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邮票升值空间大不大(开国大典邮票金砖60克价格)
纪7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第5组)”邮票(见图1),因其图案及文字均取材于《开国大典》油画(第2版,见图3),被集邮者昵称为“开国大典”或“大典”。该邮票曾在1980年由《集邮》杂志主办的“建国30周年最佳邮票”评选中得票位居首位,可见集邮者对其喜爱程度之深,体现了其在我国邮票史的重要地位。本文试就该邮票图案取材的《开国大典》油画来龙去脉进行探寻。
一、油画来历
(一)组织创作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创作表现新中国成立题材的画作,时年37岁的董希文先生接受了创作巨幅油画《开国大典》这一光荣任务。他以“油画中国风”为创作风格,将民族绘画和西方绘画各自的长处相结合,只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于1953年初,绘成了长4米、宽2.33米的《开国大典》油画(第1版,见图2)
(图2:第1版《开国大典》油画,绘于1953年)
(二)画面内容
《开国大典》油画以近乎完美的形式,描绘了新中国诞生的历史场景,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画面中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时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泽东站在城楼中央,庄严地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站在毛泽东身后的第一排领导人为六位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从左至右依次为: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第二排领导人从左至右依次为周恩来、董必武(位于周恩来与朱德之间,仅可见留有小胡子的半张脸)、陈叔通、郭沫若;第三排为林伯渠。
(三)领袖评价
1953年4月,在中南海怀仁堂画展上,毛泽东首次欣赏《开国大典》油画时称赞:“是大国,是中国!我们的画拿到国际上去,别人是比不了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当时有领导人发现画面上的董必武只可见小半张脸,便对在场的董必武开玩笑说:“董老,画家只要一笔,就可以把您勾掉。”
二、油画改版
(一)第1次修改原画,形成第2版油画(见图3)
1955年,因受“高饶事件”影响,董希文按照中国革命博物馆关于修改第1版油画的要求,在原画中将位于第1排领导人最右侧的高岗抹掉,并在其原位置上代之以鲜花。 1959年,为庆祝建国10周年而发行的纪71邮票,其图案即采用了第2版油画雕刻而成。
(图3:第2版《开国大典》油画,改于1955年)
(二)第2次修改原画,形成第3版油画(见图4)
1968年,因文革政治形势需要,中国革命博物馆要求董希文删除《开国大典》油画中的刘少奇。当时董希文已经身处癌症晚期,在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痛苦下,将油画中的刘少奇抹掉,并在其原位置上重画了本来站在第2排、只露半张脸的时任国家副主席董必武。
(图4:第3版《开国大典》油画,改于1968年)
(三)第3次修改复制品,形成第4版油画(见图5)
1972年,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而筹办纪念美术展,董希文被要求改掉《开国大典》油画中的林伯渠,据推测,此为江青要求,因为在延安时期,林伯渠曾反对毛泽东与江青结婚,并为此带头搞了“约法三章”。
因为当时董希文病重住院,无法承担改画任务,所以由他的学生靳尚谊(后任中国美协主席)负责在已经2次修改的原画上改掉林伯渠。靳尚谊为尊重老师与历史,灵活地提出并执行了折中方案,即在董希文指导下,由他和画家赵域合作,首先复制了第3版油画,然后在复制品上进行修改,把林伯渠改成了不知名军人。
(图5:部分第4版《开国大典》油画,复制改于1972年)
1973年1月8日,董希文先生带着遗憾离世。
(四)复制第1版原画,形成第5版油画(同图2)
1979年,基于“实事求是”原则,中国革命博物馆征得上级同意,决定恢复《开国大典》油画原貌。然而,董希文的原画历经2次修改,已经难以复原,而且董希文的家属不同意第3次修改原画。该馆于是再次委托靳尚谊进行复制,靳尚谊因忙于公务,故推荐画家阎振铎、叶武林担纲,由2人根据原画并参照印刷品,合作复制了第1版《开国大典》油画。
三、存世版本
综上所述,《开国大典》油画于1953年问世后,历经3次修改及2次复制,现共有3个版本存世,相关情况如下:
(一)第3版油画
1955及1968年,董希文对第1版油画分别进行了修改,最终形成的第3版相比第1版,缺少了高岗、刘少奇,重画并前移了董必武,该画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二)第4版油画
1972年,靳尚谊、赵域合作对第3版油画先复制后修改,形成的第4版相较第1版,缺少了高岗、刘少奇和林伯渠,增加了1位无名军人,笔者未查阅到该画现存何处。
(三)第5版油画
1979年,阎振铎、叶武林合作对第1版油画进行了复制,形成的第5版油画,还原了高岗、刘少奇和林伯渠,在此后重大活动中展出的《开国大典》油画都是该版本,该画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