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周新安 油料所)
周新安,新县首府实验学校教师,生长在偏远小村庄的他,自小就有一个教师梦。自2008年走上教育工作岗位,一直醉心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默默付出着、耕耘着......
2013年,周老师作为新县的唯一教师代表赴信阳市参加“河南省第七届青年教师教育技能大赛复赛”。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他格外珍惜。一次次设计,一次次试讲,推翻了重来、再重来……天道酬勤,他相继获得市级、省级第一名的好成绩。
2015年,“群文阅读”实践研究的东风吹进了老区新县,作为刚接触群文阅读的周新安老师,积极参与,大胆实践,主动承担起了学校群文阅读研究的重任。虽然当时手中的资料十分匮乏,但他不畏难、不退缩,仅《河南省中小学群文阅读实践研究》小册子,他不知反复研读了多少遍。教学的闲暇,他仍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翻册子,忆讲座,问网友,花钱买视频课例看,日里上群文,夜里梦群文,非要搞个清楚明白不可。此后,他多次受邀到代咀九年一贯制学校、光彩实验学校、苏河中心学校、吴陈河中心校、周河中心校等地介绍经验、实作研训,以此推广群文阅读教学。
2016年周老师被借调到新县教研室,担任语文教研员。但由于舍不得三尺讲台,舍不得孩子们,在2017年,周老师主动提出申请:回到学校、回到课堂、回到学生当中去。 课堂、语文、学生等构成了符号,它们成了周老师的精神家园,他微笑着重新走上讲台。
重回讲台,周老师执教一年级。谁都知道,教一年级不易。周老师说:“感谢首府实验学校,给予我的勇气和信心。从教十年来,二至六年级都教过,唯独一年级没有尝试,如今终于如愿。”教了一年级才知道,原来很多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都成了问题。最令人头疼的,是上课有偷吃板栗的,动不动就要上厕所的,哪怕要喝口水,也向老师报告一下。
一日,刚领着孩子们读完拼音,一个小朋友把手举了起来,周老师的心头一喜,看来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一停下就有人举手。“老师,我要喝水”,再一看其他同学,纷纷骚动了起来,更有伸手去拿杯子的。
课是没法继续了。周老师一急,也拿起杯子,晃了晃,“你们看老师上课喝水了吗?”看到孩子们都停了下来,他伸出大拇指,“咱们上一年级了,下课再好好喝”,孩子们都点了点头。从那以后,每天上课喝水的同学明显减少,直到几乎没有。但也把他自己搭了进去,“你们看老师上课喝水了吗?”说出了就不能收回,做过了就没有后悔。它是示范引领,更像一句承诺。对于周老师这样一个咽喉炎比较严重,又在打拼音攻坚战的男老师来说,是何等的痛苦。
其实一年级孩子喜欢朗读,就是有点粗枝大叶,食之而不得其味。这就需要老师抓住一切机会,指导孩子朗读。如果错过了这一季,犹如农民错过了农时,今后想补也补不回来。于是,周老师除了每一节课都精心设计,悉心指导朗读之外,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
周老师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教一年级,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看见孩子,一天与一天不一样。从现在往回看,真有成就感……
每天晚饭后,当别人都出去散步时,周老师却掏出手机,做起了低头族:他打开班级微信群,把孩子们回家朗读的语音,逐条逐条地点开,逐条逐条地聆听,逐条逐条地记录,再逐条逐条地回复,少则一小时,多则直到深夜。
十年磨一剑,教育无止境。周老师向下扎根,向上生长,默默坚守,青春无悔,在岁月悄然划过的时光里,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编辑:吕文娟
责编:翟金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