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蛋白和蛋黄的功效和作用(吃鸡蛋黄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1、蛋黄有什么作用
蛋黄富含维生素B2,吃蛋黄可预防嘴角开裂、舌炎、嘴唇疼痛、开裂等常见病 痛。
人们多以为鸡蛋当中的蛋白质集中在蛋白中,实际上,蛋清的蛋白质含量仅有11%左右,水分却占88%之多。而脂肪,也是扎扎实实地集中在蛋黄部分,蛋清的脂肪含量仅有0、2%。蛋黄中的脂肪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一半以上正是橄榄油当中的主要成分――油酸,对预防心脏病有益。
若论维生素,毫无疑问,它们绝大部分都集中在蛋黄当中。蛋黄中有宝贵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这些都是脂溶性维生素,在蛋清当中根本没有它们的痕迹。就算是水溶性的维生素B族,绝大多数也存在于蛋黄当中。另外,蛋黄中那种浅黄的颜色,有一部分来自于核黄素的颜色,而核黄素就是维生素B2,它可以预防嘴角开裂、舌炎、嘴唇疼痛、开裂等常见病痛。
2、一天吃多少蛋黄好
有许多人认为鸡蛋黄中含胆固醇量很高,吃鸡蛋的时候会把蛋黄扔掉。医学专家发出提醒:鸡蛋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蛋黄中含有促进大脑发育、骨骼发育、造血等的多种营养物质。同时,因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卵磷脂等,对大脑发育有很好的作用,所以,少儿、青少年、孕妇和营养不良的人群应适量食用鸡蛋黄,普通人也大可不必“躲避”蛋黄。相比而言,鸡蛋清的主要成分仅有蛋白质以及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只有少部分人不宜多吃蛋黄。包括患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血管硬化的患者。吃鸡蛋以煮、蒸的方法最好,因为其中的脂肪、蛋白和维生素不会受到过多破坏。普通人一天吃上一个鸡蛋就够了。
3、吃鸡蛋的禁忌
忌吃煮老的鸡蛋
鸡蛋煮得时间过长,蛋黄表面会形成灰绿色硫化亚铁层,很难被人体吸收。蛋白质老化会变硬变韧,影响食欲,也不易吸收。
鸡蛋不宜与糖同煮
鸡蛋与糖同煮会因高温作用生成一种叫糖基赖氨酸的物质,破坏了鸡蛋中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成分,而且这种物质有凝血作用,进入人体后会造成危害。如需在煮鸡蛋中加糖,应该等稍凉后放入搅拌,味道不减。
什么人适合吃鸡蛋
1、一般人都适合:鸡蛋是婴幼儿、孕妇、产妇、病人的理想食品。可以说,鸡蛋是我们生活中既经济又必不可少的食品。但营养如此丰富的鸡蛋并非吃得越多越好,也并非人人都可以放心食用。
2、高热患者注意:鸡蛋中的蛋白质为完全蛋白质,进入机体可分解产生较多的额外热量,称之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这种特殊动力效应以蛋白质效应最大,增加热量的效应可达30%左右。所以,发热患者吃鸡蛋后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如同火上浇油,于退烧不利。此外,发热患者消化腺分泌减少,各种消化酶的活力下降,应吃清淡饮食,少吃含高蛋白质的食品。者肝炎患者较多食用蛋黄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不利于康复。这是由于蛋黄中含有脂肪酸和胆固醇,而脂肪酸和胆固醇均需在肝脏代谢。肝脏的负担过重,不利于肝炎的恢复,因此,肝炎患者不宜吃蛋黄。
3、肾脏病患者:肾炎患者肾功能和新陈代谢减退,尿量减少,体内代谢产物不能全部由肾脏排出体外,若食用鸡蛋过多,可使体内尿素增多,导致肾炎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尿毒症。高血压晚期食用鸡蛋会引起肾中动脉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肾损害和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者,应慎吃蛋或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