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践行白求恩精神
“七一勋章”获得者,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辛育龄——毕生践行白求恩精神
作者:本报记者 管筱璞
“七一勋章”获得者,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辛育龄因病医治无效,于6月7日在北京逝世。这是辛育龄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翻拍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辛院长昨晚‘走’了。”6月8日一早,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主任梁朝阳在科室告诉大家这个噩耗。
“对于科室、医院,对于整个胸外科界,是莫大的损失。”青年医生马千里说:“即便辛院长年事已高,仍然像定海神针一样给我们鼓励和力量。如今他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毕生践行的白求恩精神永远传承,指引我们做个好大夫。”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七一勋章”获得者,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辛育龄因病医治无效,于6月7日22时5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从小战士到大专家,在战火纷飞中淬炼成长
马千里的手机里还珍藏着一段5分钟的视频,拍摄于2020年11月3日。当时正值北京胸外科年会前夕,他特意去病房看望辛老。在大家的提醒下,这位世纪老人对着镜头寄语与会者:“祝大家身体健康,预祝大会顺利、成功。”尽管口齿已不太清晰,但在场每个人都觉得心里暖洋洋的。
几个月后,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首次颁授。对这位与党同龄的百岁老人的颁授辞为:“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战争时期,曾与白求恩并肩战斗,多次冲上前线救治伤员。和平年代,长期致力于我国胸外科创建和发展,是中国人体肺移植手术第一人,在胸外科领域多个方面取得‘从0到1’的突破。”
同为大夫的辛晓梅,替父亲辛育龄领到了这枚沉甸甸的勋章。“因为父亲现在听力不是很好,所以我们贴在父亲的耳边告诉了他这个荣誉,感觉他的目光都变得明亮了,还握着我的手使劲摇晃。”每次提起要去领奖,即使在半睡眠状态的辛育龄也会马上睁开眼睛,变得精神起来。她还记得那时的情景,“问他我去代替您领这个奖高兴吗?父亲都会使劲地点头,不停地说高兴!”
辛育龄的一生是一部不断书写的传奇:43年前,他成功完成我国首例人体肺移植手术;50年前,在尼克松访华团的观摩下,他实施了针刺麻醉下的肺切除手术,患者全程清醒、平静自如,在国际上引起震动;64年前,在那个结核病肆虐的年代,他因创新手术方法治疗了200多例重症肺结核合并大咳血病人,获得卫生部技术革新奖……所谓“从0到1”的突破,绝不夸张。
从小战士到大专家,他在战火纷飞中淬炼成长,始终把个人理想与党的召唤紧紧联系在一起。
医生,并非辛育龄最初的职业选择。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目睹山河破碎,16岁的辛育龄投笔从戎,本想上战场杀敌,却因瘦小没能如愿,被安排成为冀中军区的卫生员。两年后,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派往白求恩医疗队担任司药,从此与白求恩精神深深结缘。
“医疗队和作战部队一样,要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我们的工作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不可疏忽。”白求恩常常对身边的人这样说。虽然相处数月后白求恩就牺牲了,但他留给辛育龄的印象却近乎永恒:“精神抖擞,目光敏锐,走路如飞,性格开朗,是个急性子。”
一次,部队转移途中遭遇敌机轰炸,驮着药品的马受了惊,药品洒了一地。白求恩一看怒气冲天,大发雷霆,训斥负责药品材料的辛育龄没管住马。辛育龄回忆:“当时我虽然感到挨骂委屈,可是我理解他的心情,这药材损失是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
注意到辛育龄的左臂被弹片划伤,白求恩赶忙动手缝合,这道伤疤跟了辛育龄一辈子,也为他注入了“对工作极端认真、对人民极端负责”的价值追求。
救死扶伤平生愿,人生价值是奉献
因为白求恩是胸外科大夫,辛育龄后来也选择将胸外科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1951年,他作为首批公派留学生,师从苏联著名胸外科专家、科学院院士包古士教授,用5年时间获得医学副博士学位回国。
白求恩曾告诉辛育龄:“离阵地越近,就越能多救些伤员!”考虑到地方医院病人多,能更好地学以致用、为人民服务,辛育龄毫不犹豫放弃了留在部队医院的机会,选择了前者。
多年后,相似的一幕重演。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辛育龄发明了电化学治疗肿瘤的方法,作为化疗介质的16根铂金针极其珍贵。一次,一个刚入职的小护士不留神,一根铂金针就掉进电梯夹缝里不见了。辛育龄知道后,少有地发了脾气:“你是手术室的护士,手术器械就是你的武器,丢了武器怎么打仗?”后来,辛育龄自己掏钱,又交给她一根崭新的铂金针,交代一定要好好保管。
“病人对我们是非常信任的,要不然怎么会让我们把他的胸腔打开呢?”这是辛育龄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他的弟子、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原主任刘德若对老师的习惯印象深刻。每次手术前,辛育龄总会洗去橡胶手套上的滑石粉,减小摩擦,触摸病肺时,动作尽可能轻柔。和他握过手的人都会发现,他的手十分柔软,这是长年的职业习惯使然。在他的言传身教下,胸外科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对于不切除的肺尽可能不去钳夹,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尽管人们都称呼他“辛院长”,事实上他在任时间非常短。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急需建设一所现代化医院。技术过硬又有医院管理经验,年逾花甲的辛育龄再次勇挑重担。三年后,中日友好医院落成。功成身退不恋权,他辞去院长职位,回到胸外科安心工作,甘之如饴。他曾以诗咏志:“救死扶伤平生愿,人生价值是奉献。”
无影灯下一棵“不老松”
“党让我去学习科学技术,我将一辈子安心于科学技术工作,并要为党的科学技术事业奋斗终生。”辛育龄身边的人都知道,他唯一的爱好是工作。
为了减轻病人负担,他长期坚持出诊不设特需专家号,只设普通专家号。遇到经济困难的病人,他不仅千方百计节约费用,还会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病人。非典期间,医院被征用,他已年过八旬,依然出任专家组组长,为每一位重症患者会诊。
辛育龄的最大愿望,是做无影灯下的一棵“不老松”。即便是在住院前一刻,他依然还在出门诊。刘德若回忆:“工作就跟他的生活融为一体,辛老一直工作到有一天出门诊,到中午发现站不起来、动不了,就只能找个轮椅推。”
正如他说过的那样,“始终以白求恩精神作为我一生的座右铭和旗帜,就是两个字,奉献。”
“我一息尚存,决不放弃。”辛育龄曾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表达自己朴素的想法:“白求恩把生命都为了我们的解放事业贡献给中国大地。我们多做一点事情,多去救治一点病人,就是多尽一点义务。”
马千里忍不住又拿出了自己的“宝贝”。十年前,他请辛育龄在自己的刷手衣上题字留念,辛老写下了这样一行字:“做白求恩式好大夫”。这是穿越时空的嘱托。
上一篇: 成都:以安逸生活激起消费“活”水
下一篇: 福建福州晋安区新增封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