在是饿得没力气了,后来苏军攻到面前时,他们连举手投降的力气都没了,干脆躺在地上等着苏军缴械。据一名幸存的德军士兵回忆道:当时的斯大林格勒,士兵脸上都结了冰,城市道路上到处都是冻成冰块的尸体、被摧毁的坦克和废弃的装备。很多士兵体力不支倒在了雪地里,就再也没站起来。
这场战役对德国人的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这一点从他们自己的评价中就能看出:“我们在整个东线的脊梁骨都被打断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