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籽中毒症状表现与解救方法_棉籽中毒的诊断、后遗症与病例
【别名】木棉籽、棉花核。
【来源】本品为草棉Gossypium herb ace umL.等的种子。棉花籽为锦葵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同属植物】
1.树棉Gossypium arboreum L.的种子。
2.陆地棉G.hirsutum L.的种子。
3.海岛棉G.barba dense L.的种子。
【药用特点与中毒机制】本品性味辛热,有毒,棉花根也有毒,棉籽中的主要成分含棉籽酚,约0.6%,并含极微量的黄曲霉毒素Bi。棉籽榨油后的渣(棉籽饼)棉酚含量较高,粗制棉籽油中也含有棉酚。棉籽具有滋补、强壮、温肾、补虚、止血、通乳、抗癌之效,6~12g煎汤内服,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棉花根可补虚、平喘、调经。内服煎汤30~60g,根皮10~30g,阴虚火旺者和孕妇忌服。如超量食用棉籽或棉花根,或误食粗制的棉籽油,或食用榨油后的棉籽饼,均可引起棉酚中毒。棉酚是一种细胞原浆毒,对心、肝、肺、肾、胃肠道等实质性细胞及血管、神经均有强毒,能使肝肾等细胞混浊肿胀,引起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对神经系统以中枢神经的损害最为明显,并能使毛细血管的渗透性增高,引起胃肠道及肝脏大量出血。对睾丸和卵巢也有较大影响,能显著抑制生育能力。
棉籽油(粗制)的棉酚含量有的可高达1.22mg%~1.65mg%,超国标25~40倍。1982年,有人在新疆喀什市农贸市场抽查100份棉籽油,其中92份呈强阳性,伽师垦区20多年存在的“伽师综合征”(低钾、不孕、性障碍等),经喀什地区卫生防疫站确定为慢性生棉籽油中毒所致,其发病率为60%。
【中毒症状】潜伏期短至4h左右,长至1周,一般2~4d,发病的缓急、症状的轻重与食用的方法有关,若棉籽饼先经炮制或炒熟后再与面粉混合烙饼吃,症状很轻,一般食后稍有头晕、头痛、便秘;若将生棉籽不经炒或炮即烙饼时,除上述症状外,接着出现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胃部烧灼感、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疲乏无力、精神萎靡、胃肠出血、四肢发麻、烦躁不安、流涎、黄疸、肝大压痛、嗜睡、昏迷、抽搐、肺水肿、肝肾功能不全、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尿毒症等,最后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由于气温升高可诱发毒性症状发作,故在夏季大量进食本品,病人可能出现高热、乏力、无汗或少汗、皮肤发红,伴有难以忍受的针刺、烧灼感、瘙痒及心慌、气急、胸闷、口唇及肢体麻木,有的病人眼花、流泪、头晕、头痛,如果在日光下,上述症状更加严重,并伴有面部水肿等。病人喜欢在阴凉处或跳进池塘,全身浸入水中,故某些地区称之为“烧热病”或“热慌病”。多数病人尤其是妇女,更多的是孕、产期及哺乳期妇女肢体严重麻木,并伴有多饮、多尿、软瘫等症状。由于多尿,可排出大量电解质,使血中钾、镁、钠、钙显著降低,如不及时补充,可致心脏停搏,或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长期服用粗制棉籽油,可使男性精子生成受到阻抑以致绝育,可使女子闭经等。
【解救方法】
1.早期进行催吐、洗胃、导泻。
2.静脉输入5%葡萄糖溶液,加入大量维生素C,轻症可多饮糖水。不可用高渗糖水。
3.在心电图监护下,以血钾测定值为参考,进行补钾。
4.服通用解毒药及药用炭末。
5.肌内注射二巯基丙磺酸钠250mg,每日1次,3d为1个疗程,之后停药3~7d,再进行第2疗程。必要时进行第3、第4疗程。
6.对症治疗,如昏迷、呼吸困难、循环衰竭时应用中枢兴奋药;肢体麻木可用氢溴酸加蓝他敏作穴位注射治疗,上肢选合谷与内关,或内关与曲池穴交替注射,下肢选阳陵泉与足三里交替注射;面部水肿可用抗组胺药物;高热应避免日光照射,或用物理方法降温,并酌情给予退热药;女性生殖系统损害,可用雌激素及黄体酮或中药、针灸。
7.口服甘草绿豆汤或益元散解毒。
8.抽搐及昏迷时,服安宫牛黄丸,或肌内、静脉注射安宫牛黄针(醒脑静)。
9.出现黄疸时,用茵陈15g,山栀9g,板蓝根12g,车前草15g,龙胆草15g,大黄(后下)6g,滑石30g,甘草15g,水煎2次,合在一起,早晚分服。
10.灼热型偏湿热病人以加味甘露消毒饮为主方。偏血热者,以土茯苓汤加生地黄、白芍、龟甲、玄参。
11.麻木型偏湿热病人,以甘露消毒饮为基础,酌加活血通络及舒筋药。偏血虚经阻者,以葛根、桂枝、秦艽汤加减。
12.灼热加麻木型(混合型)病人,脾虚湿滞者,用加味六和汤加桑枝。肝脾不和者,以六和汤加柴胡、白芍。
13.给予兴国解毒药(参见“第一篇总论,第3章,第四节,二、解毒中草药及中药复方”中“中药复方”下内容)。
14.用绿豆煎汤冲服益元散9g,或用蜂蜜少许,温开水调服。15.生石膏18g,水煎服。
【预防】
1.药用棉籽或棉花根,需严格掌握,不可超量。
2.棉酚与碱作用可形成棉酚钠盐,此钠盐可溶于水,而不溶于油,故棉籽油可用碱炼方法去毒,棉籽饼含棉酚最多,更需碱炼处理。方法如下:将棉饼用碱水浸泡数小时,去水后,加热煮1h,再掺入米、面中食用。棉籽油加碱水处理可将棉酚去除。
【有关中成药】锦棉片、黑药肉、硇砂膏。
【中毒实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11一56岁。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多于日晒下劳动时加重,多数病人于1次进食后,即发生口干乏味、恶心呕吐、厌油腻、脘胁部肿胀样疼痛、腹胀夜晚严重。28例有肝大伴叩压痛, 肝功能障碍, SGPT≥60U, 其中17例有明显黄疸,19例心率增快,4例心律失常,10例心音低钝,6例胸闷气短, 18例低血钾, 血钾测定均≤1.6mmol/L。心电图检查均有ST压低,T波平坦、倒置,U≥T。其中2例已迁延1~3年,每次发作须大量补钾方才见效。5例有昏倒史,其中1例昏迷5d。神经、精神症状持续8d。本组已婚男女24例均有性欲减退症状,女性病后闭经者4例,月经紊乱者8例。9例于病程3~5周查均见子宫萎缩,随访1~5年,仅1例和2例男性配偶怀孕。
本组有12例血白细胞≥10×109/L,16例粪便检出棉酚。其阴转日数平均为52.6d。有6例尿蛋白阳性,镜检有小圆上皮细胞、红细胞及管型。治疗:本组27例对症治疗1~2周后症状开始改善,2~3个月后康复,有5例重型用中药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治疗1周症状改善,4~5周康复。
上一篇: 什么叫神经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