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年候鸟式育种:北疆麦田守望者的种子梦

2023-01-27 13:44:51 0

20余年候鸟式育种:北疆麦田守望者的种子梦

  (新春走基层)20余年候鸟式育种:北疆麦田守望者的种子梦

  呼伦贝尔1月27日电 题:20余年候鸟式育种:北疆麦田守望者的种子梦

  作者 张玮 刁宇来

  春夏“北育”,秋冬“南繁”。20多年里,张春艳几乎没在家里过过春节,今年也不例外。

  “年夜饭都是在育种基地吃的。”接受记者采访时,张春艳笑道,相比回家过年,她更在乎的是今年能不能成功培育出小麦新品种。

  “70后”的张春艳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农垦拉布大林农牧场农林试验站的副站长,也是扎根在中国北疆麦田里的守望者。

  每年进入冬季,张春艳便“迁徙”到云南,进行小麦品种的“南繁”科研工作。

  “南有西双版纳,北有莫尔道嘎”,在很多人的理解中,这句话是彩云之南与内蒙古兴安在景色上的遥相呼应,然而,在张春艳心中,它还代表着“北育南繁”。

  “受气候条件限制,北方小麦只能进行一年一季试验,称之为‘北育’。但为了加快育种进程,冬季我们会到气候适宜小麦生长的云南元谋进行种植加代,也就是所谓的‘南繁’。”张春艳阐释道。

  张春艳从1997年开始“南繁”,从那时起,她也开启了从大东北到大西南的候鸟式迁徙。

  如今回忆起来,这些年像一幕幕影片涌入张春艳的脑海。

图为“南繁”的张春艳。 额尔古纳融媒体中心供图 图为“南繁”的张春艳。 额尔古纳融媒体中心供图

  女儿3岁时,张春艳为了能兼顾“南繁”和带娃,只身一人带着孩子去了云南。“由于池埂子非常窄,孩子太小走不稳,为了防止她掉进水渠里,有时候我就拎着孩子的衣领在田间走。”张春艳笑着说道。

  孩子长大后,家里安装了座机电话,每到周末,张春艳从元谋的农村育种基地到20公里以外的县城邮局排队给女儿打电话。到了上学的年纪,她便把女儿送到大连的寄宿学校,每年假期,女儿便直接从学校去云南陪妈妈一起“南繁”。

  “女儿常说,我对麦子比对她还亲。”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张春艳的笑容中仍流露着歉疚。

  女儿也总问:“妈妈,你觉得付出这么多值得吗?”

  张春艳的答案从未变过:“每一粒种子都像我的孩子,需要一直培育,不想也不能半途而废。看到自己培育出来的种子种在田里,很幸福,很值得!”

  已是杖朝之年的父亲曾是拉布大林农牧场良种站的站长,张春艳因为“南繁”,没法留在父亲身边尽孝,但父亲很是理解,“还能从女儿这一代新农人身上,看到我们老一辈热爱土地的模样,我很欣慰。”

  就这样,80多岁的老父亲陪着张春艳赴云南进行“南繁”。

  张春艳说,正是父亲当年的热情在她心里埋下了对种子的兴趣。“麦穗金黄是我和父亲共同的梦。”

  作为“农二代”的她,无论“北育南繁”还是“上天入地”,握紧自己的种子是她的梦想。

  2003年,拉布大林农牧场首次尝试太空育种,经过太空育种选育,2014年,第一个太空育种品种“太空格莱尼”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每亩地可增产约60斤。

  她告诉记者,一颗种子从航天育种开始到正式投产,最短也需要11年。

  “通过太空辐射或杂交之后,再进行4年的‘北育南繁’稳定品种、2年产量鉴定、2年品种比较、2年区域试验,最后1年生产。”张春艳如是说。

  2022年,张春艳挑选的两个小麦品种,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登上太空,又一次进行航天育种。

  20年里,拉布大林农牧场的小麦品种共有5次登上过太空,而每一粒种子都是由张春艳亲自挑选,“从特性到个头儿,都是优中选优。”

  张春艳说,太空育种增强了小麦的丰产性、抗病性、抗倒性,并提高了蛋白含量和优化面筋等特性。

  “连年增收是每一个农人的情怀,也是使命。”在张春艳看来,这份使命既要靠浪漫太空的藏粮于技,又要靠麦田守望的埋头苦干。(完)

关键字:  张春艳  南繁  杖朝  丰产性  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