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锜加味四逆散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2023-06-06 13:26:33 0

欧阳锜加味四逆散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加味四逆散

【配方组成】柴胡15g,白芍20g,枳实12g,甘草10g,板

蓝根30g,虎杖30g,牡丹皮12g,夏枯草10g,川楝子12g,薏苡仁24g,郁金12g,佛手12g,鸡内金18g,麦芽12g,神曲12g。

【作用与功效】疏肝理气

【适应证】慢性乙肝,烦闷不乐,善太息,急躁易怒,

胁胀或痛,倦怠乏力。

【欧阳氏临证心得】治慢性乙肝以疏肝解毒为总则。慢性乙肝的病因乃感染乙肝病毒所致。而发病机制主要为肝郁气滞,其他见证亦是在此证基础上演变而成的。肝气疏泄正常,气血平和,精神舒畅,自无抑郁之患。若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出现烦闷不乐,善太息,急躁易怒,胁胀或痛,倦怠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弦细等肝郁气滞之证。

治当疏肝理气,达郁解毒,以四逆散为基础,药用柴胡、白芍、枳实、甘草、板蓝根、虎杖、牡丹皮、夏枯草、川楝子、薏苡仁、郁金、佛手、鸡内金、麦芽、神曲。但疏泄不宜太猛,故疏肝理气之品不宜剂量过大过猛,适当加入达郁养肝之品。

如一般肝郁柴胡宜稍重,肝郁日久白芍宜多加。郁久则化热,热伏于内,不能发泄,兼见口苦、口干、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或见失眠多热、便干、纳呆、头晕等称为肝郁化热。治当疏肝解毒,清热凉血,以基本方去佛手、麦芽、神曲,加连翘、牡丹皮、栀子、黄芩、生地黄。但凉血清热不宜太寒,一般要少用或不用苦寒直折之品。热伏于内,耗伤阴液,兼见头晕,失眠,口干,尿黄,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或见多梦,手足心热,两目干涩等则为肝郁伤阴。治当疏肝解毒凉血养阴,以基本方去佛手、麦芽、神曲,加生地黄、女贞子、麦冬、桑椹、枸杞子。但养阴不宜太腻,只宜适当加入,不可过于滋腻增滞。

【解读赏析】四逆散者,主治手足不温。其证缘于外邪传经入里,气机为之郁遏,不得疏泄,导致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而见手足不温。此种“四逆”与阳衰阴盛的四肢厥逆有本质区别。

本方之用,胡希恕先生对四逆散条文亦深表疑义,认为:

“验之实践,四逆见本方证者甚少,故本方的应用,不必限于以上所述的四逆,凡形似大柴胡汤证、不呕且不可下者,大都宜本方。”临床所验,四逆散似乎并没有明确的主证,胁痛与胸胁苦满是最关键的指征。这种疼痛部位多偏胸胁、两少腹部,疼痛为胀痛,或挛痛。临床常见一部分人,平时并无甚病,但一到秋冬天凉,人未觉冷,而两手已先凉。这即是典型的柴胡体质。柴胡体质的人患病时易出现柴胡证,所谓柴胡证,主要以胸胁苦满、寒热往来、休作有时为主要表现。

“胸胁苦满”就是柴胡证的必见指征。

胸胁部的腹痛、腹满、硬满、触痛、压痛等均包括在内。

“寒热往来”除体温变化外,包括患者自觉的寒热交替感。“往来”与“休作有时”不单指体温,亦指其他症状的发生在时间上有一定的规律,或有一定的周期,或是交替发作。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并无四逆表现,用此方而可获效者。

关键字:  加味四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