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乳腺炎是怎么造成的(肉芽肿性乳腺炎中药能治好吗)
肉芽肿性乳腺炎又称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哺乳后瘤样肉芽肿性乳腺炎、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等,是指乳腺的非干酪样坏死局限于小叶的肉芽肿病变,是一种临床上较少见的慢性乳腺炎性疾病。本病属中医乳痈范畴,该病病因不清,临床表现酷似乳腺癌,常易误诊误治。
北京北海医院乳腺专家表示,罹患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患者均为生育期妇女,绝大多数是已婚、经产并哺乳,多数发生在产后数年(2~4年),也有发生在妊娠或哺乳期的。患者年龄17~42岁,平均33岁。临床表现以乳腺肿块为主,肿块突然出现,常在一夜之间出现巨大肿块或全乳房肿块,或原有较小的肿块迅速增大。始发部位一般距乳晕较远,但很快波及到乳晕。肿块呈明显的多形性,或伪足样延伸,或通过乳晕向对应部位横向蔓延。1-2周后肿块表面出现小范围的红肿,里面形成散在脓肿和多层窦道。
多数肉芽肿性乳腺炎伴有疼痛,甚至是剧痛,有人甚至是以疼痛为首发症状,数天至1个月后才发现肿块。无痛性肿块仅占9%,所以疼痛或触痛的发生率和程度明显高于乳癌。一般体温正常,个别人伴有几天的低热或高热,若穿刺后合并感染可以高热不退。
病情进展非进行性,有间歇性和阶段性,可有数月的缓解期,最长可达3年。病情的自限和缓解,经常被误认为是疗效或治愈,以后在月经前、生气或劳累后突然发作。
乳头正常或发病后有内陷,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头形态无关,病变经常从周边侵袭乳晕,但很少累及乳头。切开引流后黄脓不多,多流淌黄水或米汤样、血性脓液或出血多于出脓,有别于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几次更换敷料后,伤口鲜红肉芽翻出,与结核性潜行性溃疡完全不同。
部分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伴有明显的全身关节肿痛或下肢结节红斑。20%的肉芽肿性乳腺炎伴发下肢乃至全身的结节红斑,特别是脚部的结节红斑,颇有点风湿病特征。下肢结节红斑是肉芽肿诊断的重要指标。
10%的肉芽肿性乳腺炎伴发多处关节痛,常累及膝踝关节,或手指小关节。关节痛或红肿不能行走,甚至需要坐轮椅。还有莫名其妙的牙痛,颈部、肘部疼痛,头疼、腰疼,全身倦怠、酸懒乏力,反复的荨麻疹,脸部血管神经性水肿,全身反复出现的皮疹,还有发烧甚至40度高烧、白血球升高,血浆球蛋白IgG4升高,20%高泌乳素血症等等。
河南郑州同心堂门诊的李中玉教授表示,相对而言中医是最有效的。李教授认为可以通过中药解决,即应用既有使肿块消散的药物,又有补气养血托毒外出功能的药物,力求促使毒邪移深居浅,肿块局限,使已经坏死的组织尽早液化为脓;如果触诊肿块波动应指(有脓体征)或彩超提示有脓,建议尽早切开引流
20%的病人伴有高泌乳素血症。泌乳素升高通常是一过性的,持续时间为1-2个月。推测泌乳素就是在发病之初起一个触发器或称为点火作用。
肉芽肿性乳腺炎有双侧发病倾向性,大约11%的病人是双侧乳腺同时或先后发病,间隔时间多在1年之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