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浙江景山村:每一次改变都值得期待

2022-06-05 16:07:19 0

再访浙江景山村:每一次改变都值得期待

  (蹲点手记)再访浙江景山村:每一次改变都值得期待

  杭州6月5日电 题:再访浙江景山村:每一次改变都值得期待

  作者 钱晨菲

  不长不短的采访生涯里,景山村是特别的。

  初识景山村,源起一年前。去年二季度,浙江被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彼时,我们开始在浙江寻找“共富观察点”,以期通过见证一个个村庄的成长,看见浙江的探路成果。

  “何不选个‘空心村’,或许更能说明问题。”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们将目光锁定了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景山村——一个位于海拔500多米的大山上,底子薄弱、青壮年纷纷出走的小村庄。

景山村。 钱晨菲 摄

  此前,因为区位影响、无“人”困境,良好的自然禀赋并未让村子获得发展优势。去年秋首次“拜访”这里时,还未进村我便收到了一记“下马威”——正值雨季,山村的进村山路上,雨水裹挟着泥沙,未硬化的盘山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带我们上山的乡镇干部不时提醒,“慢点开、慢点开”。

  半年多后再访景山村,改变也是从这条路开始——崭新的柏油路蜿蜒向前,从山上下来的私家车与我们的车辆轻松交汇。“这次上来方便多了吧?”看到车上没有“风尘仆仆”的印记,景山村村委会副主任汪献军笑了。修好这条路,是他过去一年最大的成就。

  我从汪献军口中得知,原来的老路用了已有20多年,因为没有硬化、下雨天容易塌方,村里这几年连公交都没通,村民进出很不方便,很多人只能两个星期下一次山买东西。虽修路的提议在两年前就得到了多数村民的支持,但资金筹集、山地征用都是问题。去年村里换届选举后,年轻的村干部继续把修路作为了“头等大事”。

  “想让公交通到村口就必须要把路拓宽,就涉及到了土地问题,我往村民家里跑了无数次,同时加紧施工。现在柏油铺好了,我们又开始推进道路验收并针对整改意见进行完善,争取让大家早日坐上公交车。”汪献军说。

景山村的优美环境。 钱晨菲 摄

  “要想富先修路”,是再朴素不过的发展道理。盘山路的改头换面,从物理上拉近了景山村与外界的距离。在汪献军看来,村子“风景变钱景”因此也有了可能。现在,村干部们又有了新的目标——修好各自然村之间的连通道路、把村中的路全部硬化,并在村口建起停车场,为日后更多车辆的到访做好基础设施准备。

  在这个常住居民只有200多人的村落,改变还有不少。

  再走进它,是熟悉又有些许陌生的感觉。相比去年初识,村中新建的房屋多了不少,村内环境也更干净雅观。在联村干部——富阳区常安镇党委委员蒋宇鸿看来,“擦干净脸再发展”尤为重要。

发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泥舍村。 钱晨菲 摄

  “景山村之前是全镇环境最差的村庄之一,每次排名都排在末位,地面尘土漫天、到处是垃圾。先不说别的,脸面上大家都觉得难堪。去年,全区各乡镇举行大比武,我们发动全村村民在村干部带领下开始大扫除,给垃圾分好类、把庭院的杂物堆整齐。”蒋宇鸿说,在最近几次比武中,景山村进入第一梯队成为了环境优等生,环保理念、“家”的理念在村民心中落地生根,村委班子的凝聚力也更强了。

  好的环境也是为了好的发展。浙江探路共富的一年间,景山村亦在因地制宜寻找自己的共富路径——把客商“引进来”、让好风景和农产品“走出去”,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因“乡愁”回归,因“相信”留下。在外打拼多年的“90后”小伙倪云锋回来挑起了村党总支书记的担子。初次见面时,他说,“虽然没钱、没地、没人,但我们有高山云雾、有好生态,帮助出谋划策的人很多,我们也想努力依靠绿水青山‘无中生有’。相信景山村可以追上别人,实现共同富裕。”

  让倪云锋高兴的是,这一年,环境基础的打好、村干部的推介,让投资客愿意来到景山村走走看看,村里“引进来”有了不小的进展:山中的书屋找到了租客,签了长期协议,将被打造成康养小屋;自然村泥舍村建起了游客集散中心,新建的观景平台将在不久后供大家远眺群山;研学、露营、写生基地的资源优势也得到了客商的青睐……

村民回乡盖起新房。 钱晨菲 摄

  在浙江,环境优美的乡村发展产业,民宿是必须考虑的业态。

  喜欢被村民称作“阿芬”的汪申芬回村建设的民宿,是景山村产业发展的“先锋”,承担着给村里发展民宿探路的担子。作为“80后”的阿芬,也是景山村发展变化的体现者之一。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疫情背景下我们没有推广,但还是有好几拨客人找来。今天,也有两拨客人过来玩。现在我们的口碑慢慢传出去了。”她说。

  阿芬的民宿有14间房,去年他们开始修建二期项目,虽施工进度受到疫情影响,但今年再见时,这座小楼已经建起。按照她的计划,民宿扩大规模后,她会多招聘几位村民,帮助村里的低收入者就业增收。

  在阿芬身上也能看到,这个小村庄的发展思路正慢慢打开——如今,喜欢制作美食的阿芬开始尝试将原汁原味的高山食材加工售卖,如笋干、腐乳等等,每一样都不愁销路,一年光腐乳就能卖出2000多瓶。

大山中的民房。 钱晨菲 摄

  蒋宇鸿说,阿芬的东西卖得好,这让村里也打算尝试一下,通过短视频形式把美食推出去,把村民打造为网红推出去,把景山村的好山好水推出去。另外,这些土特产是城里人喜欢的,景山村也计划把农副产品加工做大,然后对接渠道打出自己的品牌。

  产业在“变”中寻机,走在村里我也能明显看到,这里村民的生活也在变得更有滋味。

  为方便老人生活,村里的老年食堂每顿饭提供一荤三素,成为了全村最热闹的地方;原来村里天黑睡觉,现在慢慢也有了广场舞等文体活动……

  “一年时间,对景山村这种底子不厚的村庄而言,要有大的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起码有一件事是可喜的,就是从村干部到村民,这里越来越有精气神,这是让一切有可能的基础。”望着眼前的村子,蒋宇鸿说。

  已近日落,阿芬家的灶台炊烟又起。看着这里的烟火气,感受着这里每一个人对明天的向往,一种强烈的感触也在心底萌生——起步走向共同富裕路上,在为一项项成绩欢呼的同时,能够保持一颗不躺平的奋斗之心,怀揣一份不止步的探索精神,也同样值得喝彩。也正是这种“气质”,让这座山村当下的每一处细小改变,都值得被期待。

  蹲点结束,离开景山村时,阿芬突然反问我,“第二次来了,你觉得村里变了啥?”

  “许是外来人多了,村中的狗都叫得不凶啦!”说罢,我们相视一笑。(完)

关键字:  先锋  景山  引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