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登上民族体育大舞台 小陀螺“转”出新风采
桂林12月14日电(蒋丰慧)“啪”地一声脆响,两个实木制作的平头陀螺碰撞在一起。“进攻方,得1分!”裁判举手示意,引起进攻方的选手一阵欢呼。
12月14日,广西第十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陀螺在广西桂林市举行。赛场上,选手们每队4人按照同号码牌进行着对抗赛,赛况十分激烈。
参赛选手进行陀螺比赛。 蒋丰慧 摄只见守方赛手压低重心,极快地将用鞭绳缠紧的陀螺抛出,以腿为轴以身画圆抽绳,陀螺便稳稳地旋在地面的黑色圆垫上。随着裁判员的哨声响起,进攻方的赛手瞄准目标抬起手臂,用尽全力将手里的陀螺旋转抛出,陀螺相互碰撞,发出巨大的声响。
作为广西体专代表团参赛选手的谭玉铭在赛场上表现不俗,作为攻方时,她总能对守方的陀螺进行“致命一击”。“打陀螺,腰部和手臂的力量很重要。身为进攻方时看准守方陀螺右边的一点进行击打,效果很好。”谭玉铭笑着说。
参赛选手进行陀螺比赛。 蒋丰慧 摄打陀螺是很多人童年记忆里的游戏。
“我从小就喜欢打陀螺,小时候自己找一块结实的木头动手削一个陀螺,和小伙伴们一起画个圈对着碰,看谁的陀螺先被‘打死’。”“70后”防城港市代表团教练员黄伟兴回忆道,“每年的‘三月三’,陀螺都是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参赛选手们用各种技巧放陀,看谁的陀螺旋得最久。”
陀螺深受壮、佤、瑶等少数民族的喜爱,在云南、广西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广泛流传。1995年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打陀螺被列为比赛项目,自此陀螺逐步由民族民间游戏登上了中国民族体育竞技的大舞台,2003年在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前更名为陀螺。
参赛选手正把鞭绳缠绕在陀螺上。 蒋丰慧 摄在民族运动会上,陀螺的打法较民间的玩法增加了竞技性和对抗性。民族运动会上的陀螺比赛在平整无碍的地面上进行,由守方先旋放陀螺,再由攻方抛掷自己的陀螺击打守方的陀螺,将守方陀螺击出比赛场区,或者比守方陀螺在比赛场区旋转的时间更长则得分。
攻守相抗,发球、瞄准、抽鞭、击飞,陀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碰撞在一起……运动员们调动自己身体的全部力量协调配合,放陀的动作矫捷如兔,瞄准的目光锐利如鹰,运动员们极佳的平衡力和高超的技巧,让比赛极具观赏价值。
参赛选手准备放陀螺。 蒋丰慧 摄“我们小时候,玩的陀螺都是自己制作的,现在的陀螺已经是工厂统一制作了。”黄伟兴说,“现在我坚持寻找陀螺爱好者,加强大家的沟通联系,一起推动打陀螺项目的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