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极穴的作用和功效_准确定位、取穴方法和针灸方法

2023-06-02 13:58:10 0

中极穴的作用和功效_准确定位、取穴方法和针灸方法

[来源]《苏文古孔论》:“人脉从中极以下开始。”

【别名来源】玉泉,启元的针灸甲B经,外台秘精,启元的黄帝蟾蜍经,膀胱收藏的圣吉宗路

【穴位名称解读】这个穴位应该是它也在脐下4寸,是人体上、下、左、右的中点,所以得名。

“位于”脐下4英寸(针灸A和B经典)。

“解剖”在腹部白线上,伴有腹疝;浅表动脉和静脉,腹壁下动脉和静脉的分支;髂腹下神经有前皮支。

【归经】此点属于任经。本穴为膀胱脏腑之穴;足太阴、足觉阴、足少阴、任经的交汇处。

【选穴法】仰卧。在下腹部的前中线,点选择在脐下4英寸(见图)。【作用与功效】补肾调经、通膀胱、清湿热。

[适应症]排尿困难、尿频、遗尿症、疝气;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痛经、子宫出血、白带出血、阴僵、闭经、不孕、产后细胞色素、恶露、阴痒。

【针刺法】直刺0.5~1寸,局部酸肿,并扩散至外生殖器和外阴。艾灸、艾锥灸或温针可5~7强;艾条灸10~20分钟【兼容应用】不利排尿,排尿频率分布于齐海、慈辽、卫中穴;用膀胱舒、支边、三阴交穴闭尿;遗尿症用三阴交、肾舒、膀胱舒穴;疝气伴吉来、魏道、大敦穴位;遗精、早泄、阴虚结合肾虚、知石、惠阳穴;月经不分配气海、血海、肾舒分;痛经三阴交、地吉穴;子宫出血带隐白、三阴交、血海穴;带下有带脉、去泉、阴灵泉穴位;阴庭配归、百会、惠阳穴;不孕症伴三阴交、足三里、血海、肾舒闭经伴桂来、血海;产后细胞皮与三阴交和合骨穴不匹配;恶露不断与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穴相匹配;阴痒配去泉和利沟分。

[注意事项]针刺前清空尿液,切勿深刺,慢慢扎针,以免刺破膀胱和肠管。艾灸不适合孕妇。【临床应用】男性性功能障碍、尿潴留、尿失禁、痛经和慢性盆腔炎。

关键字:  中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