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一片草原?
长春6月18日电 (记者 郭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首《敕勒歌》描绘出了古时草原的苍茂和壮美。然而,如今目之所及的草原也有可能是“浅草才能没马蹄”。
近年来,在松嫩平原腹地的吉林省乾安县,世界自然基金会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了“草原恢复与可持续管理试点”,使一片严重退化和盐碱化的草原再次焕发了生机。
试点草场土地盐碱化严重。(资料图) 世界自然基金会供图6月18日是中国第六个“草原保护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长春区域驻地工作组项目专员葛铮接受记者专访,讲述了他们修复草原的故事。
乾安县地处松嫩平原腹地,是中国半农半牧县之一,草原呈现出退化、盐碱化和沙化趋势。201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项目团队为了深入了解背后原因,在乾安县走访了周边社区的农牧民以及当地草原工作站的管理者,通过大量实地考察为后续草地恢复与管理工作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葛铮介绍,该项目团队选择了一处面积约11公顷并具有典型意义盐碱化问题的草场作为修复试点。他们根据草场植被和土壤状况,将草场划分四个区域,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恢复手段。
世界自然基金会项目团队在试点土地进行了浅翻轻耙。(资料图) 世界自然基金会供图恢复草场的第一步是种草。葛铮介绍,他们像农民种地一样,先对土地进行了浅翻轻耙,保留了生长状况良好的羊草群落,然后根据专家建议,播种了羊草、披碱草、草木樨和星星草四个本地草种。
该项目团队在试点草场架设了10台红外相机,对植被生长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在草场周围,他们设置了临时性围栏,防止家畜家禽进入。“恢复草场不仅仅是种草这么简单,一个重要的标准是植被群落结构良性演替并趋于稳定,系统内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葛铮说。
试点一年后,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科研人员对草场进行了生物多样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各区域草场植被不仅生长状况良好,也出现了许多动物的身影,啮齿类捕获率提高0.5%。
试点草场里的赤狐。(资料图) 世界自然基金会供图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后,该项目团队继续在当地探索适用于可持续发展的草场管理与经营模式。葛铮说,草原恢复不应局限于恢复草原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指标,也要为当地社区居民开发可持续的草原利用和管理模式。
不过,如何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现实问题仍是一大困扰。对此,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焉志远表示,在草原经营管理对策上,在遵循草场不退化的原则基础上,可采用适度的放牧和刈割管理制度,根据牧草和放牧家畜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经济利润的变化分析,确定区域草场最佳放牧率,权衡风险和利润,促进牧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焉志远表示,草原生态恢复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草原生态修复常用措施包括围栏封育、补播、施肥、机械松土和构建人工草地等方式,未来退化草原修复应结合生态恢复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材料,综合多方面研究成果,不断创新,形成多元化、集成化的技术体系,使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趋于精细化管理。
在试点草场,该项目团队发现了一个活跃的赤狐家庭,葛铮给其中一只取名“欢欢”。“《说文解字》中‘欢,喜乐也’,我们期望用纤纤细草,重筑生态屏障,重现草长莺飞可牧羊的美好画面。”葛铮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