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瓜鸡蛋馅饺子的做法(角瓜和西葫芦的区别)
有角丝瓜在北方叫棱瓜,不少地方都有,主要产地集中在南部广东等地,因而也被称为“广东丝瓜”。然而广东人到不见得就买账,因为粤语“丝瓜”读起来音似“输瓜”,不甚吉利,为了避讳,广府人干脆改口叫“胜瓜”,刚好可以跟圆筒形的丝瓜区分开来。
偶然逛菜市场看到有角瓜卖,老板推介说”麻皮瓜”好吃,我登时就懵了,听说过棱瓜、丝瓜多种叫法,却从未听过“麻皮瓜”,瞬间感觉自己是《哈利波特》里的麻瓜。询问之下,方知原来角瓜也分品种,瓜皮带灰、瓜型粗短者为“麻皮瓜”,瓜皮青翠、瓜型细长称为“蛇瓜”,广州人认为麻皮瓜比蛇瓜好吃,价格也要高些。
麻皮瓜
蛇瓜
传统潮汕本地种的角瓜,就是上面提到的麻皮瓜,后来蛇瓜也慢慢普及了。角瓜喜暖热,潮汕地区一般清明后才下种,约莫一个月后移种瓜苗,长至约30厘米高便可搭棚牵藤。与秋瓜棚不同,角瓜棚通常是搭建在菜畦上,用竿母交叉搭人字形的一排排,高过人头,瓜藤攀上去后茂密如林,颇能遮挡阳光。大人日间劳作累了可以在瓜棚下歇息,奴囝则喜欢穿梭在瓜棚间捉迷藏,感觉像是走迷宫。瓜棚太高也不见得是好事,最怕是台风,如果瓜期遇到台风那就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从前潮汕乡村人家,屋子前面留有一个“瓜斗”,不少人家就种角瓜,既可遮荫又可食用,可谓一举两得。上棚后十来天便可收成,早的话五月节前就能上市,瓜期比秋瓜短,六七月便已式微。角瓜长个时容易出现弯曲,影响卖相,讲究些的瓜农会在瓜蒂绑上小石头等重物,利用重力拉直,以此矫正瓜形。
潮州菜中,角瓜既不上桌,也不参与祭祖拜神等习俗,实在家常得很。因其平凡,更显得亲切可爱。常见做法大概有炒、焖、煮三种。
同样是丝瓜,角瓜水分少,口感更加爽脆,且没有秋瓜那股“甜痴哥呢”味,更适合炒。常见的菜式有炒沙虾、炒厚弥(章鱼)、炒肉片,清炒的话炒蒜头朥、炒冬菜皆可。削皮时不完全削干净,只削去棱角,刮去膜,留点皮,切成五六厘米长的一节,再对角切成4块,瓜囊水分多也要刨去,洗净沥干待用。配菜如虾、厚弥等先过油炒至将熟盛起,再热蒜头朥放角瓜炒至变色,投入配菜加盐调味,然后迅速起锅。炒角瓜火候是关键,火候掌控得好吃起来爽脆鲜甜,一过火瓜肉绵软,便失去这道菜的特色。
角瓜炒沙虾算是用角瓜做的最高档次的菜了,不过我更喜欢用来炒虾脯,放点沙茶末,也许卖相不佳,但香味更加浓郁。
焖的话有三个要点,一是角瓜需要先过油略炒,二是放配菜后需要加上汤同煮,三是起锅前需要加芡汁。常见做法有焖排骨(翡翠排骨煲)、焖海鲜,排骨需要先用高压锅煮熟,海鲜如干贝、鲜虾、鱿鱼、小象拔蚌等,待角瓜过油后放入配菜加上汤同焖煮片刻,调味后,加生粉勾芡汁,放入砂锅煲开便可食用。
煮汤基本跟秋瓜同样煮法,与炒制不同,削皮时候需要削干净,水煮滚放油略煮再放瓜肉,通常配鲜虾、贝类、瘦肉、肉丸、肉饼等,最好加点冬菜调和,也可作为粿条汤等配菜,喝起来清甜解暑。
粤菜中常见的菜式是蒜蓉蒸胜瓜,做法是切圈或切段,蒜茸爆香加盐或生抽,均匀撒在丝瓜上面,蒸熟即可,讲究些的会加点粉丝、虾苗、银鱼干等。
关注后回复【辣】、【咸】、【苦】、【酸】、【薄壳】、【蚝烙】、【巴浪】、【菜脯】、【跳鱼】、【卤鹅】、【��鱼】、【鲤姑】、【鼠曲粿】、【粿条】、【血蚶】等关键词可以阅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