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禁区”的坚守者张有拥:让荒漠刮出“绿旋风”

2022-06-04 20:02:59 0

“生命禁区”的坚守者张有拥:让荒漠刮出“绿旋风”

  阿拉善6月4日电 题:“生命禁区”的坚守者张有拥:让荒漠刮出“绿旋风”

  记者 张林虎

  “现在这里的综合草原植被覆盖度由15%提高到17%,森林覆盖率达7.6%,这在以前不可想象。”4日,阿拉善右旗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和草原工作站站长张有拥如是说道。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阿拉善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交汇地,这里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是内蒙古乃至全国沙漠最多、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图为张有拥(左)在荒漠上调研。 受访者供图

  1986年,张有拥从赤峰农校林学专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阿拉善右旗林业工作站工作。从小见惯风沙肆虐的他回到了阿拉善,立志要为家乡做点什么。

  “人的一生太短暂,我想在有限的生命里,为国家多做一点事。”从此,张有拥在这块贫瘠荒凉的土地上开始了他的绿色事业。

  阿拉善盟自然条件恶劣,年蒸发量是降雨量的近百倍,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适宜人类生产生活面积仅占总面积的6%,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生命禁区”。

  张有拥告诉记者,当地严酷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发展林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重要性。“加之基础设施薄弱,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等困难,从事林业生产本身就意味着奉献、付出和牺牲。”张有拥说。

图为张有拥(左)在荒漠上调研。 受访者供图

  在林业系统工作的36年间,张有拥走遍了阿拉善右旗7个苏木30个嘎查,组织完成了近50万亩围栏封育、160多万亩人工造林、39万亩飞播造林以及45万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项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无论是从项目的前期调查,还是现地详查以及项目中期的实施到后期成效调查,张有拥始终全程参加。2016年,他被原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

  2003年,随着机构调整,张有拥来到阿拉善右旗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任站长。

  在这里,他负责组织完成了国家级森林鼠害工程治理项目,不仅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整和科学的预防除治鼠害模式,还完成了当地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基本掌握了阿拉善右旗境内林业外来和本土有害生物种类、分布以及发生发展情况,阿拉善右旗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先后两次获得了“全区森防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张有拥还参加了《巴丹吉林东南缘生态综合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植物图鉴》等多个重点项目的编制工作。

  “实际上,我就是为阿拉善生态环境的建设做一些最基本的探索。”36年来,张有拥爬过的山,涉过的水,走过的路,见过的动植物,数也数不清,他深入阿拉善右旗的边边角角,以科学的态度推动了这片热土的生态巨变。

图为张有拥在荒漠上调研。 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阿拉善右旗抓住封禁保护、自然修复、人工建设三大“关键词”,在落实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补奖等重大生态保护政策的基础上,把生态当作产业来经营,人工种植梭梭林面积累计达254万亩,接种繁育肉苁蓉35万亩,昔日的“沙窝窝”正在成为增收致富的“金饽饽”。

  而在这山青水秀满眼皆是生机的背后,正是一代又一代“绿色使者”的辛劳付出。“生态环保工作就像‘采蜜’,日积月累,不断地采集,才能呵护好自己热爱的蓝天、碧水、家园。”张有拥说。

  让张有拥欣慰的是,如今,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以及无数个像自己一样的人,正在用一点一滴的努力汇聚出点点绿色生机,有如星星之火般蔓延在苍茫阿拉善大地上。

  “我没什么感天动地的伟大梦想,就是想在本职岗位上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一代代造林人都是踩在前辈的肩膀上缓步前行,前辈的事业不能垮在我们这里。”张有拥说。(完)

关键字:  禁区  林业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