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永祥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漆永祥 北京大学)

2022-10-25 17:38:05 0

漆永祥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漆永祥 北京大学)

虚构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突发的疫情,让本该是重返故乡、亲朋相聚的良辰,被涂抹上别样的色彩。然而,这也让我们再次体认家园和亲人在心头的重量。当时光冲刷下,一切物是人非,记忆逐渐模糊,或许还可以通过文字,重整内心的秩序,重新发现山河与故人。

《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第2期“非虚构”栏目推出“山河与故人”小辑,汇集五位作家重访故乡故人故事的文章,在这里,有内蒙草原、甘肃山村,也有郯城老家、马州矿区、潮州小城……他们用文字凝固时光、储存情感、激活记忆,呈现故乡书写的丰富面貌。

今日推荐的是漆永祥的《我的太爷老师》。

作者

漆永祥

1965年生,甘肃漳县人。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北京大学文学博士。著有《五更盘道》《依稀识得故乡痕:漆家山50年村史》及学术著作《乾嘉考据学研究》《清学札记》等。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他亲手缔造了一个理想王国,他的王国一度是那么地熠熠辉煌,就像点缀在贫瘠山野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最原始、最自然、最美好的人性光芒。他的老去与凋谢,带走了一个山村淳朴自然的天籁时代。他曾经是那个山村的脊梁,经风见雨,质朴坚劲,顶天立地,支柱纲常。

——漆永祥《我的太爷老师》

点评

依稀识得故乡痕

◎ 费祎

阅读中,我明显感觉到此书作者漆永祥的初心所在:为故乡和故乡人写“史”。具体而言,就是为西北一个小山村“漆家山”写史。在他的另一部著作《依稀识得故乡痕——漆家山50年村史》中,书前的题词让我至为感动:

谨以此册村史

献给苦焦而温暖的漆家山

献给日夜劳作的父老乡亲们

份题词也正是《五更盘道》的写作缘由和精神内核。它是一个从山村长大的文化人,回馈给养育他的父老乡亲的“微薄的献礼”。这份微薄献礼却掺杂着沉甸甸的情感——对过去生活、亲朋、师友的感激,对改善故乡现实无能为力的愧疚,和对将来做更多贡献的期许。

《五更盘道》写了众多陪伴作者成长的父老乡亲,其中又重点写了两类人,一是老师、同学,二是亲人,无不写得生动形象,比如,在《无言丰碑的孔夫子——我的太爷老师》中,作者写“太爷”教学生写字:

有个娃写“毛”字,从右往左歪斜着横画三笔,然后从下边拐弯儿向上画竖弯勾,而且穿透了最上面的一横,太爷看到气坏了,就边追边打边骂:“你这心荒的东西,你给戳透了,你还给戳透了,你这个小现行反革命!你怎么对得起毛主席!”

另一处,作者写“太爷”教学生学习字义:

他教书有声有色,形神兼具,例如有娃问“拖”字是个啥?咋个念?太爷便拽掐着他的手满院子跑,直到说出“拖”来才放手,从此永志不忘。

类似的生动画面还有很多,比如,冬天教室太冷,“太爷”带孩子们去他家中读书,学生太过顽皮,把炕踩出了窟窿,“太爷”气得边咳边骂,同时还慌里慌张地抱着土坯补炕;因为学生偷村民的瓜,“太爷”勃然大怒,对学生边打边骂:“我的人被你们丢光了,丢尽了,丢到背后河去了,你赔你赔,让你大赔,让你妈赔!”——把艰辛的乡村教学场景写得虎虎有生气,把一个粗野、爱面子,文化水平不高,却也善良、负责任、重伦理、多才多艺的乡村老师写得活灵活现。

好像在每一个乡村都有一个“太爷”这样的人物。我的村庄也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姓徐,是我的小学老师,村里人都叫他“徐小能”。徐老师待学生极好,循循善诱,从不打骂。和“太爷”一样,徐老师多才多艺,教唱歌,当导演,还兼了书法老师、数学老师、语文老师,好像没有什么课他没教过。徐老师极其重形象,一年四季身上的中山装总是笔挺干净,虽然洗得发白了,但永远棱角分明,妥妥帖帖,没有皱褶。就连下田的时候,徐老师和一般村民也不同,他扛着锄头,步伐矫健,像是去参加颁奖典礼。他非常节俭,每年教师节学校都会发一支钢笔,徐老师教学几十年,攒了几十支钢笔,中山装口袋里插着的却永远是最初的那一支。

和我的徐老师相比,“太爷”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是一身毛病,爱骂人,粗鲁,贪小利,体罚学生。隔着岁月的风尘回头望,正是这样一个不完美的乡村先生,用他的土法子、笨方法,给了一群山里娃最初的启蒙。这启蒙不是现在城市里流行的艺术启蒙、知识启蒙,而是充满人性的,充满“吾乡吾土”特色的人生启蒙。这种启蒙,让从山里走出的孩子们有了“根”。有了根,他们无论走多远,心里都是踏实而安稳的。

通往村小的山路

作者有长年乡土生活的经历,同时是专业的古典文献研究者,再加上对生活精细而深情的体悟,《五更盘道》的文字融方言土语、典雅文言、流畅白话于一体,或鲜活灵动,或雅俗相间,或洒脱幽默。例如,写爷爷在山间祈祷之际,几大段话,絮絮叨叨,密密匝匝,全用方言土语,恰合“爷爷”作为一介山民的身份性格,又呈现出爷爷对孙儿的深情。可谓书中一大精彩段落。又如,书中写高一班主任一边擀面一面训斥学生,极具画面感:

老师有条不紊地将炒好的臊子盛在碗里晾凉装在罐头瓶里,把油清出来装在啤酒瓶中。然后开始在一块小案板上和面擀面,擀两下回头吐三五个字。王强那天运气不好,穿了一件新棉袄,所以老师重点骂他。比如说“你大你妈”——砰砰,“把你送来”——砰砰,“让你念书”——砰砰,“给你缝的新裹袄”——砰砰,“真是让你糟蹋了”——砰砰,“你个狗油儿”——砰砰,“我捶你个背耳朵的”——砰砰。老师扬起擀面杖要捶,大概怕弄脏了面,就又收了回去。擀面声和斥责声相配合,极富韵律。

读来只觉电影画面在眼前上演,有声,有色,有节奏,有韵律。透过文字,仿佛看得见两个挨训的学生强忍着的笑声和饥肠辘辘的咕咕声。

当然,在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父老乡亲”的同时,作者和小伙伴们的形象也跃然纸上。记得当初读《创业史》,看到梁大老汉舍不得将自家牲畜入社,半夜起床查看,就想拍案:呀,这个老汉我见过的,就是村里那一排那一户家的老汉的样子啊!现在读《五更盘道》,也忍不住叹道:这些个小孩,这个老师,这个爷爷,我都见过的!

漆永祥任教于著名学府,以古典文献研究为业,但他写吾乡吾土,写一路成长而来的行迹,并不炫才炫学,而是朴实、自然,坦率真诚,这与那些充斥着驳杂知识的学者散文有所不同,它是一个成熟文化人的寻根之路(此书也提及作者读大学和工作后的一些经历,但无疑关于故土的书写更令人印象深刻,更能唤起如我辈有乡村生活经验的读者的理解和共鸣)。那自由自在,在山野自然中欣欣然成长的少年经历,不仅仅是对一段艰辛历史的回忆,更积蓄了蓬勃的生命原力,是所有出身乡村的文化人永远的精神家园。

发表于《光明日报》2019年8月3日12版,有删节

赏读

我的太爷老师(节选)

◎ 漆永祥

漆家山村学(原校舍是图下方一排北房,右侧是驴圈)

我的家乡位于祖国西北边陲,是青藏高原上一个贫寒闭塞的小山村。村子在陡峻高岭的山腰,自东至西呈环形的山弯里,散落着二十来户农家院落。背山向阳,南亩绕村,桃梨杏柳,绿荫傍屋,青瓦白茅,炊烟袅袅,居民往还,守望相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就风光而言,算得上是世外桃源了。

祖辈们蛰居本村的历史,绝不会超过两百年。爷爷在世时曾指着老坟给我数,他爷爷坟堆以上的坟头,就不知道怎么个排序,所以有人问起我的族源,我常常戏称“三代以上无考”。祖先们来自何方?又因何飘落在此?因无识文断字之人,所以祖祖辈辈,天籁未凿,蒙昧混沌,枯草残叶,自生自灭,村子的历史与传说,都永远被埋进那些坟堆了。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天辟地有了所学堂,可以说真正是新旧时代的分水岭!

学堂在村子中间的山梁崖子下,是一间南北向的大房子。两边两个双扇门,门扇是“文革”时从神庙拆来的,有雕花的窗棂;屋里高低不等有几排长桌与板凳,西墙上挂块小黑板,黑板顶墙上贴张缺角的毛主席像;东西厢有几间低矮茅屋,是羊圈和驴圈,娃娃们整天和牲畜一起学习,相安无事,其乐融融;南边是悬土崖子,边上蹲了一个照壁,两边被农家一溜线儿地堆放着硬柴,却自然形成了南墙;中间是小半个篮球场大的院子,碎石突兀,高低不平。这就是学堂的全貌。

这里不仅仅是学堂,还是生产队集会、批斗、学《毛选》、扯闲帮子传播是非的集散地,尤其过年时耍社火演戏也在此处。学堂的作用,按上古来说就是“明堂”,照今天而言就是村里的“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广场”。

无所不能的“戳气”和“行人”

学堂的老师是一位同村人,民办教师,每月有八元钱薪水,还有生产队全勤的工分。他四十来岁,中等个儿,胖瘦相宜,方脸疏眉,嘴角下垂,呈悲苦状,背微微驼,常双手抱胸,筒袖而行。老师的官名叫漆润江,奶名我至今都不大清楚,但他有两个外号:“行人”与“戳气”。“行人”是能干能行的褒语;“戳气”很难解释,有小气计较、惹人嫌厌的意味。老师在村里的地位,一方面是至高无上的,这不仅仅因为他是老师,更重要的是几乎凡间之事,他无所不能,且无所不精;另一方面他往往计较得失,唠叨烦厌,是一个矛盾对立的统一体。

我小时候总想不通,农村人的辈分怎么那么乱。老师虽然年纪比我父亲大不了几岁,但他的辈分竟然是父亲的爷爷级,是我的太爷。我们那时不习惯叫他老师,娃娃们都是按辈分来称呼他。老师的家族辈分在全村最大,他又是行三,所以学堂里从来听不到叫老师,而是叫祖太爷、太爷、三爷、干爷、干大(方言中音dá)、三大、行爸之类,不知者还以为是黑帮老大在点卯呢。

太爷少年时,聪慧无比,十四五岁就做了大队会计甚至书记。他心算能力极强,算盘没打出来的数字,随口即答。他很早就入了党,做宣传抓革命,样样在行。他自称只上过十八天的盲校,却能写一笔好字,还能自编顺口溜数来宝,文从字顺,音节低昂,顺畅响亮,不亚于报纸上的诗歌。

他是一个精巧的木匠。农村人分木匠为三类:一是砍砍钉钉、修缝补漏的;二是能端得起平刨,拉得了直线,做个柜子、棺材什么的;第三种那能耐可就大了,农民不懂房屋设计,但能立得起大梁盖得了厅堂的,就是鲁班爷级的了。太爷处在二、三类之间,木活儿做得很是了得,他心细如丝,几块木材,他能物尽其用,绝不浪费,顺手还用剩材给你做点小家什。他做的炕桌用颜料画上各色花卉,是精美的工艺品。他打的木桶不仅轻巧耐看,最主要的是不漏水。学堂院里经常刀剁斧砍的,就是他在做木活儿,当然是有报酬的,太爷绝不能吃亏,如果你给他少了,他会唠叨你个三年五载,而且下次很难再求得动他。

村学的院子

他还是一个画匠,也叫纸活儿匠。那个年代不兴迷信,所以没人敢在给老人送葬的时候扎纸人纸马。但每年春节,要贴窗花,耍社火,其中一项就是跑灯,长方形的四面糊白纸灯,里面固定点上小蜡烛,灯底插一根三尺的把儿,擎在手上排跑出各类队形,战鼓咚咚,催人魂魄,是老古传下来的战阵。灯的四面纸上贴各色剪纸,太爷手巧至极,他剪的窗花灯花,不仅细腻复杂,而且不重样,因为他不衬花样子,拿一把剪刀在纸上游走,一会儿一幅富贵缠枝石榴图就出现在手中。他做的转灯,里面的小人儿,滴溜溜转,活灵活现。他扎的纸人纸马,表情丰富,神态逼真,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他又是藏有秘籍的阴阳风水先生,能掐会算,谁家小孩头疼发烧了,猪娃子生病不食了,都心急火燎地求他给算算,看是中了哪门邪得罪了哪路神仙。他先是把你冷落在旁边,任你急得像猴子,他却絮絮叨叨地像个老太太,讲某年某月某日某次他让你帮什么忙,你却没有帮到,现在还有脸来求他,数落够了才问病人生辰八字,手掐嘴念,再说出一个道理,或是踩到太岁了,或是冒犯祖先了,或是猪拱尊神了,或是恶神对冲了,然后叫你到十字路口烧点纸,到祖坟去点炷香,或者剪几个纸人洒洒米曲叫叫魂,十之四五还挺见效的。

他还会女红,能织布、打绳、化装与裁剪衣服。他织的麻布,经纬纵横,整齐美观,缝成麻布衫,结实耐磨。村里唱戏穿的各类戏服,从军装、领章、帽徽、刀枪、布景,以及后来唱古装戏用的纱帽、盔甲、龙袍等,绝大部分是他设计剪裁,精美艳丽,与县剧团的差不了多少。他勾的脸谱,在风吹日晒霜打雨浸苍老褶皱糙如牛皮的脸上,也能描出个凤眼红唇的花旦来。他甚至能用糨糊糊纸壳造出板胡,再从马身上剪几根马尾,煮过水软化后做弓弦,居然能拉出声儿来。

最厉害与最权威的,太爷还是村里社戏的总导演与主演。每年过年期间,村里要唱十天大戏,唱戏的重点在娱乐,但更在祭神,即使在“文革”期间,仍偷偷进行,从未间断,故所有演员都是男性。那时都唱样板戏,太爷是导演兼主演,要给演员们拉角子(排戏),他不仅要教身段,还要教台词,众人多不识字,念百遍还是记不住,太爷就气得说在给猪教经。他主演旦角,如阿庆嫂、常宝、铁梅等。他演的铁梅,在我眼里就是刘长瑜级别的,他唱着京剧—秦腔—眉户三种混搭的腔调,再捎带点“花儿”的味道,可谓举世独创的剧种,尤其当他踩着碎步咬着辫子冲到台口,一字一顿地唱“咬住仇咬住恨仇恨的种子要发芽”,真可谓掷地有声,铿锵有力,革命烈火就在我等心中,旺旺地燃烧起来。

对于农民来说,宁肯得罪生产队长,也有几种人是万万不能得罪的:师爷、医生、阴阳、木匠、画匠和猪仙。这几样太爷几乎占全了,所以他就是村里的佛尊,全村奉若神明,嫉妒钦羡,爱恨交加。而他在做老师的时候,把这十八般武艺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也使得他的学堂,在全县都大大地有名。

全文见《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第2期

原题《无言丰碑的孔夫子——我的太爷老师》,选自《五更盘道》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3月版

2020年第2期

点击“阅读原文”,订购新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字:  漆永祥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漆永祥 北京大学  漆永祥五更盘道  漆永祥讲作文  漆永祥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