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2023-05-24 22:00:09 0

健康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常用别名】白姜、均姜、干生姜(《纲目》)。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 c in aleRo sc.的干燥根茎。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四川、贵州等省。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烘干。

【历史沿革】汉代有炮法(《金匮》)。唐代有煨去皮(《银海》),炒(《外台》),面裹煨、湿纸裹煨法(《理伤》)等。宋代有烧灰、浆水盐花附子制、甘草水制(《圣惠方》),烧存性(《博济》),在工艺上有“炒令黑色;于急火内烧黑,不令成灰”的要求(《证类》),盐制(《总录》),燃制、巴豆制(《局方》),土炒、黄泥裹煨法(《朱氏》)等。明代有灰炒、硇砂炒(《奇效》),童便炒黑(《人门》),炒黄、炒焦、炒熟法(《景岳》)等。清代尚有姜炭(《大成》),酒蒸炮姜法(《幼幼》)等。现行有沙烫、炒炭(《中国药典》1995年版),煅炭(《宁夏》),烤炭、烤炮姜(《烤制法》),炒制(《甘肃》),土制(《河南》),麸制、蜜制、盐制法(《集成》)等。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洗净(《中国药典》1995年版)。

切制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中国药典》1995年版)。

炮制

1.制炭

炒炭取干姜块,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黑色、内部棕褐色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中国药典》1995年版)。

煅炭取净干姜放入铁锅内,上覆一较小的铁锅,用黄泥固封锅边,置炉火上,上压重物;先用文火,继用武火,最后仍用武火烧煅。如发现有大量浓烟从锅缝中冒出,应及时用泥填封,防止空气进入,以免炭化。为掌握煅的程度,可先用白纸贴于小锅底上,或置少许大米于小锅底上,待纸变黄褐色或大米变为黄色,则为煅透,将锅移下,凉透,取出(《宁夏》)。

烤炭先预热烤箱至200℃时,将铺好干姜片的烤盘放人烤箱,烤制10分钟,取出(《烤制法》)。

2.炮姜

沙炮取沙子置锅内,用武火炒热后,加人干姜片或块,不断翻动,烫至鼓起、表面棕褐色时,取出,筛去沙子,放凉(《中国药典》1995年版)。

土炮先将灶心土置锅内炒松,倒人干姜片,用武火炒至鼓起,闻到姜味为度,取出,筛去土,放凉。每干姜片100kg,用灶心土30kg(《河南》)。

烤炮先预热烤箱至170℃时,将铺好干姜片的烤盘放入烤箱,烤制10分钟,取出(《烤制法》)。

3.炒制

将干姜片用文火炒成微黄色时,出锅,推开,晾凉(《甘肃》)。

4.麸制

先将锅烧热,倒入麦麸至冒烟时,加入干姜片,炒至淡黄色,筛去麦麸即可。每干姜片100kg,用麦麸25kg(《集成》)。

5.蜜制

将蜜加热至老黄色,起泡花时,倒入干姜片,炒至微黄色,不粘手为度,或喷水再炒至黄色,放冷即可。每干姜片100kg,用蜜25kg(《集成》)。

6.盐制

取干姜片,用大火炒至外黑内黄,存性,喷入盐水,取出。每干姜片100kg,用食盐3kg,水适量(《集成》)。

【成品性状】干姜:呈不规则的厚片或小方块。外皮灰黄色或浅灰棕色。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黄色油点散在。质坚实。气香特异,味辛辣。姜炭:表面黑色,内部棕褐色。质疏松。味苦微辣。炮姜: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内部棕黄色。质轻泡,味微辛辣。

【性味与归经】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能与主治】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泻泄,肢冷脉微,痰饮喘咳。姜炭温经止血。用于各种虚寒性出血。炮姜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

【用法与用量】3~9g。

【处方应付】处方写干姜付生干姜;写姜炭付姜炭;写炮姜付炮姜;其余各随方付给。

【炮制作用】干姜生用性热而偏燥,能守能走,长于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炮姜苦、辛,温。其辛燥之性较干姜弱,温里之力不如干姜迅猛,但作用缓和而持久,长于温中止痛,温经止血。姜炭苦、涩,温。其辛味消失,守而不走,长于温经止血,其温经作用弱于炮姜,固涩止血作用强于炮姜。《纲目》有“干姜生辛炮苦,阳也,生则逐寒邪而发表,炮则除胃冷而守中”;《得配》有“凡人药并宜炮用,人止泻药煨用,人温中药炮用,入止血药炒炭用”的阐述。

【化学成分】含精油2%~3.5%,油中主要成分为姜酮,其次为β-没药烯、a-姜黄烯、3-倍半水芹烯及姜醇,另含d-莰烯、桉脑、枸橼醛、龙脑等萜类化合物及姜烯、六氢姜黄素、姜油酮等。还含辛辣成分,为姜辣醇类。此外,尚含多种氨基酸和铁、钙、磷、锌等元素。

【现代研究】

1.化学研究

考察炮制对姜的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从生姜、干姜、炮姜、姜炭中各检出25、22、23、23个组分,各炮制品组分多数相同,但含量都发生变化,有些成分还产生了质变。从姜的不同炮制品的主要成分含量比较结果看,干姜较生姜的挥发油相对含量升高,再经制成炮姜后含量下降并不明显,姜炭挥发油含量则下降约57%。色谱分析表明,干姜与生姜的色谱图谱大致相同,炮姜与姜炭之间亦无明显区别,但前二者与后二者相比则在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上有较大变化另有实验结果为:炮姜与姜炭的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炮姜的浸出率大于姜炭。干姜经砂烫制成炮姜后,挥发油含量下降明显。有实验对干姜、炮姜和姜炭中挥发油、糖及氨基酸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干姜挥发油为淡黄色,含量为1.3%;炮姜为黄色,含量为0.5%;姜炭为棕黄色,含量为0.3%。含糖量测定结果为:干姜为0.3%,炮姜为0.03%,姜炭为0.01%。干姜、炮姜、姜炭三种炮制品都含有15种氨基酸,而相对含量炮姜和姜炭较干姜为少,且炮姜和姜炭各种氨基酸减少幅度不同。

2.工艺研究

炮姜及姜炭有的地区多采用清炒法炮制,由于受热不匀,易太过或不及。现改用砂烫法炮制,比传统清炒法容易掌握温度,且砂温较稳定,药材受热均匀,故能充分鼓起,炮制品质量好(5.6)。也有文献提出用黄土炮制炮姜的改进法

3.药理研究

利用小鼠毛细管凝血实验,对姜各炮制品的凝血作用进行比较。结果:生姜、干姜水煎液及醚提取液无缩短小鼠凝血时间的倾向;炮姜、姜炭水煎液、醚提液及混悬液均呈现较好的缩短小鼠凝血时间的作用。另有实验结果表明:炮姜与姜炭均能明显缩短小白鼠的出血时间,姜炭同时能显著缩短小白鼠的凝血时间(P<0.01)。临床上将炮姜与姜炭合而用之或混而用之是不正确的,应将二者分开应用。

【贮藏与保管】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备注】炒炭后及时散热,防止复燃。

关键字:  干姜  干姜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