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华东职业技术学院(中美华东长沙分公司)
传教士在中国建立的医院
澳门的眼科诊所和广州的伯驾医院是传教士最早在中国建立的医院。
1838年2月,以推动医学传教为宗旨的专门机构中华医学传道会(TheMedicalMissionarySocietyinChina)在广州成立,它导致一大批医学传教士涌人中国,这些传教士在他们可以立足的地方都首先建立起医院或诊所。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以后,这类诊所和医院推广到香港和上海、福州、厦门、宁波等东南通商口岸。1860年以后,随着《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传教士获得到中国内地活动的许可,这类诊所和医院被推广到整个沿海、沿江和广大的中国内地。
1850年,中国至少有10处这样的场所,1889年有61所,1915年,达到330所。1937年,在华英美教会医院共300所,小型诊所600处。1949年,中国有教会医院340多所。
北京协和医院
约翰·洛克菲勒是二十世纪初享誉世界的石油寡头。这位美国富商不仅是一位生意人,还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在他发迹以后,他身边的一位高参建议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中。老洛克菲勒最终决定投身到这项名利双收的事业中,他说:“我相信这是一个宗教人物,公平诚实地去赚你能赚到的钱,尽可能地攒住钱,然后尽可能地给出去”。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后,打算在中国扩展事业,建设一所大学。
洛克菲勒先后三次派出考察团来到中国,经过反复的讨论和权衡,他们将注意力锁定在了医学上,特别是公共卫生和医学教育及研究。最终,洛克菲勒基金会决定在北京成立一个医学机构。1915年,他们以20万美元的代价购得了教会性质的北京协和医学堂的资产,将所学校重新命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基金会还购得了老协和附近的豫亲王府的房产,并由美国设计师柯立芝(Charles A. Coolidge)在王府原建筑的基础上修建协和的校园。
1921年,协和医学院正式举行开学典礼。协和医院则是协和医学院附属的一座医院,是目前我国最著名的医院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协和已经成了中国医学界的代名词。它与位于湖南长沙的湘雅医院并誉为“北协和,南湘雅”。协和医院旧址位于今东城区东单三条,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给驻华外籍医生提供舒适的生活,1918年,洛克菲勒基金会特地选址外交部街修造了别墅区,1921年正式建成。别墅均为独栋的美国乡村风格,砖木结构,清水灰砖墙,每栋建筑与中轴线保持对称,但又相对灵活多变。2003年,协和医院别墅群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1844年,基督教伦敦会在上海开办了一所教会医院,称为“中国医院”,这是上海最早的一家西医医院。
仁济医院三十年代新建的大楼为七层,钢混框架结构,外墙用褐色面砖砌筑,内部格局初现综合性医院的雏形。一二层设有门诊、药房、病室,三四层有教学用课堂、手术室,五层有男医生宿舍、病房、辅助室,六层是护士和女医生宿舍、外国医生宿舍,头等病房。
整个医院装有暖气设备,手术室有五间,洗手开关采用脚踏控制式。建筑内部装饰考究,门用胶合木板,窗采用钢窗,病房及宿舍地板采用硬木地板。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宏恩医院建于1926年,解放后被命名为华东医院。大楼占地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649平方米,由潘荣记营造厂施工,平面呈“工”字,为钢混结构,文艺复兴风格。
南立面为主立面,东西对称,底层开拱形券门,两侧有双柱,正中二层开圆形窗洞,三至五层设外廊式阳台,以坚实的方柱纵贯上下。五层顶部立三角形山墙。
大楼内部装饰考究,大厅为大理石地坪,房间装饰不一,选用材料有水泥、马赛克、水磨石、木地板、橡皮地板等。院内设施齐全,顶尖的医疗护理设备一应俱全。大楼四周建有大片的绿地,植被茂密。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公济医院是一家天主教会主办的医院,开办于1864年,院址位于法租界外滩科尔贝尔路,定名为“General Hospital”。1953年1月1日,正式改名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公济医院共分为五个部门,分别是门诊部、新厦、中部老厦、东部老厦和修女院。门诊原为二层楼房,新厦建于1925年,是主病房楼,钢混结构,前部五层,后部六层,内有三部电梯,手术室内铺大理石,病房铺柚木地板。东楼旧址位于北苏州路190号,建于1920年,为五层砖木结构建筑。
外墙用清水红砖砌墙,白石灰勾缝。每层之间用灰色腰线分割,屋顶为法国孟莎式,斜坡上开矩形老虎窗。建筑历经九十年,已经严重风化,外墙有不同程度的脱落,部分窗户已经破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建于1922年,这是一所慈善性的综合性医院。这是一座二层砖木结构建筑,古典主义外廊式风格,带半地下室,通过小拱窗与外界相连。入口居中,门楣上方饰三角形山花,两侧开拱券。
底层窗间饰方形壁柱,二层窗间饰圆形壁柱,柱头为仿爱奥尼克式。檐口正中饰曲线式山花,上方立阶梯式山墙。建筑两侧建有堡垒式的塔楼,楼顶做铁皮盔顶。
红楼旧址现为上海华山医院五号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本世纪初,法国天主教江南教区为了扩大影响,决定在上海建造一座医院。教会强圈了位于法租界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160多亩的土地,并于1904年开始筹建。首先建造了四幢两层楼房子,一所供修女、一所供职工、二所供病人之用。教会委托仁爱会修女管理该院,这些修女多来自法国,均有护理经验。
1907年10月13日医院举行落成典礼,为了迎合中国人,医院取“广为慈善”之意定名为广慈医院,对外的正式名称是圣玛利亚医院。最初时门诊病人主要由修女施诊给药,只设有内外科,两名医生。1908年,医院动工修建一座病房楼,高二层,取名“圣味增爵”楼, 作为贫苦男子的病房。1910年另设小病房一所,专收法租界看守所“病犯”。1914年,震旦大学开办医科,以广慈医院为实习医院。
一战之后,法国方面继续加大对医院的投资,1921年增设X光室。1922年增建两幢二层楼,一为“圣心”楼,作为贫苦女子病房,一为产科。1925年由法租界公董局资助新建“巴斯德”楼,作为化验室。1930年在医院东北角上建一“罪犯”病房,在东南角上建一隔离病房。
到三十年代,该院已经成为法租界内著名的综合性医院。医院拥有内科、外科、产科、电疗科、眼科及皮肤科,500张病床。医师队伍的层次也有很大提高,有9个法国医学博士,3个华籍医师,都系震旦大学医学博士。病房分头、二等男、女病房,法国海陆军专备病房、安南巡捕专备病房、传教士专备病房、华人三等病房、贫苦男、女病房(四等),以及“罪犯”病房,具有明显的等级差别。
1933年,法租界当局拆除“圣味增爵”楼,新建两幢五层楼病房大楼。增加了300张病床,并增设开刀间,临床教室和护士学校。工程分成两期,首期于1934年竣工,第二期工程于抗战开始后竣工。接着又兴建牙科病房、门诊及住院医师宿舍(今为四号房子)。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接管了医院,作为日军医院。抗战胜利后,医院向上海市政府进行注册,1948年又重建了门诊部,从规模上已经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一所医院。1951年,医院被人民政府接管,翌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医院。1972年更名为瑞金医院至今。
卢湾区妇幼保健院
中德医院是一家以妇产科为主的综合性医院,创办于1922年,创始人是俞松筠。中德医院旧址位于今延安中路393号,建于1923年,砖混结构,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细部的装饰上又体现了德国新艺术运动时期的特色。
红瓦屋面,起伏不平,出檐较大,用曲线形牛腿支撑。转角部位做隅石装饰,墙面上窗洞排列不拘一格,灵活多变。另局部还建有露天阳台和外挑式阳台。现名为卢湾区妇幼保健院。
天津市口腔医院
1875年,伦敦会传教士马根济(John.Kenneth.Mackenjie)受教会派遣来华传教。他先来到了汉口,在一所教会医院内担任医生。1879年3月12日,马根济受命来津接办和主持基督教伦教会医院的院务。
民国年间,居住在天津租界内的人数剧增,伦敦会计划扩建位于海大道的医院。1923年,通过各方捐款和英方的庚子退款,医院的扩建终于开始动工。大楼由永固工程司的可克(Cook)及安德森(Anderson)设计。
原有的中国式建筑被拆除,在原址上拔地而起的是一座四层高建筑,砖木结构,平屋顶,清水红砖外墙,蘑菇石基座,楼内有68个自然间,建筑面积4810平米。立面强调“三段式”构图,不过壁柱、挑檐、女儿墙均做了简化处理,更加强调实用性。为了表彰马根济为天津西医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医院更名为马大夫纪念医院。
抗战胜利后,天津卫生局接管该院,称临时第一医院,并于当年归还伦敦会。解放后,医院由人民政府接管,1953年,更名为天津市立人民医院。现为天津市口腔医院。
武汉市传染病医院
1926年,为纪念意大利籍传教士梅赠春,武汉军政各界、教友捐资三十万元修建了梅神父纪念医院。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捐土地三万余方,1928年,医院建成。
医院平面呈“U”型布局,两翼采用封闭式,中部采用敞开式外廊,均为二层砖木结构,立面处理十分简洁,屋顶覆盖红瓦,屋面随室内格局变化略有起伏。院子中央的凉亭中,立有奠基时的纪念性石碑。旧址位于今江岸区江汉北路162号,现为武汉市传染病医院。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1929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长刘瑞恒奉蒋介石之命,在南京开办了中央模范军医院,主要收治伤病员,兼为市民就诊。
1930年1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决定将医院更名为中央医院,由内政部卫生署直辖,是南京民国年间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医院。
1931年,国民政府拨款扩建了医院,华侨胡文虎慷慨解囊,捐赠37.5万银元。
当时不光设计了医院,还有卫生署、卫生实验院、护士学校、助产学校等。整个医疗区域占据了中山路、黄浦路、珠江路围成的街区。医院主楼由基泰工程司的建筑师杨廷宝设计,建华营造厂建造,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四层,建筑面积七千多平方米,平面呈“井”字。
外立面用黄色面砖贴墙,细部施以花架、檐墙、滴水等,中西合璧,简洁大方,入口门廊上书有“中心医院”四个大字。医院内部按照功能进行划分,设电梯垂直运输。底层西侧为门诊部,东侧为事务部及传染病区,均有一独立的出入口;二层为手术部和特、头、二等病房区;三层为妇产科病房,有产房、婴儿室及其附属设施;四层为三等病房,其病室为大统间,每室可设病床25张,护士台位于病室门口。医院主楼退进中山东路10余米,辟出绿化带。
抗战爆发后,中央医院随同政府撤离南京,人员分散在重庆、贵阳两地。南京沦陷之前,中央医院院舍受到日军飞机的轰炸,破损严重。抗战后,经过一定修缮后,在原址重新开业。当时设有三十多个科室,三百多张床位,工作人员七百余人,新添了大量的医疗新设备。
1947年,另建了门诊部,并于主楼后面加建精神病与疗养病室。1950年6月,中心医院改编为华东军区医院。1955年,改名为南京军区总医院。1986年,更名为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至今。1991年,旧址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1992年,被南京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