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是哪里的方言,吴语是什么语言
近日一张《6-20岁能够熟练使用方言人群比例》图,
一时间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热议。
大家都对自己的家乡方言忧心忡忡!
其中会讲方言最多的地区是西南官话,
其次是冀鲁官话和中原官话,
而吴语,却是整个调查中最低的!
▽
苏州、杭州、宁波、温州,
会讲吴语的都在10%以下。
而上海相比上面四个地区稍高,
但也只有22.4%,
也就是说,每10个上海人中,
只有2个左右会讲上海话!
“册那,吴语要亡了!”
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熟练程度高的城市基本本地人占大比。
而上海是正好反过来,
更何况即使会说,有些人还不让你说那,
谁让我们是国际化大都市那,
不生气不生气!
上海又称“魔都”,
与“帝都”北京以及“妖都”广州,
是为中国三大都。
如同去广东香港发展最好懂粤语一样,
想在上海安居乐业,
学会上海话,是很重要的一步。
否则不光在普通话、上海话、英语、日语、
斯瓦西里语夹杂的办公室混不熟,
连出门买份生煎,
都可能被本地老阿姨贴上“乡毋宁”的标签。
上海对自己的方言有着特别的尊崇,
但是上海作为一座移民城市,
它的方言血统真的纯正吗?
如今的新上海话是被移民成就的方言
我们现在认知中的“上海话”,实际上指的是上海市区话。广义的“上海话”除了市区话,还有周边郊县的崇明方言、嘉定方言、松江方言、练塘方言等,现属苏州的吴江方言,也是广义的上海话。
上海方言图
上海话属于吴方言太湖片的苏沪嘉小片,早先只是松江话在黄浦江两岸的一个分支,地位没什么特殊之处。十九世纪中期以前,上海话的发展速度一直很慢,相比吴语其他分支,它保留了更多古吴越语的痕迹,这里的人们说话分尖团音,有不止一种入声韵尾、声韵调系统也更复杂。
上海人视为身份象征的新上海话,本身就是一种被移民成就了的方言。
1843年到二十世纪中期这一百多年间,市区的上海话的声母从27个变成28个,韵母从63个变成32个,声调从8个合并到5个,声韵调的拼合情况,发生了改变。词汇方面,市区上海话吸收了周边很多地区,诸如松江、苏州、苏北、宁波、杭州的方言土语,甚至英语词汇也被纳入上海话体系中。
吴语分布图
表示“不行”的“勿来三”是苏州话;“小把戏”是苏北话;表示“数量大程度高”的“莫牢牢”是杭州话;新上海人挂在嘴边的“不要太”,是把“莫牢牢”翻译成了普通话;骂流氓的“赤佬”是英语cheat的变形;说人精明的“门槛精”是“monkey精”的变形;就连现在被全国人民看做上海话标志的“阿拉”,其实也来源于宁波话,早先的上海人表示说“我们”时不说“阿拉”,只说“伲”或者“吾伲”。
洋泾浜英语一月通
不过,新上海话也不完全是周边方言的混合物。虽然上海话和宁波话、苏州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甚至拼合方式都很相似,但上海话比宁波话语速慢、降调少、抑扬顿挫感弱,听起来更“嗲”,又比苏州话语速快、降调多、抑扬顿挫感强,听起来更“硬”。
吴语并没有势弱,而是与时俱进
一些网友指出,吴语式微的主要原因是吴语内部差异较大,人口基数又都较小,才导致日益衰落。
这种说法一看就是站在象牙塔里看世界。每一个真正的上海人都会告诉你,吴语从来不是上海真正的方言。
早在19世纪,洋泾浜英语就取代吴语成为了上海真正的方言,它是英语与上海话结合的产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宁波话与粤语的影响。这种语言从来就没有失传,并且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普遍,最终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熟悉“三文治英语”。
早上9点,只要你随便走进一间陆家嘴写字楼,就能听见这种“新时代吴语”在格子间内此起彼伏。
”Fiona,每月把资产组合分析send给整个group。”
”这个project的schedule有些问题,尤其是buffer不多。另外,cost也偏高。目前我们没法confirm手上的resource能完全take得了。”
”anyway我们还是先pilot一下,再follow up最终的output,看能不能run的比较smoothly,更重要的是evaluate所有的cost能不能完全被cover掉……”
中午12点,吃饭午休的时候,人们也熟练的使用着这种接地气的方言。
”我一会儿坐subway去静安temple找你,那有很多高端的restaurant,我们一起吃个brunch或者喝个coffee,check一下周末的schedule。”
”Roma horse一定要flash,我个人对食材的要求很严格,食材必须flash。”
即便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德州人,一开始对新式上海方言非常不习惯,但是当在吴语区考察许久之后,竟也不由自主的学会了这样新奇的语言。
上海真的非常的fashion,是一个international之都,连方言都very有style。不像北京,在儿哪儿说儿话儿都儿必儿须儿卷儿舌儿,难度跟俄语没区别了。
保护一门语言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它,俙望傢苁訡迗幵始,多多use吴语,要素儴牠滅蕝就太terrible惹。
文章来源: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