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37的常规用量为几克_37的用法用量。
三七微温,味兼苦甘,祛瘀止血,止不留瘀,活血止痛,伤科必用。
(一)传统用法
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胃经。功效为行瘀止血,消肿定痛。本品能散瘀和血,瘀散则血自归经,血和则肿消痛止,故有止血消肿定痛之效,且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用于制止咯血、呕血、鼻出血、便血、崩漏等一切血证,功效甚佳。又为伤科要药,内服外敷均有消肿止痛之功;外用可止外伤出血。
(二)用量标准
煎服3~10克;研末吞服,每次1.0~1.5克,每日服1~3次;若失血重症,每次可吞服3~6克,每日服2~3次。外用适量。(三)名医绝招刘亦选(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三七的临床应用指征是为疼痛,麻木,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舌底脉络紫暗曲张,脉弦涩或结代。但孕妇禁用,气虚者慎用。治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以三七3克,配伍人参3克,研末服,每日3次。
治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之属气滞血瘀证或虚实夹杂者,以三七10克,配伍丹参30克,党参、山楂肉各15克,沉香10克。如有痰,加川贝母10克。
治瘀血型脑卒中、顽固性头:痛,偏寒偏热均可使用,以三七10克,配伍川芎12克,地龙、全蝎、僵蚕各10克,水煎服。
张林(吉林白城医院主任医师)
三七主治肝血瘀阻、血瘀伤络之臌胀(甲、乙型肝炎,肝硬化)、石淋(泌尿系结石)。但是,实热证、阴虚口干、高血压不宜用。
治肝硬化(初期及康复期),以三七30克,配伍紫河车、红参、茵陈各100克,地鳖虫、郁金、鸡内金、姜黄各30克,藏红花10~20克。
治石淋,以三七5克,配伍金钱草50克,鸡内金10~50克,山楂25克,淮山药、杜仲各20克,海金沙、泽泻、茯苓、萆薢各15克,熟地黄、牡丹皮、山萸肉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另以三七5克,鸡内金10克,共研细末,分2包随汤药服。
刘永年(南京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三七性平,味微甘酸,有安神补血之功,应用指征是临床肝气失调证。主治不眠、郁证、汗证等具有郁、躁的症候表现者,即可投*之;其次,应随证配伍疏肝、潜镇、养血、安神类药物以加强疗效。此外,还当配合心理疏导。
治肝郁失眠(神经衰弱),配伍丹参、酸枣仁、合欢皮;治脏躁,配伍浮麦大枣炙草汤;治梅核气(慢性咽炎、咽部癔球),配伍合欢皮、香附、木蝴蝶、桔梗、甘草。
吴震西(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三七主治出血诸证、胸痹心痛、跌打损伤。其指征是舌质紫有瘀点瘀斑,脉涩或沉细无力。但孕妇忌用。
三七配伍用量为煎服10克。急症宜用30~50克大剂量的水浸液灌肠;慢性疾病宜小剂量研粉末吞服1.5克,长期使用。
治各种出血(咯血、鼻出血、上消化道出血),配伍白及、煅花蕊石;治脑卒中后遗症及血黏度增高者,配伍水蛭;治冠心病,配伍丹参;治便血,配伍地榆、槐花;治尿血,配伍瞿麦、大蓟、小蓟;治跌打损伤疼痛(各种外伤、新伤、宿伤),配伍乳香、没药。
任义(承德医学院附院主任医师)
三七的临床应用指征为各种出血表现(包括实验室检查),舌紫暗、瘀斑、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等及血液流变学异常者。
三七粉剂冲服3~5克,对消化道疾病尤为适用。
治血热出血,以三七6克,配伍地榆、侧柏叶炭各30克,生地黄20克,焦栀子15克,龙胆草10克。
治咯血,以三七6克,配伍仙鹤草20克,瓜蒌20~30克,黄芩15克,川贝母10克。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以三七6克,配伍杜仲炭30克,白术、龙胆草各10克,白芍15克,当归5~10克.
治消化性溃疡及溃疡性结肠炎,以三七3~6克研粉,配伍白及粉5克,儿茶、甘松各10克。
治外伤血肿,以三七6克,配伍当归、乳香、没药各15克,紫草10克。
治瘀血疼痛,以三七6克,配伍丹参30克,红花、当归各10克。
邵梦扬(河南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三七主治癌症,对各种癌症均可使用,尤对胃癌、肠癌、肝癌、食管癌等消化道癌症疗效较好,三七以止血著称,但又有良好的消瘀祛腐作用。故出血、血瘀均可用之,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对于出血,不管因寒、因热、因瘀、因虚,均可配伍使用。
无出血证、无瘀血阻滞表现者,不宜使用。
治各种出血证,以三七1~10克为主。咯血者,配白及;呕血者,配大黄;便血者,配紫草、茜草根;出血者,有热者配白茅根、大黄;癌症出血者,配紫草、仙鹤草;出血有瘀证者,配蒲黄、大黄。治冠心病心绞痛,配伍丹参、当归、川芎、檀香。
治出血性脑血管病,以三七3~10克,配伍怀牛.膝、大黄、赤芍。
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以三七3~10克,配伍丹参、水蛭、血竭。治疮疡肿痛,以三七3~6克,配伍乳香、没药,内服或外用。
治肠癌痢下脓血,以三七3~6克,配伍冰片、麝香,外用。
柴有华(榆林地区第二医院主任医师)
三七主治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肝硬化腹水.妇科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以久病不愈的出血、瘀血为临床应用指征。临床验证,三七还有降血脂作用。
治肝硬化腹水,以三七6~10克,配伍益母草30克,槟榔10克。
治崩漏,以三七6~10克,配伍炙黄芪60~90克,当归10~15克。
治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三七3~6克,配伍丹参30克,白及18克。
周楚良(重庆南岸第一中医院主任医师)
三七为活血化瘀药,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以降低血脂、调节心律,可作为老年保健药用。
临床应用指征为心胸闷胀、心悸(脉促、结、代,心电图心律失常)、心绞痛、咯血、老年性眩晕(脑动脉硬化)。
三七配伍用量为10克。
治冠心病心绞痛,配伍丹参、瓜蒌壳、薤白各30克,枳实20克,姜半夏、延胡索各15克,檀香12克,川芎、甘草各10克。
治心肺疾病,脉结代促,配伍丹参、红参各30克,炙甘草15克,川芎、红花、延胡索各10克,细辛5克,麦门冬3克。
治咯血、支气管扩张或其他出血,配伍瓜蒌壳20克,海浮石、炒栀子、阿胶各15克,诃子、青黛、甘草各10克。
治中老年人的脑动脉硬化,眩晕,走路不稳,配伍丹参、泽泻各30克,制何首乌、红参、地龙各20克,天麻、白术各15克,红花、川芎各10克。
林庆祥(厦门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三七通络散瘀,止血作用迅速,临床广泛用于血证及瘀血痛证,症见疼痛固定,月经色黑成块。颜面晦暗,舌下青筋肿大。
三七用量为每次1~6克,每日可服2~3次。
治冠心病心绞痛,以三七2~3克,配西洋参等量,研粉冲服,每次2~3克,早晚各服1次。有胃病者,加等量鸡内金;有胃出血史,加血竭(量少于三七、西洋参)。
治胃脘疼痛及胁下疼痛,以三七3克研粉,开水冲服。
治支气管扩张略血,以三七粉,配伍白及粉各3克,开水送服。治血证,尤其是血热妄行之咯血,以三七粉3克,配伍黄芩9克,黄连6克,水煎服。
治产后血瘀腹痛,以三七粉5克,配伍香附粉9克,开水冲服。(四)临床妙验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出血范华昌等老师以参三七注射液8~12毫升(每1毫升含生药0.5克),加入葡萄糖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l次,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出血110例,治愈102例,占92.73%(《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